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30023014)
- 作品数:11 被引量:253H指数:8
- 相关作者:徐兵河林东昕张湘茹王中华缪小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和XPD遗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被引量:47
- 2006年
-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和XPD的遗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以铂类为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200例以顺铂(DDP)或卡铂(CBP)为主要化疗方案的NSCLC患者XRCC1Arg194Trp和XPDLys751Gln多态基因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化疗总有效(CR+PR)率为36.0%,其中CR1例,PR71例,SD94例,PD34例。携带XRCC1第194位密码子Arg/Trp或Trp/Trp基因型的个体化疗敏感性是XRCC1第194位密码子Arg/Arg基因型携带者的2.48倍(95%CI为1.36~4.51,P=0.003);未发现XPDLys751Gln多态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联合分析这两个遗传多态发现,XRCC1Arg194Trp和XPDLys751Gln多态在NSCLC对铂类药物敏感性中存在一定的联合作用(趋势检验,P=0.004)。结论XRCC1Arg194Trp和XPDLys751Gln遗传多态可能与NSCLC铂类药物敏感性有关。
- 袁芃缪小平张雪梅王中华谭文孙燕张湘茹徐兵河林东昕
- 关键词:基因遗传变异XRCC1XPD
- 乳腺癌合并脉管瘤栓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脉管瘤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子生物学特性、生存率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乳腺癌合并脉管瘤栓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分子生物学指标和各种治疗方式对生存的影响。结果全组262例患者占同期收治乳腺癌患者的5.2%,中位年龄43岁。其中,浸润导管癌247例,占94.3%。Ⅰ期患者13例(5.0%),Ⅱ期82例(31.3%),Ⅲ期154例(58.8%),Ⅳ期3例(1.1%)、未明10例(3.8%)。ER(+)占67.7%,PR(+)占68.0%;p53(+)占54.2%;PCNA(+)占93.3%;c-erbB2(+++)占20.8%,c-erbB2(++)占1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无病生存率的因素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分期以及是否放疗。影响总生存率的因素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分期、脉管瘤栓的位置以及是否放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和是否放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5年和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7.6%和50.7%,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2.8%和52.9%。结论乳腺癌合并脉管瘤栓患者具有较差的生物学特性,手术和放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淋巴结转移和放疗。抗血管和淋巴管生成靶向治疗可能具有应用前景。
- 赵卫红徐兵河张频李青赵龙妹孙燕
- 关键词:乳腺肿瘤脉管瘤栓病理特点预后
- 深圳妇女人乳头瘤病毒的型别分布被引量:44
- 2006年
- 目的 调查深圳市妇女生殖道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以及在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的抽样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社区15—59岁的女性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合格对象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采集受试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HPV-DNA的第2代杂交捕获(hc2)试验和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 共1137名妇女入选。hc2和基因芯片对13种高危型HPV的检出率分别为14.0%和9.8%,前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后者(Х^2=27.198,P〈0.001),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kappa=0.498,P〈0.001)。基因芯片对低危型和其他型别HPV的检出率分别为1.9%和0.2%。高危型HPV阳性人群中16、18和58型HPV百分比依次为29.7%、18.9%和18.9%。低危型HPV的年龄别人群检出率(17—34、35—44和45—59岁)依次为1.4%、1.7%和3.2%。结论 16、18和58型为该人群最常见的3种高危型HPV,高危型HPV的年龄别感染率差别主要表现为HPV16在人群中的变化。低危型HPV的感染机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 石菊芳吴瑞芳刘植华周庆芝李霓乌兰娜李晴王倩刘彬李瑞珍乔友林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 DNA修复基因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顺铂或卡铂为主的方案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135例,采用顺铂或卡铂为主的方案进行化疗。化疗前采集患者外周血,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分析(PCRRFLP)方法进行XRCC1Arg194Trp和XRCC1Arg399Gln基因多态性的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化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MST)和1、2年生存率。结果中位随访12个月,135例患者的MST和1、2年生存率分别为12个月和48.1%、13.1%。携带XRCC1399Arg/Arg的NSCLC患者化疗后MST和1、2年生存率分别为14.0个月和56.3%、20.8%;携带XRCC1399Arg/Gln或Gln/Gln基因型的NSCLC患者化疗后MST和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个月和39.0%、7.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携带XRCC1194Arg/Arg的NSCLC患者的MST和1、2年生存率分别为11.0个月和43.6%、13.2%;携带XRCC1194Arg/Gln或Gln/Gln基因型的NSCLC患者MST和1、2年生存率分别为13.0个月和49.6%、11.3%,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XRCC1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晚期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后的生存期有关。XRCC1Arg399Gln基因多态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晚期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后的预后。
- 王中华徐兵河梁刚张湘茹谭文缪小平林东昕
- 关键词:化学治疗生存期
- XRCC1单核苷酸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被引量:71
- 2004年
- 背景与目的DNA修复能力与肿瘤细胞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对顺铂(cisplatin,DDP)或卡铂(carboplatin,CBP)为主的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105例,采用DDP或CBP为主的方案化疗,2~3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以PCR-RFLP进行XRCC1Arg194Trp和Arg399Gln多态的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由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结果携带至少一个Trp等位基因者化疗有效率为43.1%,显著高于携带Arg/Arg基因型的20.3%(OR=2.97,95%CI=1.15~7.72;P<0.05)。携带XRCC1399Arg/Arg基因型者化疗有效率为41.5%,显著高于携带至少一个Gln等位基因者的21.2%(OR=2.65,95%CI=1.03~6.87;P<0.05)。这两个多态之间存在联合作用,同时携带194Arg/Trp和399Arg/Arg基因型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7%,明显高于携带其它基因型的患者(有效率20.0%~23.1%)。结论XRCC1基因多态与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的敏感性相关。
- 王中华缪小平谭文张湘茹徐兵河林东昕
- 关键词:XRCC1基因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敏感性
- 单核苷酸多态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被引量:5
- 2007年
- 单核苷酸基因多态(SNP)是指在基因组DNA序列中频率大于1%的单个核苷酸的变异。这种基因组DNA的微小变化(基因型)有时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在乳腺癌患者中,不同SNP基因型患者经过治疗后的预后不同。通过研究发现与乳腺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SNP,有助于实现治疗和随访的个体化,并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 刘炬徐兵河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乳腺癌预后
- ERCC6 C6530G单核苷酸多态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相关被引量:8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个体化治疗和靶向治疗是目前实体瘤治疗的两大发展方向。基因单核苷酸多态(SNP)不同基因型患者化疗疗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基因型与疗效之间的相关研究可能为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已有研究证实DNA损伤修复基因ERCC1、XRCC1、XPD等基因的遗传变异与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尚无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与损伤修复基因SNP相关研究的报告。本研究观察了ERCC6基因C6530G单核苷酸多态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化疗近期疗效和生存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了95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卡铂加VPl6(CE)方案一线或辅助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生存期与ERCC6 C6530GSNP的关系。ERCC6 C6530G基因型分析采用PCR—RFLP方法。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Log—rank检验法。结果:ERCC6 6530位点CC、CG和GG基因型患者的近期疗效分别为88.9%、90.3%和85.7%,差异无显著意义(P=1.0)。CG+GG基因型患者中位TTP为13个月(95%CI=9.2~16.8),CC基因型患者中位1TrP为9个月(95%CI=7.3~10.6;P=0.19)。ERCC6 C6530GSNP和是否手术切除原发病灶两个因素与CE方案治疗后的生存期有关,其中CG+GG基因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95%CI=18.4~29.6),CC基因型患者治疗后中位生存为16个月(95%CI=9.9~22.0),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在中位随访时间28.5个月时尚未得到,未行手术切除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95%CI 12.5~23.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ERCC6 C6530GSNP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CE方案近期疗效无关但与生存相关。ERCC6 C6530G基因型可能成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方案个体化选择的依据。
- 刘炬张雪梅张湘茹袁芃徐兵河林东昕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单核苷酸多态卡铂依托泊苷化疗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药物的化疗敏感性与p53和p73基因多态的关系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和p73的遗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突变扩增阻抑系统(ARMS)分析方法,对165例以顺铂(DDP)或卡铂(CBP)为主进行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进行p53第72密码子Arg→Pro多态,和p73第2外显子G4C14-A4T14多态的检测,2~3个疗程后进行效果评价。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携带p53 72Pro等位基因患者的化疗敏感性,是携带p53 72Arg/Arg基因型患者的2、46倍(95%CI,1.11~5.45,P=0.026);而携带至少1个p73突变等位基因(A4T14)的患者,其化疗敏感性是携带p73 G4C14/G4C14基因型患者的2.22倍(95%讲,1.14~4、30,P=0.019)。2个多态位点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同时携带p53和p73野生基因型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7.7%;而携带1个、2个和≥3个p53和p73变异等位基因的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4.8%、42.2%和40、7%。结论p53和p73基因遗传多态与晚期NSCLC患者对以铂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敏感性有关。
- 袁芃林东昕缪小平张雪梅王中华谭文病张湘茹孙燕徐兵河
- 关键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P73遗传多态
- 发展中国家癌症预防与控制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被引量:2
- 2007年
- 乔友林
- 关键词:癌症预防主要死亡原因疾病监测系统总死亡率卫生资源
- XPC和XPD基因遗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药的敏感性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基因XPC和XPD遗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药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1例施行顺铂或卡铂为主的化疗,以影像学方法判定其疗效。在治疗前抽血检测XPCPAT和XPDLys751Gln基因多态,比较不同基因型的化疗敏感性。结果本组的化疗后评价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52例,稳定(SD)75例,进展(PD)23例,有效率(CR+PR)为35.1%。多因素分析表明,携带XPCLL基因型个体的化疗敏感性是携带SS基因型个体的3.19倍(95%CI为1.11~9.17,P=0.031),但未观察到XPDLys751Gln多态与化疗敏感性相关。XPCPAT和XPDLys751Gln基因多态,在影响铂类药敏感性中可能存在联合作用。结论核苷酸切除修复遗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相关。
- 袁芃缪小平张雪梅王中华谭文孙燕徐兵河林东昕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遗传多态铂类药XPD基因核苷酸切除修复抽血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