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300465)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邹飞陈雪梅陈斯泽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应激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乳酸脱氢酶
  • 1篇转染
  • 1篇细胞系
  • 1篇纤维细胞
  • 1篇相关蛋白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共沉淀
  • 1篇分子
  • 1篇分子伴侣
  • 1篇高表
  • 1篇白质
  • 1篇NIH-3T...
  • 1篇HSP90
  • 1篇成纤维细胞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陈雪梅
  • 3篇邹飞
  • 1篇陈斯泽

传媒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预热适应对NIH-3T3细胞的保护作用
2006年
目的建立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预热适应细胞模型,探讨应激与适应对细胞活性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合成的影响。方法通过预热适应(42℃,20 min)建立应激适应细胞模型,并通过再次热应激时(44℃,40min)细胞膜损伤指标、DNA损伤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适应效果。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应激及适应对细胞内HSP90合成的影响。结果结合预热适应后再次热应激所致的细胞膜损害和HSP90合成情况,初步确定预热适应后6 h为最佳应激保护时间。预热适应6 h后,再次热应激时,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变化率为15.4%±2.6%,对照组为41.2%±5.1%;DNA受损细胞所占百分比为15.1%,较直接热应激组(26.3%)轻。OD_(HSP90)/OD_(control)变化趋势显示热应激40min后细胞内HSP90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直接热应激组为0.82±0.18,预热适应组为1.70±0.52,预热适应+热应激组为1.41±0.16。结论通过对NIH-3T3细胞进行预热处理,确定应激保护的时间点,建立了细胞应激适应模型;初步确认HSP90在该模型中的保护作用。
陈雪梅陈斯泽邹飞
关键词:应激乳酸脱氢酶
HSP90高表达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对底物蛋白结合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建立HSP90稳定高表达细胞系,探讨HSP90在应激适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含人类HSP90β全长基因的质粒pSmycHSP经酶切鉴定、大肠杆菌转化、质粒提取纯化后,以电穿孔转染,G418筛选建立HSP90稳定高表达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系。通过免疫共沉淀方法,观察HSP90表达与底物蛋白HSP70、Raf-1的结合情况。结果经G418筛选的阳性克隆HSP90clone细胞HSP90胞膜、胞核强染。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细胞内HSP90含量、HSP90结合的Raf-1量、HSP90结合的HSP70量变化趋势为外源性HSP90转染细胞>对照。结论HSP90高表达导致HSP90蛋白与部分底物蛋白的结合性改变。提示细胞可通过HSP90分子伴侣功能,抗衡应激反应中蛋白质变性引起的细胞损伤。
陈雪梅邹飞
关键词:HSP90分子伴侣转染免疫共沉淀
预热适应成纤维细胞NIH-3T3应激保护相关蛋白的初步筛选
2006年
目的:初步分析应激与适应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筛选应激适应相关蛋白。方法:通过双向电泳分离总蛋白、PDQUEST软件分析、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候选蛋白肽段组成,分析应激与适应对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初步鉴定应激适应蛋白质点的类别。结果:预适应后再次热应激组表达增加的蛋白质点在各分子量范围均有分布,而直接热应激组表达增加的蛋白质点大多局限于低分子量范围。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候选蛋白序列,初步鉴定了Tubu linβ、中间丝vim entin、起始因子eIF-4AI、Eno1蛋白与应激适应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在紧急应激状态,可能会倾向于选择性地合成能够迅速翻译的小分子量蛋白质,应对应激损伤。预适应可通过提高细胞内保护性蛋白的贮备量,在再次应激时发挥保护作用。Tubu linβ、中间丝vim entin、起始因子eIF-4AI、Eno1蛋白差异表达,提示细胞骨架、蛋白质合成、糖代谢通路在应激适应中的重要作用。
陈雪梅邹飞
关键词:应激蛋白质组成纤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