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820015)
-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志强蒋银华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论能动司法的语境及其困境被引量:4
- 2011年
- 在美国,司法能动的兴起和实施有其特定的制度前提条件,而在我国实施能动司法,没有体制的依托,效颦域外,难免是无本之木。如果说宪政制度是"源"的话,那么能动司法则是"流",无视我国政治制度的实际情况、法理的障碍以及司法的谦抑属性,在司法层面采纳能动司法的理念和做法,主动出击,企图让司法来承担维护稳定、化解一切社会矛盾的政治功能,这必将成为司法的难以承受之重,最终丧失司法真正应有的功能。
- 刘志强
- 关键词:能动司法司法能动被动性中立性社会矛盾
- 证人不出庭作证实证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刑事案件中证人出庭率很低,已成为当前刑事审判实践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庭审质量与法律的正义。其原因有法律规范之间的抵牾、实践异化,程序责任与救济的阙如。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诉讼的必然要求,是检验审判公正的试金石。
- 刘志强
- 关键词:问卷调查数据证人出庭作证刑事程序公正
- 论罗隆基的功用人权观被引量:4
- 2011年
- 尽管罗隆基认为其功用人权观既不是功利主义的延伸,也不是"天赋人权"的翻版,但它是现代中国对人权理论谱系的原创性贡献。功用人权观是西方诸多政治法律思想的汇总和反应,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理论。罗隆基功用人权观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为了建构人权理论,却没有顾及理论来源所针对的问题和语境,导致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短路,以及理论上的片面性与互相抵触。
- 刘志强
- 关键词:罗隆基功利主义
- 论国家义务的理论渊源:福利国理论被引量:8
- 2010年
- 社会福利的功能在于协助民众及家庭获得日常生活所需,支持个体挖掘潜能,实现个体自主独立、奉献人生,从而令民众过上有尊严和体面的生活。现代自由主义是福利国理论构建国家义务的理论基础;权利资格是福利国理论构建国家义务的内在诱因;国家任务的增长是福利国理论构建国家义务的外在动力。福利供给是保障社会公民权利的重要制度,福利理念已深入现代公民思想,福利体制应当伴随着生产方式的变迁而得到重构。
- 蒋银华
- 关键词:福利国家现代自由主义国家义务
- 人权保障与国家义务——以新生代农民工为视角被引量:3
- 2010年
-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一个人权保障的法律问题。国家应在人权保障优位原则、平等保护原则、公权力自我控制三个原则前提下,应尽到道德、法定和国际三重义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落实和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公民基本权利。国家应及时将应有权利制定为法定权利,并将把法定权利在实践中予以承认、尊重、保护和促进实有权利。这是国家在保障人权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 刘志强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人权保障国家义务
- 我国农村房屋土地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被引量:3
- 2010年
- 国家负有对公民的生存照顾义务,行政权在此生存照顾义务中承担主要责任。行政权的终极目的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有效实现,此为行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亦为行政权的正当性基础。房屋、土地是农民重要的财产权利,而征收是国家以其公权力限制或剥夺私有财产权利的行为,那么,国家对农村房屋、土地的征收补偿必须遵循公共利益原则、法律保留原则、足额补偿原则、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等。其中,公共利益原则是前提,法律保留原则是基础,足额补偿原则是核心,比例原则是基准,此四原则是实质要义;正当程序原则与商谈民主原则是形式要义;公民有效参与是实现国家征收法治化的基本路径。
- 蒋银华
- 关键词:公共利益法律保留正当程序公民参与
- 两权博弈与国家义务论被引量:1
- 2010年
- 权利与权力的平衡状态是宪政秩序运作之基本保证,通过法律规范和约束权力来保障公民权利是控制权力之基本途径,那么设计以国家保障人权为重心之法律规范并构建完善之国家义务体系,则定当能消解权利与权力博弈之困境,所以,国家义务具有制衡功能。
- 蒋银华
- 关键词:权利权力国家义务
- 罗隆基人权理论评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从历史来讲,罗隆基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人权论战"的主将,他的人权理论是那个时代的一座丰碑。从法理而言,他以功用作为视角,认为人权乃是做人的必要条件,创造性提出了人权条件说以及人权的时空范围,并以此为基点构建其人权理论体系。这是他的人权理论的高度。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他将起源于西方的人权观生搬硬套在中国的现实中,而且过于功利化地解读人权,在实践中难免南橘北枳;就其思想言论自由的主张而言,他也混淆了思想言论自由的界限,在法理上没有考虑到思想与行为的差异,理论与现实的脱节,脱离了中国的现实环境;在政治主张上,他也没有注意到个人自由与经济平等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是他的理论的局限所在。但尽管存在种种不足,罗隆基人权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 刘志强
- 关键词:罗隆基人权理论自由主义
- 梁启超宪政路径及理论考察
- 2010年
- 梁启超从言君宪到倡共和,再从告别共和到开明专制,又从主虚君再到顺共和,其宪政思想几经变迁。梁启超在宪政理论模式选择上变动不居的同时,对宪政内在的认识却是随着自己知识的增长而不断深入和提高的,看似混杂或前后矛盾的思想蕴含着不变的追求,即追求中国宪政体制,并不断构建与完善他的独特的宪政理论体系。他的易变是"君子之变",进步之变。解读梁启超的宪政理论,一定要把他的思想言论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来考察,才能知势论人。截取梁启超的个别言论以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难免片面。
- 刘志强
- 关键词:宪政理论
- 论人权法中的国家义务被引量:10
- 2010年
- 国家是人权实现的最主要的义务主体。国家义务在人权既对抗又合作的博弈中,不断把人权保障提升到更高水平。国家义务,从类型来说,主要有道德义务、法定义务和国际义务。国家应适时把人权形态之间的权利进行转化。从国家义务主体与人权主体模型构造来看,典型说明了公权力和权利之间的博弈关系,从而揭示了公权力在履行国家义务时对人权影响的两面性。
- 刘志强
- 关键词:人权国家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