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026)

作品数:32 被引量:212H指数:9
相关作者:何平谭忠盛杜林林刘维宁刘喆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1篇建筑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9篇隧道
  • 7篇软弱围岩
  • 7篇围岩
  • 5篇铁路
  • 5篇开挖
  • 4篇地层变形
  • 4篇预切槽
  • 4篇软弱围岩隧道
  • 4篇围岩隧道
  • 3篇盾构
  • 2篇电机
  • 2篇盾构隧道
  • 2篇应力
  • 2篇永磁
  • 2篇永磁同步
  • 2篇永磁同步电机
  • 2篇支护
  • 2篇软岩
  • 2篇软岩隧道
  • 2篇受力

机构

  • 28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中铁第一勘察...
  • 2篇中铁第四勘察...
  • 2篇北京市轨道交...
  • 2篇中车唐山机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北京机械工业...
  • 1篇北京市市政工...
  • 1篇中国铁路总公...
  • 1篇中铁二十一局...
  • 1篇北京首尔工程...
  • 1篇国家工业信息...
  • 1篇中铁十六局集...

作者

  • 6篇何平
  • 4篇谭忠盛
  • 4篇刘维宁
  • 4篇杜林林
  • 3篇张安琪
  • 2篇王永红
  • 2篇刘国庆
  • 2篇刘强
  • 2篇韩高升
  • 2篇贺美德
  • 2篇刘喆
  • 2篇韩赟
  • 2篇陈峥
  • 2篇王滕
  • 1篇闫宏印
  • 1篇荣朝和
  • 1篇刘卫
  • 1篇刘志明
  • 1篇张建国
  • 1篇朱明皓

传媒

  • 15篇北京交通大学...
  • 8篇现代隧道技术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铁道建筑
  • 1篇铁道建筑技术
  • 1篇铁道学报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第24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0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管幕-箱涵下穿运营铁路线地层变形分析及控制技术被引量:9
2017年
基于管幕-箱涵顶进工法施工的数值仿真模型,对涵洞斜穿铁路线施工过程中的地层变形规律进行分析,提出采用"有线仪器导向,一次性跟管钻进法"技术和控制箱涵顶进轴线位置、顶进速度和顶进力等地层沉降控制措施,并对箱涵顶进过程中的地层沉降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管棚的沉降主要发生在开挖面前段10m范围内;管幕-箱涵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主要是由管棚和箱涵对土体的挤压扰动引起的;本文提出的地层沉降控制措施可将沉降控制在15mm以内.
王滕王秀英谭忠盛王永红武亮月
关键词:隧道工程管幕箱涵运营铁路地层变形沉降控制
机械预切槽法施工过程中槽内混凝土相关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机械预切槽法结合了盾构的盾壳保护开挖理念和新奥法处理复杂地层自由灵活的理念,在预筑拱的保护下可以进行下部隧道大断面开挖。这种方法在土砂等强度极低场合以及近接施工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隧道施工方法。文章结合当前预切槽法试验中槽内混凝土喷灌困难这一难题,在资料调研及计算分析基础上,论述了预切槽法对槽内混凝土强度及其它性能的特殊要求,计算得出双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切槽内混凝土8h抗压强度应达到12 MPa,研究提出要解决槽内混凝土难以喷灌的问题,需要改进传统的喷混凝土设备,同时要优化混凝土配比并进行切槽混凝土的室内试验和现场取芯试验对比。
韩高升王秀英王北华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
蜂窝网络下中继D2D系统的保密速率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对蜂窝网络下中继D2D系统中蜂窝用户的物理层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既满足D2D对的传输速率要求,又提升蜂窝用户的保密速率的双赢局面.在空闲的蜂窝用户中挑选中继节点,将D2D对的干扰看作友好干扰,构建了多约束的非凸混合整数优化模型,通过分层求解,提出了单用户场景下的功率控制算法和多用户场景下的信道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功率和信道的联合优化算法与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算法相比,能够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同时提升蜂窝用户的保密速率,增强物理层安全性能.
陶成彭珂周涛
关键词:功率控制信道分配
计及转子护套与永磁体机械强度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多物理场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针对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与护套在高速工况下受到较大的离心力,可能会发生永磁体断裂,护套形变过大等导致电机故障的问题.以200kW、15 000r/min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针对表贴式,轴径向分块式永磁体与奥氏体不锈钢护套配合设计的结构,建立了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机械应力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额定转速15 000r/min时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护套和永磁体应力的分布规律,并确定了护套和永磁体应力的安全阀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瞬态电磁场对电机的损耗进行了理论计算,将理论值代入到三维稳态温度场中,确定了不同护套厚度对电机内的定转子温度分布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中,奥氏体不锈钢护套厚度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其电磁损耗、温升变化与应力安全的影响.
李伟力候富余沈稼丰
关键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地铁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础内力影响分析被引量:29
2015年
文章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城市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桥梁单桩、两桩、四桩基础的应力与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施工使单桩近隧道侧轴向应力减小,远隧道侧轴向应力增大,其影响程度随桩与隧道水平距离的增大而减小;(2)隧道施工下穿两桩或四桩群桩基础后,桩身近隧道侧轴向应力增大而远隧道侧轴向应力减小;(3)隧道施工对群桩的影响远大于单桩,其中距隧道较远桩顶两侧应力差在隧道施工后显著增大,承台距隧道较近时远隧道桩上部混凝土可能承受拉应力作用;(4)桩竖向位移随桩与隧道距离增大而减小,若桩底位于隧道底面以下,则隧道施工后桩产生较小沉降值;(5)桩受隧道施工影响一般在桩顶水平位移最大处,桩与隧道较远时位移值随桩深线性减小,较近时呈非线性减小趋势,其中桩上部位移沿桩深减小较快,桩下部位移收敛到定值,桩顶位移在桩与隧道一定距离时最大。
郑熹光何平张安琪李振东刘喆王秀英
关键词:地铁盾构隧道桥梁基础单桩基础群桩基础
软弱围岩隧道直进式预切槽机械研发被引量:1
2017年
机械预切槽法是一种极具优势的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机械预切槽法形成的预衬砌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应力释放及重分布,显著降低自然拱高度,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然而,目前的预切槽机械存在软弱地层成槽困难、封水困难和设备体量太大等问题。文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预切槽机械研发思路,并研发了第一代直进式预切槽机械。该机械在掘进箱体的保护下进行切槽和混凝土灌注,形成的槽体变形小、混凝土拱壳质地均匀。工业化试验表明,该新型机械能够真正实现预切槽技术的初衷,具有独特的优势。
杨积凯王秀英
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
机械预切槽法施工机械结构详析与模型设计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目前国内机械预切槽法缺乏相应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土力学与盾构机械设计为基础,提出了一套预切槽机械设计方法.采用模块化分解的方法分析研究了预切槽机械9个子结构的功能及关键技术,通过地层切削相似性原理提出了链锯切入地层断面所需的推出机构推力与链锯的掘削扭矩两个重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并针对北京地质参数根据设计方法完成了预切槽施工机械模型的设计.设计结果总结了相关的技术难点,可以为未来进行预切槽施工机械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与设计参考.
郝烨江贺美德赵坤王秀英
关键词:预切槽隧道盾构超前支护
兰渝铁路含水弱胶结砂岩隧道地层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在兰渝铁路桃树坪、胡麻岭隧道施工中,遭遇了前所未见的第三系含水弱胶结砂岩地层,施工异常困难,为此进行了地层特性的常规室内试验和土样特性随时间变化的试验,并在桃树坪隧道现场进行了土压测试。研究表明,该含水弱胶结砂岩地层为密实细砂,渗透系数在7.58×10-5~2.49×10-4cm/s范围,小于一般砂土。含水弱胶结砂岩具有一定的黏聚力。随着开挖暴露时间的延长,围岩含水率逐渐减小,密度也减小,围岩的内摩擦角减小。现场试验表明隧道围岩侧向压力较大,大于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计算数值。施工上应选择在控制水平收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CRD法,并应尽量缩短开挖后围岩暴露时间。该地层渗透系数小,小导管注浆困难,应研究超细水泥+速凝剂浆液,降水方面应采用真空泵+轻型井点降水。
王秀英谭忠盛王永红刘国庆罗平韩赟
超前双导洞隧道开挖工法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文章以兰州桃树坪隧道3#斜井施工为工程背景,针对含水弱胶结砂岩的特点,在结合各种传统施工工法优劣基础上,探索提出了超前双导洞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利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以及此工法施工过程中的地层变位及支护结构受力规律,分析了不同开挖步对其产生的影响,找出了施工中支护结构最危险部位;同时提出了降水在该地层中的重要性和设计原则。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此工法在该地层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地层变形,相比于其他工法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韩赟刘国庆李世才王秀英
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
软弱围岩隧道预衬砌支护参数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软弱同岩变形控制是隧道施工中的难题,预衬砌支护在控制软弱围岩变形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采用荷载一结构模型,通过ANSYS计算分析得出了埋深对于预衬砌安全系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研究合理的预衬砌支护参数,文章分析了30m埋深条件下不同预衬砌厚度、不同钢拱架支撑间距及不同混凝土强度下预衬砌安全系数的变化情况,得出了以下结论:(1)增加预衬砌支护厚度能够有效地提高预衬砌安全系数;(2)预衬砌厚度为30~40cm时,钢拱架对提高预衬砌安全系数作用明显;预衬砌厚度为40~50cm时,钢拱架在提高预衬砌安全系数方面作用较小;(3)混凝土早期强度对预衬砌安全系数影响较大,为获得较高的安全系数,应使用早强混凝土;(4)传统隧道设计方法中围岩荷载不适用于预衬砌工法,预衬砌工法下同岩荷载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杜林林王秀英刘维宁
关键词:软岩隧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