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782)

作品数:16 被引量:105H指数:8
相关作者:胡国清谭爱春何琼田丹平高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大学生
  • 2篇动力学模型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用语
  • 2篇卫生从业人员
  • 2篇文献计量学
  • 2篇力学模型
  • 2篇计量学
  • 2篇交通伤
  • 2篇交通伤害
  • 2篇发生率
  • 2篇干预
  • 1篇大学毕业
  • 1篇大学毕业生
  • 1篇大学应届毕业...
  • 1篇跌倒
  • 1篇队列研究
  • 1篇信度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机构

  • 16篇中南大学
  • 4篇长沙市疾病预...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6篇胡国清
  • 13篇谭爱春
  • 12篇何琼
  • 12篇黄渊秀
  • 12篇高林
  • 12篇田丹平
  • 10篇陈田木
  • 9篇李黎
  • 8篇董晶
  • 6篇朱松林
  • 6篇王琦琦
  • 6篇邓欣
  • 3篇张晓涛
  • 3篇胡明
  • 3篇刘如春
  • 1篇何翔
  • 1篇么鸿雁
  • 1篇刘彬彬
  • 1篇刘鑫
  • 1篇杨芳

传媒

  • 6篇中国卫生统计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伤害医学(电...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年份

  • 6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321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与悲伤情绪,自杀想法、计划和尝试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与悲伤情绪、自杀想法、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1321名应届毕业生进行匿名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性别、生源地、工作地点期望、月收入期望、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等被作为控制因素。结果考研但感觉不是很好的学生有悲伤情绪的风险是直接保研且确定读研学生的1.8倍,考研但感觉不是很好、未考研但已有就业意向的学生有自杀想法的风险分别是直接保研且确定读研学生的3.3倍和2.9倍。在自杀准备和尝试报告率方面,不同就业意向学生的风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就业意向较差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自杀风险相对较高,应对其给予特别关注。
朱松林王琦琦董晶刘彬彬胡国清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自杀
我国中小学生交通伤害发生率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近10 a来中国中小学生交通伤害发生情况,为减少中小学生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2000年至2010年发表的、有关中国中小学生交通伤害发生率的研究文献,参考疾病患病率或发病率研究质量评价准则评价文献质量,用广义倒方差模型估计交通伤害的Meta合并发生率,并对性别、年级、地区和病例定义标准执行亚组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研究类型和研究质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符合入选标准文献共53篇,总样本量为2 023 082人,交通伤害人数和人次发生率分别为4.58%和5.65%。亚组分析显示,交通伤害人数发生率男生(5.35%)高于女生(3.55%),不同学校类型、地区、病例定义标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交通伤害人次数男生发生率(5.00%)高于女生(4.37%),发达地区(0.10%)低于较发达地区(5.52%)和中等发达地区(8.56%),不同学校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1996年版伤害定义标准的交通伤害发生率(7.11%)高于采用2004年版伤害定义标准的发生率(0.58%)。通过敏感性分析删除文献质量评价得分最低和监测数据分析的文献之后,Meta分析的结果稍有改变。结论中国中小学生不同性别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交通伤害发生率存在差别。
胡国清王琦琦朱松林陈田木谭爱春何琼胡明
关键词:META分析文献计量学
隔离患者对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效果的数学模拟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采用动力学模型模拟隔离措施在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理中的效果。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疾病特征和学校人口学特点,建立易感者-潜伏期-显性/隐性感染者-移出者(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asymptomatic-removed,SEIAR)模型,对长沙市某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模拟,采用卡方检验评价模拟结果与实际疫情的拟合优度,并确定模型的关键参数。在SEIAR模型基础上引入隔离措施,构建易感者-潜伏期-显性/隐性感染者-移出者-隔离者(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asymptomatic-removed-quarantine,SEIARQ)模型。为方便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者,将对患者(显性感染者)的隔离等分为10个等级(10%、20%、…、90%、100%),以评估不同隔离比例的效果。结果无干预情况下,疫情基本再生数(λ0)为5.64,疫情持续31天,人群感染率高达99.51%。在对显性感染者采取隔离措施后,随着隔离比例的增加,人群感染率(含显性和隐性感染)和人群罹患率(仅含显性感染)逐渐下降。当隔离全部显性感染患者后,可减少63%的罹患率。在只隔离显性感染措施时,仅当隔离比例超过30%,疫情控制效果才相对显著。结论单纯隔离患者最多能降低63%的人群甲型H1N1流感罹患率。各地公共卫生机构应根据当地人力和物力情况,采取部分隔离(隔离比例≥30%)与其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阻断甲型H1N1疫情的发展。
陈田木刘如春谭爱春何琼田丹平黄渊秀高林董晶李黎邓欣胡国清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动力学模型基本再生数
卫生从业人员及大学生对“伤害”用语的词性及所涉范畴认知的调查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了解长沙市卫生从业人员和大学生对“伤害”和“损伤”词性的看法和所涉范畴的认知情况.方法 对长沙市336名卫生从业人员和某综合性大学684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类人群将“伤害”判断为贬义词的比例分别为42.5%和61.2%,均高于将“损伤”判断为贬义词的比例(30.5%和35.7%);在对伤害所涉范畴的认知中,两类人群将“烧烫伤”和“摔伤”判断为损伤范畴的比例高于伤害范畴的比例,而将“感情受伤”、“自杀/自残”、“心理创伤”、“他杀/殴打”被判断伤害范畴的比例明显高于被判断为损伤范畴的比例.结论 相比“伤害”,“损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被管理人员和公众接受.
李黎张晓涛谭爱春陈田木田丹平高林黄渊秀邓欣胡国清
关键词:大学生卫生从业人员
部分卫生从业人员及大学生对“意外伤害”用语含义认知的调查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了解卫生从业人员和大学生对“unintentional injury”的常用译名“意外伤害”的感知.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卫生从业人员、大学生进行调查.大学生、卫生从业人员对“意外伤害”一词表达的可预防性的看法.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类人群对于“意外伤害”一词可预防性的认知差异,检验水准定为α=0.05.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卫生从业人员有效问卷335份,男性占46.0%;大学生有效问卷684份,男性占46.5%.10%的卫生从业人员和19%的大学生认为“发生意外伤害是个人倒霉”,12%的卫生从业人员和19%的大学生不清楚意外伤害是否可以预防,两类人群对“意外伤害”可预防性的判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4.793,P<0.05).不同类别的卫生从业人员之间和不同专业大学生之间对“意外伤害”可预防性的判断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建议用“无意伤害”或“非故意性伤害”取代“意外伤害”这一不当译名.
高林谭爱春张晓涛李黎田丹平黄渊秀董晶胡国清
关键词:公共卫生中文翻译
疗效比较研究方法简介被引量:1
2013年
在美国,尽管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医疗卫生服务使用率的地区差异、不合理的医疗行为日益增加以及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等困境,
何琼谭爱春陈田木田丹平黄渊秀董晶高林胡国清
关键词:疗效
SIR模型在一起校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应用易感者-感染者-移出者(sin)模型模拟学校暴发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为疫情处理提供参考。采用经典SIR模型构建数学模型,Malthusian指数递减模型估计采取干预措施后的传染率系数(β),通过疫情早期数据确定参数和设置初始值,使用Matlab7.1软件进行疫情处理效果模拟。结果显示在无干预措施下,疫情将经历3个阶段:(1)初期(≤5d)疫情发展较慢,是采取防控措施的最佳时期;(2)快速发展期(6~15d)采取防控措施效果不甚理想;(3)中后期(≥16d)90%以上易感者已被感染,采取措施已无较大意义。在有干预措施的情况下,SIR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新发病例数迅速减少,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该结果与实际疫情发展情况基本相符。SIR模型对模拟校园急性出血『生结膜炎暴发疫情具有较好效果。
陈田木刘如春王琦琦朱松林谭爱春何琼刘鑫胡国清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干预
684名大学生伤害可预防性及预防知识需求调查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伤害的可预防性认知及相关预防知识需求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南大学三大类专业12个班级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有关常见伤害的可预防性认知情况及伤害预防知识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于淹死、道路交通伤害、烧烫伤和自杀/自残等伤害超过80%(605/684、601/684、591/684)的大学生认为"大多数可以预防";但仅有59.6%(408/684)和56.4%(386/684)的学生认为大多数意外刀/锐器伤、谋杀/他人殴打可以预防;除中毒外,不同专业大学生对常见伤害可预防性认知差异无显著性(P>0.05);既往参加过伤害培训的大学生有124人、占18.1%,既往阅读过伤害相关书籍的大学生有191人,占27.9%;分别有60%(410/684)和56%(383/684)的大学生对中毒和道路交通伤害预防知识表现出了需求意愿。结论大学生对伤害可预防性认识不够,对伤害知识需求意愿强烈。
何翔张晓涛谭爱春何琼陈田木田丹平黄渊秀董晶高林胡明胡国清
关键词:大学生可预防性
2001-2010年我国伤害预防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文献质量评价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评价2001-2010年我国公开发表的伤害预防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的质量。方法文献来源于四个主要的中文数据库和两个英文数据库。采用Newcastle-Ottawa-Scale(NOS)工具分别对纳入的伤害预防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2001-2010年我国伤害预防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分别有84篇和13篇。病例对照研究中,职业人员和儿童青少年分别占45.2%和36.9%,伤害类型中,多种伤害占71.4%。队列研究中,儿童青少年占46.2%,伤害类型中,多种伤害占92.3%。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得分均在5分及以上,平均(6.1±0.7)分;但研究在"暴露因素的确定"、"无应答率"以及"病例的确定是否恰当"条目上得分较低。队列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得分以6分和7分为主,平均(6.3±0.9)分;但研究在"结局指标的评价"条目上得分较低。结论我国的伤害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数量较少,研究人群以儿童青少年和职业人员为主,伤害类型以多种伤害为主,质量相对较高。
何琼黄渊秀康文婧田丹平董晶高林谭爱春陈田木李黎邓欣胡国清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城市3-6岁学龄前儿童跌倒伤害简易风险评估问卷的研制
2014年
【提要】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城市3~6岁学龄前儿童的跌倒伤害简易风险评估问卷。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题小组讨论、访谈法及专家座谈会形成问卷初稿,通过预测试进行条目筛选,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问卷维度。利用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进行信度考评,采用专家座谈会和专题小组讨论、现场调查反馈、t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多特征/多条目相关分析分别对内容效度、表面效度、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评价。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风险等级,利用分布法确定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结果城市3~6岁学龄前儿童跌倒伤害简易风险评估问卷包括6个维度共20个条目。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31;分半信度系数为0.768。过去12个月内出现跌倒伤害的儿童风险评估平均得分高于未出现跌倒伤害者(P〈0.05);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Х^2/df值3.25,拟合指数CFI=0.797、规范拟合指数NFI=0.738、增值拟合指数IFI=0.803、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69;多特征/多条目相关分析显示每一条目与所属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402~0.852之间,与其他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008~0.394之间。百分位数法确定风险评估得分〈27分为存在低度风险,27~33分为存在中度风险,〉33分为存在高度风险。分布法确定风险评价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为5.5分。结论城市3~6岁学龄前儿童跌倒伤害简易风险评估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该年龄段儿童跌倒伤害风险的评估。
王琦琦朱松林何琼谭爱春黄渊秀高林田丹平李黎胡明么鸿雁胡国清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跌倒风险评估信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