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5209)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娜姚开安程炯佳毕树平金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纳米
  • 1篇乙基
  • 1篇乳酸脱氢酶
  • 1篇生态毒性
  • 1篇生物毒性
  • 1篇生物效应
  • 1篇示差脉冲
  • 1篇示差脉冲伏安...
  • 1篇人工纳米材料
  • 1篇纳米TIO2
  • 1篇纳米材料
  • 1篇纳米铁
  • 1篇纳米微粒
  • 1篇甲酚
  • 1篇甲基
  • 1篇酚基
  • 1篇伏安法
  • 1篇伏安法测定
  • 1篇富勒烯
  • 1篇氨甲基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作者

  • 2篇毕树平
  • 2篇程炯佳
  • 2篇姚开安
  • 2篇王娜
  • 1篇赵斌
  • 1篇郭子建
  • 1篇陈战芬
  • 1篇王晓勇
  • 1篇杨正标
  • 1篇孙成
  • 1篇金焰
  • 1篇倪海燕

传媒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乳酸脱氢酶活性及纳米微粒生物毒性检测新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在乳酸脱氢酶(LDH)酶促体系“丙酮酸盐+NADH+H+乳酸盐+NAD+”中,通过检测NAD+还原峰电流的变化,测定了不同条件下(不同酶用量、缓冲液pH值以及温度)LDH的活性、酶促体系的米氏常数KmNADH以及最大反应速率vmax。并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通过检测LDH活性的改变,实验考察了3种纳米物质(ZnS,TiO2(R)和TiO2(A))对乳酸脱氢酶酶促体系的影响。
姚开安王娜赵斌程炯佳倪海燕杨正标孙成毕树平
关键词:示差脉冲伏安法乳酸脱氢酶纳米微粒
2,6-二[(2′-甲酚基-2″-羟乙基)氨甲基]-对-甲酚合四锌髤促进DNA水解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利用圆二色、荧光光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考察了一个四核锌荧光配合物[ZnⅡ4(L-3H)2](ClO4)2.3.5H2O(I,L=2,6-二[(2′-甲酚基-2″-羟乙基)氨甲基]-对-甲酚)与DNA的结合性质及其DNA水解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I能通过与DNA磷酸骨架的共价结合诱导其构象变化,而本身的荧光被淬灭。该四核锌配合物能在生理条件和不加任何辅助剂情况下水解切割pBR322质粒DNA,且在60μmol.L-1时表现出最大的切割效果,使DNA的水解速率提高了6~7个数量级。
陈战芬王晓勇郭子建
关键词:DNA
人工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人工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潜在影响也已引起科学界及政府部门的关注.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资料,分类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对一些常见的人工纳米材料如富勒烯、碳纳米管、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铁材料及纳米铝材料的生物和生态效应研究,详细总结了纳米材料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各种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的可能机制,最后对纳米材料安全性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娜程炯佳金焰姚开安毕树平
关键词:纳米材料生态毒性富勒烯纳米TIO2纳米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