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118)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明智张旭东陈新峰韩丽娟胡彦伟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河南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8篇淋巴
  • 8篇淋巴瘤
  • 6篇细胞淋巴瘤
  • 3篇淋巴瘤细胞
  • 3篇NK/T细胞
  • 2篇通路
  • 2篇疗效
  • 2篇吉西他滨
  • 2篇分子
  • 2篇NK/T细胞...
  • 2篇B细胞
  • 2篇B细胞淋巴瘤
  • 1篇单胞菌
  • 1篇凋亡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性病
  • 1篇药物
  • 1篇致癌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9篇张明智
  • 6篇张旭东
  • 2篇文建国
  • 2篇曹玲
  • 2篇胡彦伟
  • 2篇韩丽娟
  • 2篇陈新峰
  • 1篇周超锋
  • 1篇李兆明
  • 1篇孙志勇
  • 1篇刘丽
  • 1篇南飞飞
  • 1篇张蕾
  • 1篇梁涛
  • 1篇李亚青
  • 1篇李小丽
  • 1篇陈清江
  • 1篇赵亚敏
  • 1篇杨黎
  • 1篇刘倩倩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熟T/NK细胞淋巴瘤中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同源体B1基因突变和表达的检测及意义
2015年
目的研究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组织以及细胞系中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和表达情况,探讨BRAF基因的表达与成熟T/NK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Jurkat细胞、Hut-78细胞、YTS细胞、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58例不同类型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组织和29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BRAF基因第15号外显子的1799位点和第11号外显子的463、465和468位点突变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Jurkat细胞、Hut-78细胞、YTS细胞和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RAF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组织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BRAF蛋白的表达,分析BRAF基因的表达与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的关系。结果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组织和细胞系中BRAF基因均未出现第15号外显子的1799位点和第11号外显子的463、465和468位点突变。正常淋巴细胞、YTs细胞、Hut-78细胞和Jurkat细胞中BRAF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5.207±0.013、8.412±0.615和36.720±1.797,Jurkat细胞中BRAF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淋巴细胞、Hut-78细胞和YTS细胞(P〈0.01)。正常淋巴细胞、YTS细胞、Hut-78细胞和Jurkat细胞中BRA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51±0.003、0.102±0.013、0.113±0.017和0.304±0.010,Jurkat细胞中BRA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淋巴细胞、Hut-78细胞和YTS细胞(P〈0.05)。58例不同亚型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组织中,仅有6例(10.3%)呈BRAF蛋白阳性表达,且全部为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BRAF蛋白表达与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性别、年龄、B症状、临床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无关(均P〉0.05)。BRAF蛋白在治疗有效组中的阳性率(8.3%)明显低于
马纯政张旭东赵亚敏王冠男张明智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检测EB病毒与疗效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浆中EB病毒阳性在评价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109例,应用qRT-PCR方法检测其血浆中EBV-DNA拷贝数,比较EBV阴性和EBV阳性患者对治疗疗效与预后的差异。结果:109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53例阳性患者中有34例(64.2%)为晚期(Ⅲ~Ⅳ期),56例阴性患者中22例(39.3%)为晚期(Ⅲ~Ⅳ期),EBV阳性组中伴有B症状33例(62.3%),阴性组患者21例(37.5%),EBV阴性患者与EBV阳性患者在分期及B症状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60.7%)EBV阴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达到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EBV阳性患者的客观缓解率(22例,41.5%)(P〈0.05)。EBV阴性组与EBV阳性组相比,其2年无进展生存期更高(P〈0.05)。结论:检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中EB病毒对评价其近期疗效及2年无进展生存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文硕南飞飞贾思思李素彩张明智张蕾
关键词: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B病毒
吉西他滨诱导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NK-6凋亡的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诱导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NK-6产生凋亡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DNA电泳技术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吉西他滨诱导人SNK-6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加药前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吉西他滨作用后,MTT结果显示细胞生长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DNA断裂电泳可见典型的梯形DNA条带,随吉西他滨作用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流式细胞术分析,2μg/ml吉西他滨作用SNK-6细胞4、8、24、48h后,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2.1%、8.3%、23.9%、30.9%;吉西他滨作用48h后,在88条有关凋亡的目的基因中共有17条基因表达发生大于3倍的显著变化,其中表达上调基因4条,下调基因13条。结论吉西他滨可以诱导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产生凋亡,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吉西他滨可使SNK-6细胞中多个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初步揭示了其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曹玲张明智胡彦伟张旭东孙素珂文建国
关键词:淋巴瘤吉西他滨
吉西他滨联合培门冬酶和顺铂治疗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培门冬酶和顺铂治疗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NKTC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例EN-NKTCL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4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1000mg·m^(-2)环磷酰胺,第1天;静脉滴注1500 mg·m^(-2)异环磷酰胺+100 mg·m^(-2)依托泊苷+地塞米松40 mg,第2~4天;静脉注射6000 U·m^(-2)左旋门冬酰胺酶,第8,10,12,14,16,18,20天;4周为1个周期。试验组予以静脉滴注800mg·m^(-2)吉西他滨,第1,8天+静脉滴注2500 U·m^(-2)培门冬酶,第1天+静脉滴注20 mg·m^(-2)顺铂,第1~4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第1~5天,3周为1个周期。2组患者均于化疗2~3周期后接受适型调强放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23/24例)和79.17%(19/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率分别为79.17%,66.67%;3年总生存时间率分别为91.67%,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Ⅲ~Ⅳ级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45.83%;高血糖发生率分别为0,25.00%;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7%,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培门冬酶和顺铂能够显著改善EN-NKTCL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并能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王鹦君张明智
关键词:吉西他滨培门冬酶安全性
抗微管类、铂类药物对人淋巴瘤细胞系体外敏感性实验及TUBB3、ERCC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4种淋巴瘤细胞系(SNK-6、HUT-78、DoHH2、YTS)对8种抗微管类、铂类药物的敏感性与3型β-微管蛋白基因(TUBB3)、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水平的关系,为淋巴瘤个体化治疗的靶标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CK-8实验检测4种细胞系对多西他赛(TXT)、长春瑞滨(NVB)、长春新碱(VCR)、紫杉醇(TAX)以及洛铂(LB)、顺铂(DDP)、奥沙利铂(OXA)、卡铂(CBP)的体外敏感性;采用半定量PCR(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TUBB3、ERCC1基础表达水平以及长春新碱、卡铂作用后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细胞系TUBB3、ERCC1基础表达水平存在较大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细胞系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与TUBB3表达呈正相关(r=0.598,P=0.039),对卡铂的敏感性与ERCC1表达呈负相关(r=-0.789,P=0.002),对其余药物的敏感性与所检基因表达水平无关(P>0.05)。经长春新碱作用后TUBB3表达显著下调(P<0.05),经卡铂作用后ERCC1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TUBB3高水平表达的细胞系对长春新碱相对敏感;ERCC1低水平表达的细胞系对卡铂相对敏感。TUBB3、ERCC1的表达可能与淋巴瘤的疗效相关而应用于淋巴瘤个体化治疗的靶标检测。
陈昱丞张明智张旭东张旭东周超锋陈新峰岳光星盛誉乔
关键词:淋巴瘤ERCC1铂类药
程序性死亡分子1免疫治疗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免疫检查点阻滞剂抗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1配体(PD-L1)抗体类药物的研发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实抗PD-1/PD—L1抗体在各类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已证实该类药物在实体瘤中具有显著疗效,其在淋巴瘤治疗中的独特机制也逐渐被发现,文章就PD-1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林莉李玲张旭东李兆明张明智陈清江
关键词:淋巴瘤B细胞免疫疗法分子靶向治疗
B7家族及其受体PD-1在人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B7家族及其受体(programmed death-1,PD-1)在人NK/T细胞淋巴瘤(NKT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1及B7家族PD-L1、PD-L2在人NKTL细胞系(SNK-6、YTS)及NKTL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PD-L1和PD-L2mRNA在SNK-6、YTS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NK细胞。PD-L1和PD-L2蛋白在NKTL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0%、63.3%)明显高于鼻炎组织(22.2%、16.7%);NKTL组织中PD-1+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数与PD-L1、PD-L2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D-L1和PD-L2的表达水平与分期均呈正相关,PD-L1与LDH、Ki-67水平呈正相关,PD-L1与IPI评分呈负相关,PD-L1及PD-L2与其他临床病理学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D-L1与治疗疗效呈负相关,而PD-L2与治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B7家族及其受体PD-1在人NKTL中高表达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PD-L/PD-1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NKTL的免疫逃逸,有望成为人NK-TL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韩丽娟李汝平陈新峰张旭东孙素珂文建国张明智
关键词:PD-L2PD-1NK细胞
Wnt/β-catenin通路关键分子在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研究Wnt/β-catenin通路的关键分子β-catenin、c-myc和cyclinD1在NK/T细胞淋巴瘤(NKTCL)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与NKTCL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人NKTCL细胞株(SNK-6和YTS)及人正常NK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β-catenin、c-myc和cyclinD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KTCL组织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中β-catenin、c-myc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并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NKTCL患者中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β-catenin表达与NKTCL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关系。结果:细胞株SNK-6和YTS中β-catenin、c-myc和cyclinD1mRNA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NK细胞(P<0.05);NKTCL组织中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24%和56%)明显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0%和25%)(P<0.05);β-catenin表达与Ann Arbor分期有关联(P<0.05),c-myc表达与Ann Arbor分期和Ki-67水平有关联(P<0.05),NKTCL患者中β-catenin和c-myc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70,P<0.05);β-catenin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低于β-catenin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β-catenin、c-myc、cyclinD1在NKTCL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与NKTCL患者临床分期有关联。
秦贝贝李亚青李小丽路礼莎张旭东张明智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CYCLIND1
Notch信号分子在人NK细胞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Notch信号分子及下游靶基因在人NK/T细胞淋巴瘤、NK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阐明Notch信号分子在NK细胞肿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NK/T细胞淋巴瘤细胞SNK-6、NK细胞淋巴瘤细胞YTS、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和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Raji,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述细胞中Notch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Notch 1,3,4信号分子在YTS和SNK-6细胞中表达量均不同程度高于Raji和Jurkat淋巴瘤细胞(P<0.01),但是在SNK-6中的表达量均不同程度低于在YTS细胞中的表达(P<0.01)。Notch 2信号分子在YTS、SNK-6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Jurkat细胞(P<0.01),但是与Raji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ch下游靶基因Hes1的表达量,YTS细胞高于Raji和Jurkat细胞(P<0.05,P<0.01),而SNK-6细胞则低于Raji和Jurkat细胞(P<0.01)。结论:在NK细胞肿瘤细胞中Notch信号分子表达异常,且明显区别于B、T细胞淋巴瘤细胞。
胡彦伟张明智曹玲张旭东刘倩倩韩丽娟胡腾鹏杨黎文建国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NK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
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对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治疗该类菌株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呼吸道感染患者817例临床资料,将其中的55例耐碳青霉烯类PAE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7例),均采取环丙沙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81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55例为耐碳青霉烯类PAE感染,感染率6.7%;两组患者用药前环丙沙星对PAE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5d后观察组MIC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用药14d后,观察组MIC降至0.499μg/ml,对照组为0.780μg/ml,观察组MIC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痊愈18例、有效3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患者痊愈4例、有效6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59.3%,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出现5例不良反应,其发生率分别为17.9%及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耐碳青霉烯类PAE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显著提高环丙沙星的MIC,控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预防医院感染、治疗耐碳青霉烯类PAE感染的有效方法。
梁涛刘丽孙志勇
关键词: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