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111100110300)

作品数:55 被引量:271H指数:9
相关作者:陈红英崔保安乔涵杨兴武付朋飞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动物性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郑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5篇病毒
  • 14篇圆环病毒
  • 14篇猪圆环病毒
  • 13篇犬病
  • 13篇猪伪狂犬病
  • 13篇伪狂犬病
  • 13篇狂犬
  • 11篇猪圆环病毒2...
  • 10篇猪细小病毒
  • 10篇细小病毒
  • 8篇猪伪狂犬病病...
  • 8篇伪狂犬病病毒
  • 8篇伪狂犬病毒
  • 8篇免疫
  • 8篇狂犬病病毒
  • 7篇猪伪狂犬病毒
  • 7篇克隆
  • 6篇重组病毒
  • 6篇PCR检测方...
  • 6篇PCV2

机构

  • 65篇河南农业大学
  • 13篇河南省动物性...
  • 5篇郑州师范学院
  • 5篇河南省动物疫...
  • 3篇河南农业职业...
  • 2篇河南省畜牧局
  • 2篇河南牧业经济...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郑州牧业工程...
  • 1篇河南德邻生物...

作者

  • 40篇陈红英
  • 26篇崔保安
  • 18篇付朋飞
  • 15篇乔涵
  • 15篇郭晓庆
  • 14篇杨兴武
  • 13篇魏战勇
  • 11篇张宇
  • 11篇李坤
  • 10篇高晓云
  • 9篇钞安军
  • 8篇朱前磊
  • 8篇王淑娟
  • 7篇潘鑫龙
  • 6篇吴宇阳
  • 5篇任广志
  • 5篇王林青
  • 5篇郑兰兰
  • 5篇马世杰
  • 5篇李新建

传媒

  • 14篇中国兽医学报
  • 9篇中国预防兽医...
  • 4篇华北农学报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家畜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养猪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病毒学报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5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18篇2014
  • 18篇2013
  • 4篇2012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日粮添加NSP酶对断奶仔猪食糜黏度、挥发性脂肪酸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和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NSP)酶对断奶仔猪肠道食糜黏度、挥发性脂肪酸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用128头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性别、体重分为4个处理,即以玉米为基础日粮组(试验1组),玉米为基础日粮降低能量加酶组(试验2组)、小麦为基础日粮组(试验3组)及小麦为基础日粮加酶组(试验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结果表明:玉米-豆粕型日粮加酶对空肠和回肠食糜黏度没有影响,但有降低趋势;小麦-豆粕型日粮添加NSP酶显著降低了空肠食糜黏度(P<0.05);2种日粮加酶均增加回肠和盲肠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前段及空肠后段绒毛的高度(P<0.01)。结果提示,2种日粮中添加NSP酶,不同程度的降低肠道食糜黏度、增加回肠、盲肠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并改善肠道形态。
霍文颖郑立王志祥
关键词:NSP酶挥发性脂肪酸肠道形态断奶仔猪
猪α干扰素基因在干酪乳酸杆菌中的表达
从质粒pMD18-IFN-α扩增出猪α干扰素(IFN-α)基因成熟蛋白序列,克隆到含有信号肽的质粒pUCK-SP中,获得重组质粒pUCK-SP-IFN-α。再将NdeⅠ和EcoRⅠ双酶切获取的SP-IFN-α片段插入到同...
陈红英马世杰李坤付朋飞郭晓庆高晓云崔保安
关键词:猪Α干扰素抗病毒活性
文献传递
PCV2与PPV共感染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其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为分析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与猪细小病毒(PPV)体外共感染对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凋亡相关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PCV2和PPV共感染机制及宿主—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运用病毒滴度和相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CV2和PPV感染PBMC后PCV2、PPV的病毒滴度含量及Bcl-2、FasL、p53、Caspase-8、PBR、TNF-α等的转录时相变化。结果表明:PCV2、PPV能够感染PBMC细胞,PCV2/PPV共感染中PCV2、PPV的含量分别在24h显著最高(P<0.001);PCV2、PPV单独感染和PCV2与PPV共感染PBMC后引起Bcl-2、FasL、p53、Caspase-8、PBR、TNF-αmRNA转录水平上升;在3h时PCV2/PPV共感染组PBR、P53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CV2、PPV单感染组(P<0.05),12h时PCV2/PPV共感染组FasL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CV2、PPV单感染组(P<0.05),24h时Bcl-2、Caspase-8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CV2、PPV单感染组(P<0.05),PCV2/PPV共感染组TNF-α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PV组(P<0.05),与PCV2组差异不显著。结论:PCV2与PPV共感染引起细胞凋亡相关因子mRNA转录水平上调,加速淋巴细胞凋亡,本试验为PCV2和PPV共感染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郭东辉张莉娟李金磊寇亚楠王淑娟陈红英崔保安魏战勇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细胞凋亡因子
微生物发酵复合蛋白质原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发酵复合蛋白质原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饲粮中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三元杂交(杜×长×大)生长猪70头,随机分成7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发酵复合蛋白质原料组(试验Ⅰ、Ⅱ、Ⅲ组含量分别为6%~7%、12%~14%、18%~21%)、复合蛋白质原料组(试验Ⅳ组含量为12%~14%)、能量平衡后的发酵复合蛋白质原料组(试验Ⅴ组含量为12%~14%)、发酵豆粕组(试验Ⅵ组含量为12%~14%),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结果表明: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与试验Ⅵ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组( P<0.05)。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地高于试验Ⅳ组( P<0.05)。发酵豆粕组(试验Ⅵ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最高,除钙的表观消化率与发酵复合蛋白质原料组(试验Ⅱ组)差异不显著( P>0.05)外,均显著地高于其他组( P<0.05),而复合蛋白质原料组(试验Ⅳ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最低,均显著地低于其他组(P<0.05)。试验Ⅵ组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地低于其他各组( P<0.05),而试验Ⅰ和Ⅵ组粪便中乳酸杆菌的数量与试验Ⅱ和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地高于其他各组(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用发酵复合蛋白质原料和发酵豆粕分别替代生长猪基础饲粮中6%~7%和12%~14%的豆粕均可降低生产成本。综上所述,在生长猪饲粮中使用6%~7%微生物发酵复合蛋白质原料替代豆粕可显著地提高其平均日增重、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经济效益。
程伟王国强常娟党晓伟尹清强
关键词:生长猪营养物质消化率粪便微生物
板蓝根多糖对环磷酰胺造模大鼠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研究板蓝根多糖(IRPS)对机体不同免疫状态的调节作用。方法 36只颈静脉插管大鼠,随机分为6组:免疫正常(NS)组、免疫亢进(IH)组、免疫抑制(IS)组、IRPS组、IH+IRPS组、IS+IRPS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均ip鸡卵清蛋白进行免疫,应用环磷酰胺(Cy)注射制备大鼠IH和IS模型,ig 60 mg/kg IRPS,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免疫后第6和12天,每组大鼠处死3只,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NK细胞活性,试剂盒法检测各组血清OVA抗体水平;免疫后第1~10、12天,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液相芯片技术检测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IRPS对于不同免疫状态大鼠的B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活性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免疫功能正常大鼠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结论 IRPS能够抑制IH组大鼠的亢进趋势,提升IS组大鼠的免疫功能,对Cy造模大鼠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张俊胡安君毕亚楠乔艳艳杜芳芳王学兵张红英
关键词:板蓝根多糖免疫抑制环磷酰胺
板蓝根多糖对体外小鼠树突状细胞形态及增殖的影响
为探讨板蓝根多糖对BALB/c小鼠体外树突状细胞增殖和形态的影响,运用贴壁分离纯化骨髓细胞的方法,以重组小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诱导,并经不同浓度的板蓝根多...
张元元王学兵张俊李永亮张鹏宇杜芳芳张红英
关键词:板蓝根多糖树突状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
猪IFN-α基因在干酪乳酸杆菌中的表达及反应活性鉴定
2015年
【目的】构建能够稳定表达猪α-干扰素(IFN-α)成熟蛋白的重组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CECT5276),为将其作为口服疫苗来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奠定基础。【方法】从质粒pMD18-IFN-α扩增出猪IFN-α成熟蛋白基因,再将其定向克隆到干酪乳酸杆菌整合型表达载体pMJ67的lac启动子下游,得到重组质粒pMJ67-IFN-α,电穿孔转化干酪乳酸杆菌。抽提干酪乳酸杆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及测序鉴定。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猪IFN-αmRNA在干酪乳酸杆菌中的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对重组干酪乳酸杆菌菌体进行分析,检测其表达产物的活性;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确定最适的乳糖诱导质量浓度。【结果】PCR扩增获得了501bp的IFN-α,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MJ67-IFN-α,转化干酪乳酸杆菌后获得了重组乳酸杆菌。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IFN-αmRNA在诱导16h时表达水平最高;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构建的重组干酪乳酸杆菌成功表达出了相对分子质量约19ku的重组蛋白,其可与鼠抗猪IFN-α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结果表明,当乳糖诱导质量浓度达到8g/L时,猪IFN-α成熟蛋白的表达量达到最大,为1.3μg/L。【结论】将猪IFN-α成熟蛋白基因整合到干酪乳酸杆菌基因组中,构建的重组乳酸杆菌能够稳定表达猪IFN-α成熟蛋白。
马世杰李坤付朋飞郭晓庆高晓云崔保安陈红英
关键词:电力系统
BMP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为探讨BMP7基因遗传变异对杜洛克猪、豫南黑猪繁殖性状的影响。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猪BMP7基因在杜洛克猪和豫南黑猪中的多态性分布,并分析位点基因型与猪繁殖性能的关联。检测结果表明,杜洛克猪和豫南黑猪群体BMP7外显子2上T98C和T143C均由碱基T突变为C,属同义突变。多态位点均以A为优势等位基因,T98C位点AA基因型占总基因型的50.5%,优于AB基因型(38.1%)与BB基因型(11.4%)(呈AA>AB>BB趋势)。该位点AA型个体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质量、21日龄窝质量显著高于AB型(P<0.05);T143C位点AA基因型占总基因型的38.8%,优于AB基因型(38.0%)与BB基因型(23.1%)(呈AA>AB>BB趋势)。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质量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说明,BMP7基因多态位点与母猪繁殖性能显著相关,可以用于猪分子遗传育种的候选基因。
李新建吕刚李改英任广志
关键词:BMP7多态性繁殖性状PCR-RFLP
绿脓杆菌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建立绿脓杆菌的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以便更加快捷、方便的检测绿脓杆菌,根据16S rDNA高度保守的特性,在绿脓杆菌16S rDNA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利用普通PCR技术扩增出绿脓杆菌16S rDNA保守区277 bp的片段,并克隆到pMD-18 T载体上,纯化的质粒作为模板进行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扩增并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绿脓杆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进行评价,又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对标准样品的最小检出浓度为28拷贝/μL。并且特异性检验结果显示与常见的菌群没有交叉反应,重复性良好。在临床中检测疑似绿脓杆菌感染病料55份,用所建立的荧光定量方法检测出阳性病料40份,而普通的PCR方法检测出阳性病料32份。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在临床中用于绿脓杆菌的检测。
宋月程琨梁秀丽王亚宾付彤韩立强魏战勇
关键词:绿脓杆菌RDNA荧光定量PCR
猪伪狂犬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二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14年
参照GenBank登录的相关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分别用于扩增伪狂犬病毒(PRV)gH基因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的部分片段。将测序正确的PRV gH基因与PCV2ORF2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测序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模板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和熔解曲线,并对其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PCV2与PRV荧光定量PCR的标准曲线的Tm值分别为80.8℃和86.7℃,熔解曲线特异,灵敏度分别可达215拷贝/μL和180拷贝/μL,是普通PCR检测方法的100倍。结果表明,建立的PCV2与PR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实现了2种病毒的同时检测,能够对PRV、PCV2混合感染的临床病料进行快速诊断。
郑兰兰张君涛李明凤郭显坡陈红英崔保安魏战勇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SYBRI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