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7102)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朱亚先张勇张勇孙海峰杨承虎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理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荧光
  • 5篇相互作用
  • 3篇蛋白
  • 3篇牛血清白蛋白
  • 3篇INCLUS...
  • 3篇BEHAVI...
  • 2篇荧光法
  • 2篇原位
  • 2篇溶解态
  • 2篇三维荧光
  • 2篇时间分辨荧光
  • 2篇同步荧光
  • 2篇同步荧光法
  • 2篇气中
  • 2篇纳秒
  • 2篇激光
  • 2篇激光诱导
  • 2篇腐植酸
  • 2篇POPS
  • 2篇WATCHI...

机构

  • 12篇厦门大学
  • 7篇漳州职业技术...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朱亚先
  • 5篇张勇
  • 4篇孙海峰
  • 2篇张振轩
  • 2篇杨承虎
  • 2篇张勇
  • 1篇陈佳宁
  • 1篇吴芳
  • 1篇李锐龙
  • 1篇段滢
  • 1篇张唯
  • 1篇朱玉秀
  • 1篇杜兰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步荧光法同时测定溶解态的菲与2-乙基菲被引量:2
2015年
将同步荧光法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支持向量回归(SVR)用于混合体系中荧光光谱重叠的菲(Phe)和2-乙基菲(2-EP)两组分的同时测定。通过三维同步荧光法结合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寻得Phe和2-EP的特征波长差Δλ为118 nm。在220~280 nm范围内,以31个波长处荧光强度值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用于建立ANN和SVR模型。结果显示,ANN模型分析Phe和2-EP预测样本的回收率分别为92.5%~104.9%和96.1%~104.3%,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2.08和2.95;SVR模型分析预测样本的回收率分别为98.2%~101.3%和94.9%~104.2%,RMSEP分别为0.74和2.42。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实验显示,基体简单的矿泉水中两种模型均取得满意结果;而基体复杂的湖水中样品预测值较实际值低,且SVR模型比ANN的预测性能更加稳健,泛化能力更强。将同步荧光法结合SVR模型应用于Phe和2-EP单独及混合状态下与腐植酸(HA)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混合体系中Phe和2-EP与HA的结合系数均小于各自单组分体系,表明Phe和2-EP之间存在竞争吸附。
刘洋之杨承虎朱亚先张勇
关键词:同步荧光法
空间位阻对溶解态甲基菲生物降解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以菲(Phe)和甲基菲(MP:1-MP、3-MP、4-MP、9-MP)为研究对象,运用同步焚光法研究微生物Novosphingobium pentaromativorans US6-1对5种溶解态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特性.结果显示:MP在8×10^(-7),1.2×10^(-6)mol/L2种浓度下,其生物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降解速率均为:4-MP<9-MP<1-MP<3-MP;5种PAHs的最大生物降解速率同理论最大跨膜通量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NaN_3对Phe降解速率影响较小,但抑制MP降解且抑制程度与取代基位置有关.
杜兰张振轩朱亚先张勇
关键词:同系物生物降解
三维荧光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腐植酸与多壁碳纳米管相互作用
随着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大规模生产及应用,致其进入环境中而产生潜在的生态风险。因此,了解碳纳米管环境行为有助于更好评估其环境和健康影响。腐植酸(Humic acid,HA)广泛分布于自...
杨承虎何若莹郑柏坚张勇
关键词:碳纳米管腐植酸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一种简便的原位测定红树叶片表面菲的荧光分析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自行设计的多用途荧光比色皿,建立了一种秋茄(Kandelia obovata,Ko),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Ac)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Am)叶片表面菲(Phenanthrene,Phen)简便的原位测定方法,本方法测定Ko,Ac和Am表面Phen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5~1200 ng/spot,18.5~600 ng/spot和3.2~700 ng/spot,检出限分别为0.6,0.7和1.3 ng/spot,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4%~101.0%、94.8%~108.2%和93.8%~103.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5%。本方法的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均优于固体表面光纤荧光法(Solid surface optical fiber fluorimetry,SSF),线性范围与SSF法处于同一数量级。本方法与SSF法测得的红树叶片表面Phen的浓度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本方法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提高了重现性。
李锐龙朱亚先张勇
关键词:原位荧光分析
Watching the Inclusion Behaviours of PAHs Inside hydroxypropyl- -cyclodextrin (HPCD): Probed by Induced Circular Dichroism (ICD)
1. Introduction Cyclodextrins (CDs) have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such as (1) extract or...
Zhenxuan Zhang 1 ,Yibo Hu 2 ,Hui Zhang 1 ,Yaxian Zhu 1 ,Yong Zhang 2* (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Watching the Inclusion Behaviours of PAHs Inside hydroxypropyl- -cyclodextrin (HPCD): Probed by Induced Circular Dichroism (ICD)
<正>1. Introduction Cyclodextrins (CDs) have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such as (1) extract...
Zhenxuan Zhang 1 ,Yibo Hu 2 ,Hui Zhang 1 ,Yaxian Zhu 1 ,Yong Zhang 2* (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荧光各向异性结合同步荧光法研究1-羟基芘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1
2015年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各向异性法研究了多环芳烃(PAHs)代谢标志物1-羟基芘(1-OH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并结合同步荧光法研究作用过程中BSA的构型变化,初步探讨了二者的结合方式.研究结果表明,1-OHP与BSA有较强的结合作用,形成1∶1复合物,平均结合平衡常数为3.63×106L/mol,且其结合作用强弱随着BSA浓度大小发生变化.1-OHP可与BSA的色氨酸残基结合,使BSA构型发生变化,进而使色氨酸残基周围环境的疏水性降低.
张静陈薇晓张唯段滢朱玉秀朱亚先张勇
关键词:荧光各向异性1-羟基芘牛血清白蛋白
Effects of Nano-Ag on the Adsorption of An onto Kandelia Candel(Kc) Leaves
<正>The increasing use of nanomaterials in almost all sectors of society(e.g.,health or energy to agriculture a...
Y N YangJ L ChenH F SunY Zhang
文献传递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大气与植物间交换过程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大气、植物间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POPs)的交换行为是控制POPs进入食物链,及影响其全球范围内迁移、分布的重要环节.本文着重介绍了大气、植物间POPs交换过程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POPs本身的理化性质(lgKOA)、植物特性(叶片表面形态、脂质含量、表皮的可渗透性)以及环境温度;提出了目前大气、植物间POPs交换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以及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孙海峰朱亚先张勇
关键词:植物
时间分辨荧光法现场原位检测水体中的FDOM
2014年
利用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aser-induced nanosecond time-resolved fluoresccnce,LITRF)系统。建立了现场原位检测水体中的荧光溶解态有机物(Fluorcsccncc Dissolved Organic Mattcr,FDOM)的方法,并将其用于近岸水域(九龙江)水样中FDOM的现场原位检测。通过与传统实验室荧光法检测结果比较.表明使用该系统可实现FDOM中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质的同时现场原位检测。
吴芳陈佳宁孙海峰张振轩张勇
关键词:原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