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作品数:1,051 被引量:4,946H指数:27
相关作者:石蓓官志忠陶朱薛赛凤程剑平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48篇期刊文章
  • 77篇会议论文
  • 8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8篇医药卫生
  • 207篇农业科学
  • 185篇理学
  • 112篇生物学
  • 56篇化学工程
  • 50篇电子电信
  • 4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9篇天文地球
  • 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7篇矿业工程
  • 2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4篇机械工程
  • 18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篇经济管理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电气工程
  • 8篇冶金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学

主题

  • 101篇细胞
  • 55篇基因
  • 46篇蛋白
  • 39篇荧光
  • 37篇晶体
  • 35篇配合物
  • 35篇晶体结构
  • 30篇瓜环
  • 27篇活性
  • 25篇植物
  • 23篇干细胞
  • 22篇心肌
  • 21篇探针
  • 21篇土壤
  • 20篇中毒
  • 19篇血管
  • 19篇荧光探针
  • 19篇石漠化
  • 19篇肿瘤
  • 17篇化合物

机构

  • 484篇贵州大学
  • 175篇贵州师范大学
  • 81篇遵义医学院
  • 77篇贵阳医学院
  • 73篇遵义医学院附...
  • 71篇贵州医科大学
  • 52篇贵州省人民医...
  • 40篇贵阳中医学院
  • 29篇贵州省大环化...
  • 26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贵州科学院
  • 20篇贵阳学院
  • 18篇贵阳医学院附...
  • 16篇国家复合改性...
  • 15篇成都大学
  • 14篇贵州省植物园
  • 13篇贵州省分析测...
  • 12篇贵州省农业科...
  • 11篇联邦科学与工...
  • 10篇贵州民族大学

作者

  • 29篇石蓓
  • 25篇薛赛凤
  • 25篇官志忠
  • 25篇陶朱
  • 24篇朱必学
  • 23篇牟兰
  • 22篇程剑平
  • 22篇谢泉
  • 21篇周忠发
  • 21篇刘济明
  • 20篇龙仙萍
  • 20篇江智霞
  • 20篇赵然尊
  • 19篇张奇龙
  • 19篇曾晞
  • 18篇袁晓丽
  • 18篇陈祥盛
  • 18篇康颖倩
  • 18篇禹文峰
  • 17篇桂祥友

传媒

  • 4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9篇贵州大学学报...
  • 21篇种子
  • 21篇山地农业生物...
  • 20篇遵义医学院学...
  • 15篇无机化学学报
  • 15篇贵州医科大学...
  • 13篇江苏农业科学
  • 1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2篇贵州科学
  • 1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0篇湖北农业科学
  • 10篇贵州医药
  • 9篇贵阳医学院学...
  • 9篇贵州师范大学...
  • 9篇中药材
  • 8篇煤炭技术
  • 8篇中国中药杂志
  • 8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18篇2020
  • 31篇2019
  • 43篇2018
  • 88篇2017
  • 101篇2016
  • 114篇2015
  • 139篇2014
  • 148篇2013
  • 114篇2012
  • 84篇2011
  • 90篇2010
  • 36篇2009
  • 65篇2008
  • 18篇2007
  • 19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1,0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问卷调查的混合型数据处理方法
2012年
在问卷调查时,为获取更详细信息,收集的数据一般既有定性的又有定量的。如何对混合型数据的加以处理,建立适当模型,是问卷调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对某校大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考查,说明采用数量化理论I的方法进行模型拟合的效果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的效果要好。
张立高
关键词:调查问卷多元线性回归
影响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黄先群蒋敏华毛堂芬李丽董颖苹徐涵
关键词:游离小孢子培养植株再生油菜固体培养基高温处理胚龄
6种病毒抑制剂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半叶枯斑法测定6种病毒抑制剂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活体治疗、保护和钝化作用,并用半定量RT-PCR检测药剂诱导烟叶中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5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有效成分为宁南霉素的金珠蔬美对TMV有较高的活体治疗和保护效果,在250 mg/L时枯斑抑制率分别达到了67.24%、54.55%;关于药剂对TMV的活体钝化作用,金毒冠氨基寡糖素的抑制率最高,5 mg/L时平均抑制率为60.31%。6种药剂处理烟草K326后,PR-5基因表达呈现不同程度地上调,表明它们均能诱导烟草产生对TMV的抗性。
谢鑫桑维钧张新强倪云跃杨茂发郦黔江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毒病毒抑制剂病程相关蛋白基因基因表达
多支血管病变PCI术后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影响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为MVD病变并行PCI患者30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影响MVD患者PCI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左室射血分数P=0.044,OR(95%CI)为2.617(1.025,6.679)、心力衰竭P=0.006,OR(95%CI)为4.379(1.529,12.538)、血管病变支数P=0.038,OR(95%CI)为2.663(1.055,6.723)及血运重建方式P=0.011,OR(95%CI)为0.431(0.226,0.821)。结论影响冠心病MVD患者PCI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EF、心力衰竭和血运重建方式;其中血运重建方式为影响预后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正龙石蓓许官学刘志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多支血管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农村生活污水新型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9
2010年
农村生活污水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根据当前农村水污染现状及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特点,归纳分析了几种农村污水新型处理技术及其特点,并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詹金星支崇远夏品华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金钗石斛的芴酮类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的芴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研究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并采用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钗石斛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出芴酮类化合物4个,分别为:dengibsinin(1)、nobilone(2)、denchrysan A(3)、dengibsin(4);有机酸酯类化合物3个:阿魏酸二十二烷酯(5)、对香豆酸十四烷酯(6)、对香豆酸癸酯(7);烷醇类化合物2个:正二十四烷醇(8)、正二十六烷醇(9)。结论:其中,化合物6~9为首次从兰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周威沈祥春曾庆芳罗才荣何茂秋梁妍
关键词:金钗石斛化学成分
基于DEFORM-3D的高压断路器操作弹簧应力分析
2015年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3D,分析了某型号的高压断路器操作弹簧在不同拉伸变形量下的应力变化和应力的分布,同时将模拟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随拉伸变形量的逐渐增大,弹簧所受的载荷呈线性增长;操作弹簧内侧所受应力值大于外侧,在中径处应力值最小,内径处应力值最大。在拉伸行程达100 mm时,操作弹簧未失效,有限元模拟值与理论计算值相符合。
晋克勤张欢王凌旭代发明
关键词:DEFORM-3D应力分析
深度剖析国家安全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2014年
随着时代的进步,食品的发展为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也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文章突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传统思维模式,不只从食品科技本身介绍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还将食品安全问题在军事安全领域上进行延伸、探讨,并从教育的角度给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以期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上来探讨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引起广大民众对该问题更高度的重视。
胡晔陈廷益
关键词:食品安全军事安全教育
八元瓜环与2-苄氨基-4-甲基吡啶的超分子自组装研究
以2-苄氨基-4-甲基吡啶为客体,八元瓜环为主体,单晶 X-射线衍射方法考察了两者的自装模式。结果表明,主客体通过分子间非共价键作用(氢键、C-H…π及π…π作用) 而自组装形成了一维的超分子链。
马培华肖昕薛赛凤祝黔江陶朱
关键词:八元瓜环
文献传递
多枝黄山藻(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 Chen,Lu and Xiao,1994)在凯里生物群中的发现被引量:1
2012年
蓝田植物群处于宏观藻类第一个繁盛期的前期,化石类型丰富,属、种众多,形态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器官分化,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植物群。其中多枝黄山藻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 Chen,Lu&Xiao,1994是最常见的分子之一。凯里生物群中的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与安徽蓝田组的模式标本相比,藻体形态一致,仅有细微差异,即扇形发散角较大,藻丝直径较小。从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至寒武纪第3世(原中寒武世),经历了近5千多万年特别是埃迪卡拉纪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后,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不仅安全渡过而且形态结构特征没有发生多少变化,说明该类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遗传上的稳定性、演化上的保守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伍孟银赵元龙傅晓平
关键词:寒武纪凯里生物群
共1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