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23006)

作品数:18 被引量:73H指数:4
相关作者:周卫健武振坤鲜锋孔祥辉祝一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黄土
  • 5篇测年
  • 4篇地磁
  • 4篇季风
  • 4篇BE
  • 2篇地磁场
  • 2篇地质记录
  • 2篇中国黄土
  • 2篇石笋
  • 2篇同位素
  • 2篇泥炭
  • 2篇气候
  • 2篇全新世
  • 2篇温度
  • 2篇环境变迁
  • 2篇加速器
  • 2篇加速器质谱
  • 2篇古地磁
  • 2篇古土壤
  • 2篇AM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9篇周卫健
  • 5篇武振坤
  • 5篇鲜锋
  • 4篇孔祥辉
  • 3篇祝一志
  • 3篇康志海
  • 3篇杜雅娟
  • 3篇赵国庆
  • 3篇陈清敏
  • 2篇程鹏
  • 2篇张丽
  • 2篇常宏
  • 2篇刘钊
  • 2篇宋少华
  • 2篇余华贵
  • 2篇王浩
  • 1篇安芷生
  • 1篇陈宁
  • 1篇付云翀
  • 1篇吴书刚

传媒

  • 6篇地球环境学报
  • 2篇岩矿测试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Scienc...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方季风边缘区洞穴石笋δ^18O序列预测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时域组合模型建立了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万象洞及黄爷洞石笋δ18O时间序列的动态模型,并对未来20年的降水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时域组合模型较好地提取了时间序列的周期信息,用其拟合实测数据精度较高;用其预测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和现代气象观测记录相吻合,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同时通过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树轮的预测结果对比显示,该地区在2012~2013年前后降水最少,随后20年里将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杜雅娟冯添康志海
关键词:季风边缘区
分子化石单体AMS-^(14)C测年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综述了正构烷烃和木质素酚单体AMS-14C测年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分子化石单体AMS-14C测年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陈清敏王喆余华贵
关键词:正构烷烃
逐级温度热解法在黄土古土壤样品^(14)C测年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已知可靠年代的黄土古土壤样品,采用逐级热解的方法,获取不同温度下的热解组分,运用加速器14C测年技术,测试各个组分的14C年龄,探讨获得可靠测年组分所需的逐步解热的实验条件。研究表明,逐级热解过程中,100℃~600℃温度段的热解挥发组分为年轻碳,而600℃~800℃温度段热解残余物(Py-R)则为老碳,600℃~800℃热解挥发组分(Py-V)是黄土-古土壤14C测年的可靠组分。
程鹏吴书刚杜花陈清敏卢雪峰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
最近21 ka以来“神秘时段”的地质记录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我国黄土高原^(10)Be和磁化率的高分辨率研究,我们提取了"神秘时段"地质记录,将它与葫芦-董哥洞石笋记录、以及南、北半球高纬地区地质记录进行了空间对比。对比表明亚洲记录的"神秘时段"气候特征不同于其他地区气候记录,表现出空间上的不同步性。由于北半球高纬地区的寒冷气候对亚洲大陆冰雪覆盖期的延长,使得温暖季节对大陆的加热效果降低而导致夏季风减弱,同时由于南半球的温度升高有利于穿越赤道的水汽传输。我们的记录所示出的夏季风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反映了北半球高纬冷空气活动与南半球低纬水循环的遥相关关系。
周卫健王浩祝一志鲜锋刘钊
马兰黄土中Laschamp地磁漂移的^(10)Be记录与古地磁测试结果的初步对比被引量:2
2012年
Laschamp地磁场漂移事件发生的确切年代(~42 ka BP)已通过相对独立的同位素定年手段确定,并被证实具有全球性特征。但这一事件在我国马兰黄土地层中的记录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本文初步对比了最近发表的黄土高原洛川剖面^(10)Be记录的Laschamp漂移信息和前人根据该剖面古地磁参数异常结合Heinrich冷事件所确定的Laschamp记录层位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地磁漂移事件在马兰黄土地层中记录的真实性.同时初步对比也显示根据旧Be产率异常增高对应的磁场强度低值确定的Lashcamp层位偏上,而古地磁异常确定的Laschamp层位相对偏下约76 cm。排除因采样剖面分辨率不同的可能影响,两种手段记录同一地磁漂移事件的显著层位差异具有指示意义,可能为未来研究黄土-古土壤序列沉积剩磁获得过程提供新的途径。
鲜锋周卫健武振坤孔祥辉赵国庆
关键词:马兰黄土
中国黄土中Blake地磁极性漂移事件记录的空间对比被引量:1
2012年
与地磁场极性倒转类似,较短尺度的极性漂移事件同样记录了丰富的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信息,其发生的年代可通过同位素定年手段确定并具有全球可对比性,因此也可为全球气候记录的对比提供时间标记。Blake事件是晚更新世一次重要的地磁场漂移事件,它首次在印度洋和加勒比海沉积物中被检测到,随后的研究证实其具有全球性特征。厚层连续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研究亚洲季风气候演化和地磁场变化的良好载体,但是Blake事件在我国黄土序列,尤其是六盘山东西两侧黄土地层中的记录差异明显,其在黄土中的记录特征、转换过程和持续时间至今仍存争议。本文综合比较了目前报导的有关中国黄土中Blake事件的古地磁学研究成果,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古地磁和宇宙成因核素^(10)Be示踪Blake事件的新结果,探讨了黄土中Blake事件记录的空间差异和可能影响因素,同时建议未来应将^(10)Be示踪与古地磁测试相结合,进一步加强针对黄土Blake事件的空间对比和极性漂移过程中黄土剩磁机理的研究,为认识地磁极性漂移事件的特征、规律以及将其作为标志物服务于黄土年代学和全球气候记录对比做出贡献。
鲜锋周卫健武振坤孔祥辉杜雅娟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序列
加速器质谱^(129)I分析及其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们研究组近3年在^(129)I加速器质谱应用和分析方法方面的部分研究结果。测定了核前黄土样品中^(129)I水平,为地质定年的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抽样分析检测了我国某核电站核环境安全的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它与大气沉降的本底水平一致,环境是安全可靠的;建立了水样、土壤、植物等不同类型样品中碘的分离、制备以及^(129)I加速器质谱测试方法,尤其对无载体微量碘分离、制备和其中^(129)I测量进行了探索,解决了超痕量碘样品的制备难题;此外,对实验用的试剂以及食用碘盐等进行了检验,示踪了不同来源的碘,为数据的可靠和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保障。结果显示,^(129)I既是一个地质、环境示踪的有效工具,又具有定年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周卫健范煜坤侯小琳陈宁张路远刘起付云翀贺朝会罗茂益
关键词:黄土
中国黄土^(10)Be记录中的古地磁场变化
2013年
因受气候因素的强烈影响,中国黄土10Be记录无法直接用于示踪地磁场变化,需开展信号分离研究.针对黄土10Be示踪古地磁场的复杂性和存在的关键问题,结合分离黄土10Be浓度所包含的气候因素和地磁场因素的数理分析方法发展历史,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洛川和西峰2个黄土剖面的10Be记录进行主成分提取,进一步剔除了残差中可能存在的少量气候因素、噪声等随机信号,定量重建了130ka以来的大气10Be产率,与以往方法相比较取得了更优的结果.将主成分分析应用于复杂地质信号的分离,将有助于解决地质或其他信号分离的难题.
杜雅娟周卫健鲜锋孔祥辉康志海
关键词:古地磁磁化率气候分析
Tree-ring based PDSI reconstruction since 1853 AD in the source of the Fenhe River Basin,Shanxi Province,China被引量:6
2012年
A robust tree-ring-width chronology was developed from two Pinus tabulaeformis sampling sites in the source of the Fenhe River,Shanxi Province,China.Based on the tree-ring-width indices,a 157-year long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 was reconstructed,which explains 53.7% of the variance of the modeled PDSI over the common period 1957-2008.The drought periods in the study area include 1914-1931 and 1970 to the present,whereas the wet periods were 1866-1892 and 1932-1969.The drought of 1914-1931 was a severe long-lasting drought with a low inter-annual variability,and the drought of 1970-2009 was an overall long-term drought with a high inter-annual variability.The period of 1866-1892 is a continuously wet period with a low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the period of 1932-1969 is an overall long-term wet period with a high inter-annual variability.The reconstructed PDSI series in the source of the Fenhe River shows synchronous variations with the regional drought/wetness indices.Spatial correlation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higher correlations lie exclusively in the Fenhe River Basin.This indicates that the reconstructed PDSI has regional representativeness and can represent the drought history of the entire Fenhe River Basin to some extent.Furthermore,the reconstructed PDSI matches with the variability of the per unit yield of summer grain crops in Shanxi Province very well and they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From a long-term perspective the reconstructed PDSI series could supply scientific and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th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then help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economic development,and ecosystem balance.
SUN JunYanLIU YuSUN BoWANG RuiYuan
关键词:汾河流域AD树轮宽度年表
布容-松山极性倒转事件的海陆地质记录及其不同步性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布容—松山(B/M)极性倒转事件是第四纪发生的最近一次地磁极性倒转,研究地磁极性倒转的特征不仅对理解地磁场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极性倒转通常具有全球等时性,因此常被视为地层划分和全球气候对比的关键时间标记物。然而古地磁研究表明,布容—松山事件在海洋与中国黄土沉积物中的记录存在着"错位"现象,使得基于磁性地层年代框架下的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与全球气候记录之间的对比存在不确定性。基于这一问题,重点回顾了B/M倒转事件在海洋与中国黄土沉积物中的研究历史及现状,总结分析了已有对该事件在海陆沉积记录中的"错位"现象不同解释之间的差异;此外,还介绍了最近几年利用中国黄土中的宇宙成因核素10Be记录示踪地磁场变化的新进展,进一步探讨了利用10Be示踪结合古地磁分析手段解决中国黄土中B/M事件记录与海洋沉积物存在"错位"现象的可能性。
孔祥辉周卫健鲜锋武振坤
关键词:第四纪地磁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