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8110)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4
相关作者:葛忻声翟晓力白晓红杨勇饶江勇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地基
  • 14篇复合地基
  • 12篇短桩
  • 12篇长短桩
  • 10篇长短桩复合地...
  • 8篇建筑
  • 8篇高层建筑
  • 8篇沉降
  • 7篇载力
  • 7篇承载力
  • 4篇有限元
  • 4篇有限元法
  • 3篇垫层
  • 3篇应力
  • 3篇荷载
  • 3篇荷载分担
  • 3篇荷载分担比
  • 3篇分担比
  • 3篇承载性状
  • 2篇单桩

机构

  • 17篇太原理工大学
  • 5篇山西水利职业...
  • 2篇太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勘察设...
  • 1篇南京交通职业...
  • 1篇中州大学
  • 1篇中北大学
  • 1篇湖北省交通规...
  • 1篇潍坊工商职业...
  • 1篇太原市建筑设...

作者

  • 16篇葛忻声
  • 5篇翟晓力
  • 4篇白晓红
  • 2篇饶江勇
  • 2篇杨勇
  • 2篇龚晓南
  • 2篇陈东佐
  • 2篇李斌
  • 1篇宋荣方
  • 1篇李斌
  • 1篇董晓强
  • 1篇王丽娟
  • 1篇鹿宏伟
  • 1篇陈晋中
  • 1篇黄新恩
  • 1篇刘勇军
  • 1篇张黎明
  • 1篇刘成才
  • 1篇黄伟
  • 1篇徐宁

传媒

  • 8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建筑结构
  • 2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建筑技术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工程力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太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层建筑复合桩基中单桩的承载性状分析
复合桩基是一种充分利用桩间土、桩土共同作用的桩基础型式。在其中,确定桩体的承载力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一个应用复合桩基的高层建筑的工程实例,通过有限元对其整体建筑进行了随楼层荷载增加的三维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不同...
葛忻声白晓红龚晓南
关键词:复合桩基有限元法单桩承载力
湿陷性黄土地区某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以太原某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的高层建筑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开展的现场试验所得到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荷载作用下桩-土共同作用及地基变形情况。详细讨论了基底下长短桩及地基土应力、桩-土应力比、荷载分担比和长短桩桩身轴力随上部荷载变化的分布规律,以及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随上部荷载变化的规律,为长短桩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翟晓力葛忻声张黎明白晓红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
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特性的影响数值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模型,探索了垫层厚度变化对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与短桩中角桩、边桩和中桩的沉降和应力特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大,长桩桩体沉降也随之减小,短桩各桩体的沉降最大沉降值都出现在垫层厚度为0.15 m时,并且在各种情况下短桩各桩体的沉降基本一致;长桩各桩体的应力值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大随之降低,但变化越来越不明显,尤其是厚度在0.3 m~1.0 m之间,基本没有变化。通过实际工程结合数值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垫层厚度的最经济值应该取0.3 m~0.6 m之间。
翟晓力葛忻声
关键词:垫层长短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法应力
均质土中桩体复合地基沉降的线弹性变分法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弹性力学理论中的里兹变分法为基础,以幂函数为试探函数,通过相互作用系数的有关理论将桩体复合地基中桩土共同作用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经过一系列理论推导,得出线弹性条件下桩体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公式。通过模型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计算式的可行性。
李振宇尉博翔葛忻声姚志然邱岗
关键词:变分法复合地基线弹性
软土中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介绍了长短桩复合地基在一栋30层的高层建筑液化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实例。长短桩由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和二灰桩组合而成。提出了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且把承载力与沉降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做了对比。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消除了地基的液化现象,满足了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说明该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宋荣方刘成才
关键词:长短桩复合地基高层建筑液化土层
长短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液化土层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由CFG桩(Cement Fly-ash Gravel Pile)与碎石桩组合而成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24层高层建筑严重液化地基的工程实例,探讨了这一类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沉降变形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与建筑物的实际测试的承载力、沉降值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可看出:这种处理方法使原地基土消除了液化,满足了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变形的要求,同时也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葛忻声李斌李奭夫
关键词:长短桩复合地基高层建筑液化地基承载力沉降
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在软弱土层中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由CFG桩与二灰桩组合而成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某30层高层建筑软弱液化地基的工程实例,探讨了这一类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沉降变形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与建筑物实测的承载力、沉降值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可看出:这种处理方法使原地基土消除了液化,满足了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变形的要求,同时也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葛忻声李斌胡志强
关键词:长短桩复合地基高层建筑液化地基承载力沉降
长短桩复合地基荷载分担比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研究长短桩复合地基竖向荷载分担比的变化规律,在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桩间距、垫层厚度、长桩长度、短桩长度、长桩模量和短桩模量等情况下长短桩复合地基荷载分担比的变化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桩间距的减小,长桩和短桩的荷载分担比均增大,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减小,通过减小桩间距来提高长桩荷载分担比是不经济的;随垫层厚度的增加,长桩的荷载分担比减小,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增大,短桩的荷载分担比变化较小,垫层的设置能明显改善桩、土荷载分担的分配;随长桩长度的增加,长桩的荷载分担比增大,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减小,短桩的荷载分担比变化较小,增加长桩长度能一定程度提高长桩荷载分担比;短桩长度对荷载分担比的影响较小;随长桩模量的增大,长桩的荷载分担比增大,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减小,短桩的荷载分担比变化较小,增加长桩模量能显著提高长桩荷载分担比;随短桩模量的增大,长桩的荷载分担比减小,短桩和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均增大,增加短桩模量对荷载分担比分配有一定影响。
葛忻声鹿宏伟李斌饶江勇杨勇
关键词:长短桩复合地基荷载分担比模型试验
长桩对复合地基特性的影响数值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长短桩复合地基模型,分析了长桩桩体模量与桩长变化对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与短桩中角桩、边桩和中桩的沉降和应力特性的影响,为复合地基长桩桩体模量与桩长选择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桩身应力最大应力点在桩顶下的某一深度处,在这个深度以上,桩身应力沿深度逐渐增大,在这个深度以下,桩身应力逐渐减小。短桩桩身最大应力点出现在桩顶处,桩身应力从桩顶沿深度减小。随着长桩桩体模量和桩长的增加,长桩、短桩的沉降也相应减小。长桩各桩体的应力随之增加,短桩各桩体的应力变化规律不规则。
翟晓力葛忻声
关键词:长短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法沉降应力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机理,通过对太原地区9个工程实例的总结分析,利用规范法进行理论计算,分析了桩长、置换率对沉降的影响,并将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综合对比,统计出沉降经验系数sψ,这对本地区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地基处理后的沉降计算提供了参考,最终为进一步推广CFG桩复合地基发挥积极的作用。
陈晋中白晓红葛忻声董晓强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置换率压缩模量沉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