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10KYA164)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 相关作者:赵旭施军平赵鹏杰包剑锋乔梁更多>>
- 相关机构:杭州市西溪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纤愈方联合γ-干扰素对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纤愈方联合γ-干扰素(Gamma-Interferon,IFN-γ)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80只大鼠,设正常对照组10只,余70只大鼠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致肝纤维化后,取大鼠10只处死验证造模成功。余6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联合用药组、纤愈方治疗组、IFN-γ治疗组),连续用药12周,观察肝功能、肝组织病理、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肝组织切片中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TβR-Ⅰ)、Smad2/3的表达。[结果]①肝组织病理:各治疗组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显著改善,联合用药组纤维化程度较IFN-γ治疗组轻,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但纤愈方治疗组与IFN-γ治疗组之间以及联合治疗组与纤愈方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②肝纤维化指标(HA、TGF-β1):各治疗组大鼠HA较模型组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联合用药组较纤愈方治疗组与IFN-γ治疗组低,纤愈方治疗组和IFN-γ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治疗组大鼠TGF-β1较模型组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纤愈方治疗组、IFN-γ治疗组及联合用药组TGF-β1均无显著性意义。③TGF-β1/Smad基因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肝脏中TGF-β1、TβR-Ⅰ和Smad2/3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弱。联合用药组TGF-β1、TβR-Ⅰ、Smad2/3蛋白表达的面积和强度较纤愈方治疗组和IFN-γ治疗组均减弱,纤愈方组和IFN-γ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联合用药组具有显著抗肝纤维化作用,对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可能为其作用机理之一。
- 傅晓晴刘寿荣包剑锋
- 关键词: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转化生长因子ΒSMAD蛋白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云南白药辅助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IB)的临床危险因素及云南白药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74例肝硬化并UGIB的患者(出血组)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观察组加用云南白药,观察两组疗效。以125例无UGIB的肝硬化患者(非出血组)为对照,分析UGIB危险因素。结果肝功能、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肝硬化并发UGIB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肝硬化并发UGIB的危险因素。联合应用云南白药可提高疗效,但不能降低死亡率。
- 袁靖魏晓晶黄静静包剑锋
-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 纤愈方联合γ-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纤愈方联合γ-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γ-干扰素治疗,治疗组采用纤愈方联合γ-干扰素治疗,12周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观察肝脏影像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A)、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Ⅳ-C)水平治疗后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血清HA、LA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纤愈方联合γ-干扰素是有效的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 徐建军徐虹羊燕群包剑锋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Γ-干扰素
- 不同方法建立高尿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利用改良的高酵母高脂饲料喂养联合氧嗪酸钾灌胃或氧嗪酸钾皮下注射,建立高尿酸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饲料对照组(B组)、高酵母高脂饲料+氧嗪酸钾灌胃组(C组)、高酵母高脂饲料+氧嗪酸钾皮下注射组(D组),每组12只,造模12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体质量、肝湿重及血清尿酸(UA)等生化指标,并分析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C、D组肝湿重明显高于A组;C组肝湿重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肝湿重明显低于B组。C、D组血清UA、CHO、TG、ALT和AST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血清BUN与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组血清CREA水平明显高于A组,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组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性反应较A组增多。各组大鼠肾组织均无明显病变。结论利用高酵母高脂饲料喂养联合氧嗪酸钾灌胃或氧嗪酸钾皮下注射,成功了建立高尿酸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与人类发病特征相似,且无明显的肾脏损害,可作为高尿酸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的动物模型。
- 蔡兆斌赵旭赵鹏杰黄潇潇施军平傅晓晴刘寿荣包剑锋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氧嗪酸钾
- SIRT1信号通路在高尿酸介导的NAFLD大鼠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尿酸介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及病理学的改变。[方法]采用改良的高酵母高脂饲料喂养,合并氧嗪酸皮下注射,建立高尿酸介导的NAFLD大鼠模型。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治疗组,每组12只。分别观察白藜芦醇对NAFLD伴高尿酸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尿酸(uric acid,UA)含量的影响,并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比较分析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情况。[结果]白藜芦醇治疗后,高尿酸介导的NAFLD大鼠肝湿重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AST、TNF-α、IL-6、UA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组织病理显示脂肪变性及炎性反应较模型组减轻。与模型组比,白藜芦醇治疗组大鼠肝组织中COX-2、NF-κB表达均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RT1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评分与COX-2、NF-κB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与SIRT1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P<0.01)。COX-2、NF-κB与SIRT1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P<0.01)。[结论]白藜芦醇通过促进伴随高尿酸的NAFLD肝细胞中SIRT1表达,抑制COX-2表达和NF-κB转录活性,阻止炎症细胞因子(如TNF-α、IL-6)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减轻炎症程度从而发挥治疗NAFLD的作用。
- 赵旭施军平张仙土赵鹏杰王妙婵傅晓晴刘寿荣乔梁包剑锋
- 关键词:NAFLD白藜芦醇高尿酸
- 白藜芦醇对高尿酸介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脂及肝组织脂肪变的影响
- 2016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最常见的肝脏问题,可能会进展到其他肝脏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或肝癌。NAFLD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系列肝细胞脂肪浸润,其中饮食条件不容忽视。近期研究表明,血清尿酸升高与脂肪肝密切相关,并影响其严重程度。目前尚没有药物治疗证实对NAFLD有确切疗效。
- 赵旭包剑锋赵鹏杰
- 关键词:RESVERATROL
- 白藜芦醇对高脂饮食和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高脂饮食联合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癌癌前病变,探讨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对其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治疗组。对照组大鼠饲喂液体饲料,其他4组喂饲Lieber-De Carli 71%高脂液体饲料,第1周末均一次性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30 mg/kg)。治疗组大鼠不同剂量白藜芦醇灌胃7周,检测ALT、AST、TG、TC、FFA水平;免疫组化观测P-GST、PC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ALT、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白藜芦醇高、中、低3个剂量组ALT、AS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PGST、PC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白藜芦醇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P-GST及高剂量、中剂量组PC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在相同促癌物质的影响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易导致肝癌及其癌前病变,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相关肝癌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与其剂量大小有关。
- 包剑锋周语媚赵旭武静施军平蔡兆斌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癌白藜芦醇二乙基亚硝胺癌前病变
- 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HIVRNA水平及CD_4^+细胞损害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艾滋病合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IV RNA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为患者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80例艾滋病合并慢性丙型肝炎住院患者为研究组,80例单纯艾滋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HCV RNA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研究组的HIV RNA为(5.35±1.29)loglocopies/m L,高于对照组(4.81±1.15)loglocopies/m L的水平(P<0.05)。研究组HCV RNA水平与HIV RNA水平呈正相关(r=0.372,P<0.05),其CD+4、CD+4/CD+8分别与HIV RNA水平呈负相关(r=-0.533和-0.414,P均<0.05),但CD+4、CD+4/CD+8水平与HCV RNA水平间未见相关性(r=-1.143和-0.119,P>0.05)。对照组的CD+4及CD+4/CD+8与HIV RNA水平呈负相关(r=-0.433和-0.536,P均<0.05)。结论艾滋病合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IV RNA复制更活跃,且T淋巴细胞亚群损害更明显,及早治疗丙肝有利于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降低HIV RNA水平。
- 李婷包剑锋
- 关键词:艾滋病慢性丙型肝炎淋巴细胞亚群
- 纤愈方对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纤愈方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5只大鼠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致肝纤维化,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纤愈方治疗组、IFN-γ治疗组),连续用药12周,观察肝功能、肝组织病理、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肝组织切片中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TβR-Ⅰ)、Smad2/3的表达。结果:1肝组织病理: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产生。模型组纤维化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治疗组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纤愈方治疗组与IFN-γ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2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A、TGF-β1):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mine Aminotransferase,ALT)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P<0.01),白蛋白(Albumin,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球蛋白比例(A/G)较正常对照组均有降低(P<0.01),但以模型组差异最明显;各治疗组及模型组间ALT、ALB、TP、A/G无明显差异(P>0.05);各治疗组大鼠HA较模型组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0.01),纤愈方治疗组和IFN-γ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治疗组大鼠TGF-β1较模型组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0.01),其中纤愈方治疗组与IFN-γ治疗组TGF-β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GF-β1/Smad基因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肝脏中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TβR-Ⅰ)和Smad2/3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弱(P<0.01)。纤愈方治疗组和IFN-γ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纤愈方组具有显著抗肝纤维化作用,对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可能为其作用机理之一。
- 包剑锋蔡兆斌刘寿荣过建春傅晓晴
- 关键词: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SMAD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