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7M20)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6
相关作者:石建高王鲁民陈晓蕾刘永利史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渔用
  • 4篇网箱
  • 2篇单丝
  • 2篇深水网箱
  • 2篇力学性能
  • 2篇节能
  • 2篇节能降耗
  • 2篇聚丙烯
  • 2篇降耗
  • 2篇改性
  • 2篇PP
  • 2篇丙烯
  • 2篇力学性
  • 1篇单养
  • 1篇弹性体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乙烯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树脂

机构

  • 13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浙江省海洋水...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际铜业协会
  • 1篇威海正明海洋...
  • 1篇舟山海洋科技...
  • 1篇宜兴市燎原化...

作者

  • 13篇石建高
  • 9篇陈晓蕾
  • 9篇王鲁民
  • 6篇刘永利
  • 5篇史航
  • 4篇徐君卓
  • 3篇胡则辉
  • 2篇柴学军
  • 2篇吴祖杰
  • 2篇汤振明
  • 2篇马海有
  • 2篇王磊
  • 1篇黄洪亮
  • 1篇柴秀芳
  • 1篇于迁
  • 1篇高屹峰
  • 1篇黄丽琴
  • 1篇杨青剑
  • 1篇陈似莉

传媒

  • 5篇现代渔业信息
  • 4篇海洋渔业
  • 2篇渔业现代化
  • 1篇合成纤维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渔用PP/PA复合单丝和普通PP单丝结构与性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为给渔具设计与材料的合理选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的比较,研究了渔用聚丙烯聚酰胺(PP/PA)复合单丝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PP单丝相比,渔用PP/PA复合单丝的断裂强度和结节强度比普通PP单丝分别提高了39.00%和26.48%,而断裂伸长率降低了12.74%;PP/PA复合单丝的结晶度和取向度比普通PP单丝分别增加了13.49%和1.36%;PP/PA复合单丝微晶尺寸稍大于普通PP单丝,而晶胞参数变化很小;SEM照片显示复合单丝的相容性良好。结果分析表明,由于结晶度、取向度的增大,导致了渔用PP/PA复合单丝强度的提高。
于迁石建高陈晓蕾汤振明王鲁民
关键词:聚丙烯聚酰胺单丝
渔用四股改性PP/PE单丝绳索的研究
2010年
2008年~2010年期间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对渔用四股改性聚丙烯聚乙烯(PP/PE)绳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渔用四股改性PP/PE单丝绳索具有强力高的特性,在保持强力优势的前提下以渔用四股改性PP/PE单丝绳索替代具有GB/T18674标准合格品指标的普通四股聚乙烯(PE)单丝绳索用作渔用绳索,能使绳索线密度减小、使用直径减小、原材料消耗减小、绳索阻力减少,从而实现渔业生产的节能降耗。渔用四股改性PP/PE单丝绳索为节能降耗型渔具或网箱的研制提供了配套材料,具有一定的安全效果和经济可行性,能在我国渔业中应用并推广。
石建高刘永利马海有佘远生高屹峰崔健
关键词:改性节能降耗网箱
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2007年3月-2008年12月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开展了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捻距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捻距范围分别为11.1-29.2 mm、16.4-48.5 mm)内,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线芯用丝数量和线芯结构等)相同,则以不同捻距编织的相同公称直径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及单线结强力均随捻距的增加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及线密度则随捻距的增加而减小;多项式回归方程显示,断裂强力与捻距、单线结强力与捻距均显示较好的相关性(R2≥0.987 7)。在线芯用丝数量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用线芯用丝数量范围分别为0~36、0~64)内,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捻距和线芯结构等)相同,则以不同线芯用丝数量编织的相同公称直径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及线密度均随线芯用丝数量的增多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则随线芯用丝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多项式回归方程显示,断裂强力与线芯用丝数量、单线结强力与线芯用丝数量均显示较好的相关性(R2≥0.969 5)。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捻距和线芯用丝数量等)相同,则将线芯结构由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改为捻度为32 T/m的线股后,公称直径2.5 mm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断裂伸长率和线密度均有一定的增加。捻距、线芯用丝数量及线芯结构对渔用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较大。
石建高陈晓蕾王鲁民刘永利史航王磊陈晓雪
褐篮子鱼Siganus fuscescens(Houttuyn)的生物学特性及浙江沿海分布被引量:7
2008年
褐篮子鱼是广盐、广温、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本文介绍了褐篮子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浙江沿海的分布情况。
胡则辉徐君卓柴学军吴祖杰陈似莉石建高
关键词:生物学
改性渔用乙纶单丝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以HDPE树脂、VERSIFYTM6002弹性体合格品、松节油助剂等为原料采用特殊纺丝工艺生产出改性渔用乙纶单丝,并将其与普通渔用乙纶单丝进行拉伸力学性能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渔用乙纶单丝比普通渔用乙纶单丝断裂强度提高13.1%,结节强度提高3.6%,结强损失率提高15.7%,断裂伸长率降低34.0%。改性渔用乙纶单丝结强损失率稍高和断裂伸长率较低的不足在渔业实际应用中均可以通过强度优势进行弥补。改性渔用乙纶单丝在渔业生产上推广应用具有可行性。
黄丽琴石建高王鲁民徐君卓龚剑彬陈晓蕾
关键词:HDPE树脂
渔用自增强HDPE单丝的取向结构及力学性能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自增强技术制备了渔用自增强高密度聚乙烯(HDPE)单丝,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WAXD)、声速法等比较了渔用自增强HDPE单丝和普通HDPE单丝的取向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渔用自增强HDPE单丝比普通HDPE单丝的晶面间距、晶胞参数和微晶尺寸稍大,结晶度、取向度、声速取向因子、断裂强度、结节强度和结强损失率增加。
石建高史航王鲁民陈晓蕾
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自增强材料力学性能
圆形重力式网箱不同排布方式受力变化的模型试验被引量:3
2008年
以目前使用较多、主尺度为周长50 m、深8 m的HDPE圆形重力式网箱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主尺度为90 m×6 m×3 m的试验水池内的模型试验,研究其在不同配重、两种排布方式、不同排布间距条件下网箱的受力变化。结果表明:不论"一字形"还是"田字形"排布,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模型网箱阻力随着箱体配重增加而增大,且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除"一字形"排布的第四只网箱在0%间距排布的模型网箱在高流速下受力大于25%和50%排布间距的受力外,其它排布的模型网箱阻力均随排布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流速的增加,"田字形"排布第二只网箱受力由小于"一字形"排布逐渐大于"一字形"排布。从模型网箱的受力情况分析,"一字形"排布25%间距的网箱受力最小。
刘永利陈晓蕾石建高黄洪亮杨青剑王鲁民
关键词:模型试验深水网箱
渔用高强度聚乙烯和普通聚乙烯编织线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试验被引量:14
2009年
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HSPE编织线)和普通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PE编织线)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编线工艺(编织线捻距为27mm、线股结构为3×16、线芯用丝数量为7和线芯为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条件下,规格为"HSPE-37tex×3×16+7"HSPE编织线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分别比规格为"PE-37tex×3×16+7"PE编织线增加了10.0%和9.1%,而前者的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11.3%;在同等编线工艺(编织线捻距为30mm、线股结构为4×16、线芯用丝数量为18和线芯为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条件下,规格为"HSPE-37tex×4×16+18"HSPE编织线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分别比规格为"PE-37tex×4×16+18"PE编织线增加了8.1%、6.1%,而前者的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13.3%;HSPE编织线较PE编织线具有强力优势,HSPE编织线在渔具或网箱上推广应用具有可行性。
石建高王鲁民陈晓蕾史航
关键词:拉伸力学性能
深水网箱选址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为给深水网箱的合理选址提供参考,初步研究了网箱拟养海区需具备的环境条件、水质要求、网箱设施的安全性及养殖鱼类的适应性等。结果表明,深水网箱的选址应符合法律法规,以不破坏环境及其它产业的发展、同时又能取得较好效益为原则。在确定深水网箱养殖区域前,应进行海区初选、拟养海区的水文环境调查、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调查,结合网箱类型和养殖品种,以网箱设施安全性、养殖鱼类适应性以及网箱养殖经济实用性和规划合理性等方面的综合论证为基础,分析拟养海区的利弊因素,综合平衡后确定养殖海区。
石建高王鲁民徐君卓胡则辉刘永利姜泽明
关键词:深水网箱水质要求
海水网箱单养及混养褐篮子鱼试验效果初探被引量:8
2008年
为探讨褐篮子鱼(Siganus fuscescens)的养殖模式和网衣清洁作用,在4只传统网箱中进行了不同养殖模式的试验。试验采用单养与混养模式(与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混养),设置空白对照组、单养组、混养组I和II。5个多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混养组中褐篮子鱼的日增重率高于单养组,养殖成活率均在95%左右,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通过2个月的养殖,单养组和混养组网箱附着的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 Delile)均被褐篮子鱼摄食干净。由此表明,褐篮子鱼喜欢摄食网衣附着藻类,因此可以减少网箱清洗工作量,并在混养时可提高单位水体的鱼产量。
胡则辉徐君卓柴学军石建高吴祖杰
关键词:海水网箱单养混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