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XW021)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 相关作者:高奕奕孙海峰胡巾煌更多>>
-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从控制论到西蒙东:迈向一种生成性的媒介观
- 2022年
- 文章通过区分线性媒介和递归媒介,将数字媒介的认识论问题置入控制论语境下进行反思,并从法国哲学家西蒙东的思想中获得启发,最终提出一种新的媒介发展思路。线性媒介是一种无意识的被动中介,递归媒介以自反性特征克服线性媒介的缺陷,使媒介具有自主运作的可能。然而递归媒介在数字时代的发展,却使媒介发展成为中心化的平台设施,媒介程序的黑箱化也抗拒使用者对其程序的阐释和重构。因此,需要超脱自主—被动二元的媒介观念,在新的理论话语下重新思考媒介。西蒙东对控制论的反思及其个体化概念,为一种生成性的媒介观念提供哲学基础:一是媒介与人是一种协同共生的关系;二是媒介通过积蓄交流系统的内部张力,从而导向人、物、媒介的共同进化。这一观念不仅是理论上的补充,同时对数字媒介的现实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宋一凡孙海峰
- 关键词:个体化媒介研究
-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直播带货情感能量分析——以淘宝薇娅直播间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直播带货通过主播在虚拟直播间的“现场表演”,利用时间节奏、空间转型、角色打造等手段达到情感能量的高度集聚。主播与观众置身于相互关注/情感连带机制下,通过不断传递与输送直播情境中的情感能量,完成彼此之间的仪式互动。以仪式化的社会现象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展演中,观众通过一次次主动参与到带货场景里,与主播共同完成互动仪式链的闭环。
- 苏晋瑶孙海峰
- 关键词:仪式互动
- 社会怨愤在网络传播中的体现——以“罗彩霞事件”为例
- 2010年
- 以"罗彩霞事件"为研究案例,以天涯杂谈的网友回应为重要参考点,以新浪等主流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形式作为对比,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探究这种民怨的情绪在网络传播中的体现,试图总结出社会怨愤在网络传播中的特点及对媒介议程设置的影响。
- 胡巾煌
- 关键词:公众意见
- 镜像理论视角下玩家在游戏世界中的自我重建被引量:4
- 2020年
- 基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视角,考察了现实世界和游戏世界之间的欲望投射,分析了玩家借助游戏角色这类想象客体进行的主体建构。分析发现,玩家在创建和认同游戏角色的过程中,被角色的意义结构与快感结构所塑造,进而触发现实世界中自我认同的重建。提示游戏活动不是无意识的随机释放,而是具有现实人格塑造的深刻意涵。
- 夏文英孙海峰
- 关键词:镜像玩家游戏角色自我重建
- 论“数据无意识”——精神分析哲学视角下的网络大数据
- 2017年
- 本文基于精神分析理论探讨"数据无意识"概念,拓展弗洛伊德、荣格、拉康和詹姆逊以来在哲学领域影响深远的"无意识"范畴,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语境。在内涵上,数据无意识即以数据方式存在的集体无意识;在外延上,它物态化为承载社会记忆的词库、数据库、代码库及其非结构化集合——网络大数据。其内容生产遵循无意识运作的压缩/置换机制,其形式则从语言演进为数据。对无意识的分析从语言和文本层次推进到数据层次,便于揭示网络传播的欲望逻辑和权力逻辑,以应对日益迫近的数据监控和无意识规训。
- 孙海峰
- 关键词: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 对“李刚门”事件新浪微博报道与评论的框架分析被引量:18
- 2011年
- 采用责任归因、冲突、人情趣味、后果、道德价值、权力压迫、利益等七种经典的类型框架,对新浪微博有关"李刚门"事件的主要报道与评论内容进行框架分析,研究事件发展过程中各种框架的分布与消长,在分析主推报道框架与评论框架关联性的同时考察前者基调对后者立场的影响。研究表明:"李刚门"事件中新浪微博主推报道的框架分布比较均匀,而评论框架则集中于权力压迫框架。前者基调与后者立场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出明显的框架漂移,表明微博并未引导舆论而只是呈现了舆论。
- 孙海峰高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