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043802511)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敏申雁冰王永乐肖克胜李秀秀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糊精
  • 5篇环糊精
  • 4篇Β-环糊精
  • 3篇植物甾醇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生物转化
  • 3篇甾醇
  • 3篇相色谱
  • 3篇发酵液
  • 2篇对植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色谱法测定
  • 2篇泼尼松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分枝杆菌
  • 2篇杆菌

机构

  • 9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王敏
  • 3篇申雁冰
  • 2篇肖克胜
  • 2篇孟婧垚
  • 2篇李秀秀
  • 2篇王永乐
  • 1篇骆健美
  • 1篇温竹
  • 1篇别松涛
  • 1篇陈晓
  • 1篇王超
  • 1篇陈滢
  • 1篇王敏

传媒

  • 5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β-CD-RS包结物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制备17,α21-二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RS)和β-环糊精(β-CD)包结物。方法RS和β-CD经超声波处理40 m in,再于28℃,120 r/m in振荡处理12 h,形成包结物。结果β-CD-RS包结物的紫外吸收特征与化合物RS一致。显微观察表明β-CD为斜方片状晶体,化合物RS为针状晶体,β-CD-RS包结物呈不定形,证实了β-CD-RS包结物的形成。FTIR、DSC分析进一步证实了β-CD-RS包结物的形成。结论此法是制备β-CD-RS包结物的有效方法。
陈晓李秀秀王敏
关键词:Β-环糊精包结物
羟丙基-β-环糊精对植物甾醇侧链生物转化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研究了转化介质对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NRRLB-3683)降解植物甾醇生物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羟丙基-β-环糊精构建成一种新的超分子介质体系可以提高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和摩尔转化率,当植物甾醇质量浓度为5g·L-1,转化168h时植物甾醇摩尔转化率达到89.9%,较对照试验提高了3.1倍。在含有羟丙基-β-环糊精的转化体系中,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添加量、添加时间和底物质量浓度对植物甾醇生物转化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植物甾醇质量浓度为5~10g·L-1,转化0h时添加与植物甾醇摩尔比为2:1的羟丙基-β-环糊精,转化72h,底物摩尔转化率达到85%以上。本研究为环糊精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甾体生物转化反应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申雁冰王敏王永乐骆健美
关键词:植物甾醇羟丙基-Β-环糊精生物转化超分子
β-环糊精与化合物RSA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2007年
将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RSA)和β-环糊精(β-CD)经超声波处理40 min,再于120r/min,28℃振荡处理12 h,以制取包合物.极性差异、FTIR、TG和DSC分析证实了β-CD和RSA通过以上实验条件形成了β-CD-RSA包合物,而且β-CD-RSA包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与化合物RSA一致.
肖克胜王敏
关键词:Β-环糊精包合物
β-环糊精对甾体微生物转化菌种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研究了β-环糊精(简称β-CD)对两种甾体生物转化菌种蓝色犁头霉(Absidia coerulea)和分枝杆菌(Myco- bacterium sp.)生长特性的影响。采用以β-CD作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法和添加有β-CD的液体培养法,分别观察菌种对β-CD的利用以及β-CD对菌体生长过程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菌种均不能利用β-CD;在培养液内添加不同量的β-CD或在菌体生长的不同时期添加一定量的β-CD均不影响菌种的生长特性。
李秀秀温竹肖克胜王敏
关键词:Β-环糊精蓝色犁头霉分枝杆菌甾体生物转化
HPLC法同时测定发酵液中醋酸可的松及醋酸泼尼松的含量
介绍了用HPLC对醋酸泼尼松发酵液中的底物醋酸可的松和产物醋酸泼尼松的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吸附色谱柱,以二氯甲烷-乙醚-甲醇-水(体积比86.0:12.0:1.6:0.4) 为流动相,在240nm波长下检测,...
王敏孟婧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醋酸泼尼松发酵液
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醋酸可的松及醋酸泼尼松的含量
2007年
介绍了用HPLC法对醋酸泼尼松发酵液中的底物醋酸可的松和产物醋酸泼尼松的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吸附色谱柱,以二氯甲烷-乙醚-甲醇-水(体积比86.0:12.0:1.6:0.4)为流动相,在240nm波长下检测,流速0.8ml/min。发现两种组分分离良好,醋酸可的松和醋酸泼尼松的线性范围均为40~600μg/ml;检出限均为0.1μg/ml。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
孟婧垚王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醋酸泼尼松发酵液
β-环糊精对化合物RSA的增溶研究
2005年
化合物17 α-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RSA)和β-环糊精(β-CD)经超声波处理15 min,在28℃,120 r/min振荡处理12 h,形成包结物。β—CD-RSA包结物的紫外吸收特征与化合物RSA一致。在水溶液中,β—CD与化合物RSA的包结物,化学平衡常数K,的 RSD为2.84%,较为稳定,推测在水溶液中β-CD与化合物RSA以1:1(摩尔比)形成包结物。红外光谱分析推测出在水溶液中β—CD与化合物RSA的包结方式。β—CD与化合物RSA摩尔比为1:1形成的β—CD—RSA包结物,在28℃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为9.12 mg/L,比化合物 RSA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增大了5.26倍。
王超陈建东别松涛王敏
关键词:Β-环糊精包结物
反应介质对植物甾醇侧链生物降解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分析考察了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超分子等反应介质对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NRRLB-3683)降解植物甾醇生成雄甾烯酮AD(D)的生物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有机溶剂和吐温80等表面活性剂作为反应介质的转化反应的转化率较低,而在含有环糊精的超分子反应介质中植物甾醇的转化率和转化速率均大幅度提高.采用直接添加的方式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反应168h,植物甾醇转化率达89.8%,比对照提高了2.9倍.转化48h时加入与植物甾醇摩尔比为2∶1的HP-β-CD,72h时转化率达到87.5%,此时同期对照转化率为27.6%,缩短了反应周期.
申雁冰王敏王永乐
关键词:植物甾醇环糊精生物转化反应介质分枝杆菌
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甾醇发酵液中雄甾烯酮和植物甾醇的含量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气相色谱仪建立了一个同时测定植物甾醇发酵液中雄甾-4-烯-3,17-二酮(Androst-4-ene-3,17-dione,4-AD)、雄甾-1,4-二烯-3,17-二酮(Androst-1,4-diene-3,17-dione,ADD)和植物甾醇含量的外标分析方法.发酵液经离心后,二氯甲烷提取,可直接进样分析.气相色谱条件为:FID检测器,SE-54型(15m×0.25mm×0.25gm)毛细管柱;柱温260℃,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均为300℃;载气为高纯N2,流速1mL/min.在实验条件下,发酵液中各主要成分和杂质分离良好.结果表明:4-AD、ADD和植物甾醇各组分的浓度与Ai/As的线性范围4-AD为0.5-4g/L(R=0.9999);ADD为0.5~4g/L(R=0.9992);菜籽甾醇为0.09~0.86g/L(R=0.9991);菜油甾醇为0.14~1.39g/L(R=0.9995);豆甾醇为0.03~0.27g/L(R=1);谷甾醇为0.24~2.4g/L(R=0.9991),平均回收率4-AD、ADD和上述植物甾醇依次为(96.37±0.77)%,(95.64±1.01)%,(99.6±278)%,(9866±2.19)%,(96.85±2.19)%,(97.52±2.9)%.该方法具有步骤简单、重现性好、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陈滢申雁冰孟婧垚王敏
关键词:气相色谱植物甾醇发酵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