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5ja710016)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吴楠曹典顺朱虹刘天喜侯依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矿业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哲学
  • 4篇哲学革命
  • 4篇市民
  • 4篇市民社会
  • 4篇视域
  • 4篇主义
  • 4篇马克思哲学
  • 4篇马克思哲学革...
  • 4篇民社
  • 2篇德意志意识形...
  • 2篇意蕴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意蕴
  • 2篇社会
  • 2篇重读
  • 2篇现代性理论
  • 2篇现代性批判
  • 2篇话语
  • 2篇共产主义
  • 2篇《德意志意识...

机构

  • 5篇中共中央党校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徐州医学院
  • 2篇徐州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吴楠
  • 5篇曹典顺
  • 3篇朱虹
  • 2篇刘天喜
  • 1篇侯依成

传媒

  • 2篇求实
  • 2篇陕西行政学院...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理论探讨
  • 1篇北方论丛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前沿
  • 1篇中共四川省委...
  • 1篇攀登(哲学社...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年份

  • 3篇2010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和谐的社会观的伦理向度被引量:1
2007年
21世纪的和谐的社会观是一种新的社会观,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精神来支撑。这种伦理精神至少应该包含伦理基础、伦理原则和伦理保障三个方面。价值的多元化是和谐的社会观的伦理基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和谐的社会观的伦理原则;社会正义是和谐的社会观的的伦理保障。
曹典顺刘天喜
关键词:社会观伦理
马克思哲学革命视域下的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2010年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详尽论述了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的科学基点、逻辑线索和具体内容,这是马克思在哲学革命之后首次科学地提出社会发展三形态——依靠共同体阶段、采取物的形式进行统治阶段和真正共同体阶段。
吴楠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形态
论现代性的合法性被引量:1
2007年
批判性是哲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功能,对现代性的哲学批判首先是对其存在的合法性的质疑。现代性是基于人们对共同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具有天然的合法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现代性夸大了主体性和统一性的旨趣,给个体的自由和生存带来了灾难,应彻底否定。事实上,只要人类有共同社会生活,现代性的理论就有合法性的基础。当然,也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建立以主体间性为基础的新的现代性范式,从而保障当今时代下的现代性具有合法性。
曹典顺
关键词:合法性后现代性主体间性
马克思哲学革命视域下的现代性批判话语被引量:2
2008年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在于实现了从现成论的思维方式向生成论思维方式的转向,推动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对资本现代性的追问和批判。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现代性批判话语的内在关联对当前我国现代性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朱虹吴楠
关键词:哲学革命现代性批判
新历史观基础上的市民社会批判——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被引量:1
2010年
马克思恩格斯对市民社会本质的理解和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已经站在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对市民社会本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具体内容包括:市民社会的历史本质在于分工基础之上的工业和竞争造成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分离以及积累劳动与现实劳动的对立;由于货币和分工造成的市民社会的物役性和个人生活的偶然性,市民社会工业的发展必然导致奴役性分工的消灭以及生产力的全面占有,即实现共产主义。
吴楠
关键词:市民社会《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
黑格尔逻辑学对单纯知性形而上学的质疑
2007年
长期以来,许多人把黑格尔的辩证法(逻辑学、思辨理性形而上学)解读为相对主义、变戏法。我们认为,造成这一表象的原因与他们用单纯知形的思维去解读构筑在思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形而上学不无关系。从哲学史上看,传统形而上学是单纯知性形而上学,它对客观性的解释陷入了有限的抽象思维的泥沼,变成了独断论。黑格尔认为,解决这一理论困难的出路在于,要从无限的理性思维的视界来把握形而上学,即建立以圆圈式的论证方式,逻辑思维的构筑依据和由存在论、本质论及概念论所实际把握的逻辑学。
曹典顺
关键词:形而上学逻辑学黑格尔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政治意蕴
2008年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政治意蕴是马克思区别于其他现代性理论的核心。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人与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背景和主题是人与社会的分离,其核心内容为市民社会批判。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市民社会的方法论批判,第二阶段为市民社会的实证性批判,第三阶段为市民社会的现象学批判。现代性问题的最终解决是实现共产主义,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吴楠
关键词:市民社会共产主义
哈贝马斯的反主体性哲学范式何以可能被引量:2
2006年
20世纪,主体性哲学遭到了后现代主义的猛烈抨击,主体性问题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对主体性问题究竟应持何种立场已经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哈贝马斯认为,理性的分裂模式、理性的排斥模式等理性批判的命题,要么只求助于自己的理性手段,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更新(如康德),要么就回避这种悖论(如海德格尔)。于是,哈贝马斯就以理解为取向的行为主体视角作为理论基点,提出了交往理性———反主体性的哲学范式。
曹典顺侯依成
关键词:哈贝马斯范式旨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表征被引量:3
2006年
哲学一直从理性化的角度把握思想中的时代。从这个角度看,改变传统的社会发展观,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表征;以农民为中心的农村发展观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曹典顺刘天喜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哲学革命视域下的现代性批判话语
2007年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在于实现了从现成论的思维方式向生成论思维方式的转向,而推动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对资本现代性的追问和批判。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现代性批判话语的内在关联对当前我国现代性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朱虹吴楠
关键词:哲学革命现代性批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