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700)

作品数:41 被引量:99H指数:6
相关作者:曾志刚殷学博陈帅王晓媛齐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热液
  • 6篇东太平洋
  • 6篇热液活动
  • 6篇海槽
  • 6篇冲绳海槽
  • 5篇海底
  • 5篇沉积物
  • 4篇东太平洋海隆
  • 4篇岩浆
  • 4篇微量元素
  • 4篇流体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地质
  • 3篇深海
  • 3篇同位素
  • 3篇盆地
  • 3篇热液流体
  • 3篇热液区
  • 3篇稀土元素

机构

  • 28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青岛海洋地质...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台湾中山大学
  • 1篇台湾成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6篇曾志刚
  • 14篇殷学博
  • 11篇陈帅
  • 10篇齐海燕
  • 10篇王晓媛
  • 6篇杨宝菊
  • 5篇张玉祥
  • 3篇陈祖兴
  • 2篇李三忠
  • 2篇李兆学
  • 2篇张训华
  • 2篇方雪
  • 2篇石学法
  • 2篇耿威
  • 2篇王湘芹
  • 2篇孟宪伟
  • 2篇张俊
  • 2篇李禾
  • 2篇李晓辉
  • 1篇秦蕴珊

传媒

  • 9篇海洋科学
  • 8篇海洋地质与第...
  • 5篇Journa...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矿物学报
  • 2篇海洋学报
  • 2篇Scienc...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Scienc...
  • 1篇Journa...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底浮岩前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解海底浮岩气孔充填物对全岩微量元素组成的影响,并获得有效的海底浮岩前处理方法,对冲绳海槽中部的浮岩碎成大于5 cm,1~2 cm及小于5 mm的碎块分别进行前处理,然后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分析对清洗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表明,对大块浮岩直接清洗以及将浮岩碎成厘米级小块后清洗都难以将浮岩气孔内充填的细粒沉积物去除干净,而对浮岩碎成毫米级(<5 mm)颗粒后再清洗可以有效清除浮岩气孔内的充填物。本文所确定的一套有效的海底浮岩前处理方法总结如下:(1)将小于5 mm的浮岩颗粒置于超声波清洗机内用蒸馏水清洗,每隔15 min换一次水,直到清洗样品后的水足够清澈;(2)将样品先后浸入无水乙醇和稀盐酸溶液中,分别去除有机质和次生碳酸盐、铁氧化物;(3)将浮岩样品置于40℃超纯水中浸泡7 d左右,并每天换水,直至向上层清液加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出现。XRD分析表明,海底浮岩气孔中充填物的矿物组成包括斜长石、石英等。少量的气孔充填物对浮岩全岩的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影响不大,但会造成Pb、Sr等元素含量的增加,因此可能会对浮岩全岩的Pb-Sr同位素组成造成干扰。
张玉祥曾志刚曾志刚齐海燕殷学博齐海燕李禾
关键词:前处理微量元素
海底地震仪广角地震试验
2019年
介绍了海底地震仪(OBS)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海上调查方法,针对解决东海冲绳海槽地壳结构及性质等目的,利用大容量气枪枪阵震源和海底地震仪在东海冲绳海槽首次开展人工地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试验。本次试验布设一条NNW—SSE向垂直构造走向的勘测线,共投放海底地震仪40台,回收成功36台。获得了有效的深部地震数据,可识别到Pg、PmP、Pn等多种震相。此次试验是我国在冲绳海槽深部探测中的成功示范,有效填补了该地区深部地震数据的空白,为解决冲绳海槽深部地质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阳李阳孟祥君祁江豪单瑞
关键词:海底地震仪海洋调查广角地震
台湾利吉混杂岩中蛇纹岩岩石学和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台湾利吉混杂岩位于吕宋岛弧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弧陆碰撞)关键地带,是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结合带重点研究的区域,其中出露的蛇纹岩可以为研究弧陆碰撞造山过程提供重要细节信息。利吉混杂岩中蛇纹岩岩块原岩为橄榄岩,通过锆石U-Pb年代学分析,得到代表洋壳年龄的橄榄岩形成年龄为17.7±0.5Ma,结合南海洋壳、菲律宾海洋壳年龄和构造背景,判断利吉混杂岩中的蛇纹岩(蛇纹石化橄榄岩)来自马尼拉俯冲系统的弧前盆地,是在利吉混杂岩形成过程中经第二次逆冲混入利吉混杂岩系统的。明确蛇纹岩岩块来源可以为利吉混杂岩形成提供细节信息,为研究弧陆碰撞造山活动和板块运动提供可靠依据。
耿威张训华张训华刘昌岭孙建业孙治雷马雪
关键词:蛇纹岩弧陆碰撞U-PB年代学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枕状玄武岩中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边缘的热液蚀变:SEM和EDS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海底热液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可从岩石中淋滤出元素,形成成矿流体,进而能对近海底水体的化学组成产生影响.本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取自一个拖网站位(103°57.62′W,12°50.55′N,水深2480 m)的枕状玄武岩中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边缘的热液蚀变特征.结果表明,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的边缘呈现出轻微的化学蚀变,而枕状玄武岩样品内部的辉石和橄榄石微斑晶没有受到热液流体的影响.进一步,可以将斜长石微斑晶和玄武质玻璃边缘的化学蚀变分别划分为5和4种类型.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边缘中热液蚀变所导致的化学变化意味着枕状玄武岩表面发生的热液流体-斜长石微斑晶和/或玻璃相互作用的程度不同.如果热液流体-斜长石微斑晶和/或玻璃相互作用的程度相对较弱,则Si,Al,Ca和Na呈现出由斜长石微斑晶和/或玻璃内侧向外扩散的趋势,并导致这些元素分别在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的边缘外侧聚集.在热液流体-斜长石微斑晶和/或玻璃相互作用程度相对较强的期间,Si,Al,Ca和Na也由斜长石微斑晶和/或玻璃内侧向外扩散,但这些元素在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边缘的含量均相对较低.基于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边缘的化学变化,可估算出在热液流体和海底枕状玄武岩相互作用期间,导致斜长石微斑晶边缘中Si,Al和Fe含量的变化率分别达到10.69%,17.59%和109%.类似地,玻璃边缘中Si,Al和Fe含量的变化率则分别达到9.79%,16.30%和37.83%.
曾志刚齐海燕陈帅殷学博李兆学
关键词:热液蚀变枕状玄武岩
Mineral Chemistry Indicates the Petrogenesis of Rhyolite From The Southwestern Okinawa Trough被引量:4
2017年
To reveal the petrogenesis of rhyolite from the southwestern Okinawa Trough, the mineral chemistry of plagioclase, orthopyroxene, amphibole, quartz and Fe-Ti oxide phenocrysts were analyzed using an electron microprobe, and in suit Sr and Ba contents of plagioclase analysed by LA-ICPMS were chosen for fingerprinting plagioclases of different provenances. Results indicate an overall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for each of the mineral phases except for plagioclase phenocrysts which have a wide range of composition(An=39~88). Plagioclase crystals characterized by An contents of >70 are not in equilibrium with their whole-rock compositions, and coarse-sieved plagioclase phenocryst interiors record high An contents(>70) and Sr/Ba ratios(>7), which are similar to the those of plagioclase crystals in basalt. Therefore, these crystals must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the rhyolitic magma from a more mafic source. Equilibrium temperatures estimated using orthopyroxene-liquid, iron–titanium oxide, titanium-in-quartz and amphibole geothermometers show consistent values ranging from 792 to 869℃. The equilibrium pressure calculated using amphibole compositions is close to 121 MPa which corresponds to an approximate depth of 4 km. The fO_2 conditions estimated from Fe-Ti oxides and amphiboles plot slightly above the NNO buffer,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rock formed under more oxidized conditions. Our results suggests that petrogenesis of the rhyolite due to basaltic magma ascend with the high An and Sr/Ba plaigoclases from deep magma chamber into the shallow chamber where the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nd crustal assimilation happened. It also indicates that a two-layer magma chamber structure may occur under the southwestern Okinawa Trough.
CHEN ZuxingZENG ZhigangWANG XiaoyuanZHANG YuxiangYIN XueboCHEN ShuaiMA YaoLI XiaohuiQI Hanyan
关键词:GEOTHERMOBAROMETRYFUGACITYXENOCRYSTSRHYOLITEOKINAWATROUGH
PACMANUS热液区Si-Fe-Mn氧化物的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的指示
<正>无定形Fe和Mn氧化物以及硅的沉积体广泛分布于洋中脊、弧后盆地和海山等不同地质背景的海底热液区(Binns et al.,1993;Hein et al.,2008;Dekov et al.,2010)。Fe-Mn...
杨宝菊曾志刚刘季花
关键词:英安岩微量元素热液活动
文献传递
PACMANUS热液区Si-Fe-Mn氧化物的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的指示
2015年
无定形Fe和Mn氧化物以及硅的沉积体广泛分布于洋中脊、弧后盆地和海山等不同地质背景的海底热液区(Binns et al., 1993; Hein et al., 2008; Dekovet al., 2010)。
杨宝菊曾志刚刘季花
关键词:热液区同位素特征热液活动SRPB地质背景
冲绳海槽中部沉积物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基于AMS^(14)C高精度测年,通过对柱状沉积物HOBAB2-S2的粒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对冲绳海槽中部区5 300a以来的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孔的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研究发现研究区沉积物质具有陆源属性,并且通过不同物源区沉积物的稀土元素散点图表明5 300a以来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台湾。文中将粒度特征作为研究区域沉积环境,尤其是水动力(黑潮)强弱的指示参数,根据粒度变化曲线,可将沉积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5.30~3.81ka BP),粒径由粗变细,黑潮强度逐渐减小;第二阶段(3.81~2.70ka BP),粒径波动较大,无明显增大或减小趋势,表明沉积环境处于相对波动状态,水动力强弱不稳定;第三阶段(2.70~0.97ka BP),粒径变化较小,表明沉积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研究区的水动力条件较稳定;第四阶段(从0.97ka BP至今),粒径逐渐变粗,水动力条件增强。
张丹丹曾志刚殷学博
关键词:冲绳海槽微量元素粒度沉积环境
鄂霍次克海东南部180ka BP以来底栖有孔虫δ^13C轻值事件被引量:2
2014年
对鄂霍次克海东南部OS03-1岩芯180 ka BP以来底栖有孔虫内生种Uvigerina spp.进行了稳定氧碳同位素分析,发现了112-109 ka BP(Ⅵ),102-90 ka BP(Ⅴ),85-76 ka BP(Ⅳ),57-54 ka BP(Ⅲ),44-40 ka BP(Ⅱ)和17-10 ka BP(Ⅰ)的6次δ13C轻值事件,其中发生于102-90 ka BP的轻值事件Ⅴ中的δ^13C降幅最大,达到了2.5‰,其他事件中均达到1‰以上. 研究认为,这些δ13C轻值事件可能由表层生产力增高、鄂霍次克海中层水形成减弱、最低含氧带加强等因素共同引起. 古菌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这些δ^13C轻值事件没有受到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和甲烷气体释放的影响.
吴永华石学法邹建军程振波王昆山葛淑兰石丰登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表层生产力
防腐高效溶样罐-ICP-MS测定生物体中As、Hg等9种微量元素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采用防腐高效溶样法,实验消解了国家标准物质GBW08517(海带)、GBW08571(贻贝)、GBW08573(黄鱼)、GBW010016(茶叶)、GBW07602(灌木枝叶)及GBW07603(灌木枝叶),标准模式测试了As、Cd、Cr、Cu、Hg、Mn、Pb、Se与Zn元素,测试结果大致与标准值相符合。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扣合速度快(一秒扣合)、试剂用量少、密封效果好、安全可靠、消解完全(有效消解有机质)、批量处理(一次完成200个样品)等优点,可在生物及环境样品分析中广泛应用。
殷学博曾志刚李三忠王晓媛陈帅
关键词:ICP-MS标准物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