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22)

作品数:75 被引量:620H指数:13
相关作者:梁土坤徐丽敏周利兵李晓燕万国威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经济管理
  • 48篇社会学
  • 15篇政治法律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8篇流动人口
  • 23篇农民
  • 23篇农民工
  • 23篇民工
  • 12篇城市
  • 10篇就业
  • 9篇社会
  • 8篇社会融入
  • 8篇实证
  • 6篇新生代农民
  • 6篇新生代农民工
  • 6篇意愿
  • 6篇保险
  • 5篇人口
  • 5篇社会政策
  • 5篇住房
  • 4篇定居意愿
  • 4篇幸福感
  • 4篇影响因素
  • 4篇随迁子女

机构

  • 46篇南开大学
  • 9篇华东理工大学
  • 8篇天津理工大学
  • 5篇香港城市大学
  • 5篇广东财经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3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天津职业技术...
  • 2篇天津城建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残疾人联...

作者

  • 9篇梁土坤
  • 6篇徐丽敏
  • 5篇周利兵
  • 4篇万国威
  • 4篇李晓燕
  • 3篇关信平
  • 3篇朱荟
  • 3篇孙涛
  • 3篇岳经纶
  • 2篇翟磊
  • 2篇刘晓梅
  • 2篇冯光娣
  • 2篇孙中伟
  • 2篇栾卉
  • 2篇张凯
  • 2篇王永志
  • 2篇黄晓燕
  • 1篇吴帆
  • 1篇凌莉
  • 1篇罗建平

传媒

  • 6篇南开学报(哲...
  • 5篇未来与发展
  • 4篇西北人口
  • 3篇西北师大学报...
  • 3篇公共管理学报
  • 2篇学术界
  • 2篇重庆社会科学
  • 2篇学术论坛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人口与社会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开放导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长白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学海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18篇2015
  • 20篇2014
  • 2篇2013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律背反: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的变化趋势及其政策启示被引量:10
2019年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的主体,绝大部分人处于婚恋和生育的黄金阶段,其生育意愿对中国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相对于老生代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显著降低,并趋近新生代城—城流动人口;其生育意愿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差异等内部分化显著弱化。而且,基于城市适应理论视角,从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制度适应4个维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适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的影响呈现代际显著增强的态势。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地降低新生代农民工期望生育子女数。这使得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降低的现象并存,存在城镇化发展与人口可持续发展之间二律背反的矛盾困境。而制度适应却能显著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这为促进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可持续发展相协调提供了可能和路径。
梁土坤
关键词:生育意愿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融入”概念辨析被引量:41
2014年
"社会融入"概念是当前欧洲福利政策中日益重要的焦点,国内学者也对此做了不少应用性研究。但由于对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和确切含义不明确,使得这些研究并未摆脱对这一概念的误用和模糊之嫌。为此需要从西方社会融入理论发展中辨析这一概念的来源与涵义,明晰其与相近概念的区别并正确应用之。"社会融入"不仅仅是"社会排斥"的对立面,它与"平等"概念也不同,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它不仅是一种被动的适应,更是一种试图影响过程的动态努力,强调人们在融入过程中的主观性;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一个社会多层面发展的理想目标。社会融入概念研究的最终价值目标体现为对一个融入性社会的构建路径研究上,这使得"社会融入"成为社会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工具、解释框架和研究路径。
徐丽敏
关键词:社会融入社会排斥
回流选择与职业保障:我国农民工流动轨迹的理性抉择与未来偏好——基于7个城市2361名农民工的实证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近年来,伴随着东部地区普遍的"用工荒",我国中西部农民工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劳动力回流浪潮。对于这种现象,不少学者将其概括为身份认同、家庭照顾和经济危机等外在因素引发的被迫回流,而未将其视为基于职业损益的理性抉择。介于此,本研究在调查7个城市2361名农民工的基础上,试图通过考察农民工的损益得失来评估其回流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回流农民工虽然在整体上仍然呈现出了职业损伤大于职业收益的基本格局,且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外流的理性基础仍然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扭转,但是部分中西部省份着力构建的职业保障体系已经开始为农民工的回流提供现实基础。研究建议,我国农民工政策应当进一步优化中西部省份的职业保障能力,合理引导各区域农民工的劳动力转移,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合理职业诉求。
万国威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农民工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农民工工资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对七大城市的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文章通过2013年度针对七个主要城市的实证调查,评估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与实际协商参与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对农民工工资有负面影响;协商参与对农民工工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参与对农民工工资增长效应在不同个体、企业和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其中,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小型规模、商业服务行业的农民工工资增长效应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说明制度的实施可能在组织管理规范较弱的企业中较为明确;而工资集体协商参与则对初中及以下学历以及私有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农民工的工资效应更为显著,说明协商参与可能对原始劳动力较低者、劳资关系较差的企业员工工资增长效果更为显著。研究建议,为增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农民工工资增长的有效性,需要建立集体协商的民主参与机制,提升农民工集体议价能力,同时结合不同农民工群体和企业特点,制定更为明确的制度规范、构建相匹配的体制环境。
栾卉
关键词:工资集体协商农民工工资增长
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效能、边界与推进路径——基于社会工作机构与社会工作者视角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成为东部沿海城市常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户籍壁垒和相关制度建构的不完善性,流动人口面临着多维劣势,成为城市里的弱势群体,社会参与和城市融入不足,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成为城镇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的行动主体,近些年愈发受重视和重用,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参与到社会治理和流动人口服务当中,以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促进其社会融入,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然而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边界范围在哪里,已开展推行的流动人口社会工作效能如何,学界并未深入地探讨。以SZ市为例,根据对该市四家社会工作机构的案例实证研究,从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视角出发,对流动人口社会工作实践经验进行分析评价,以探究流动人口社会工作服务的效能和边界范围,并就流动人口社会工作发展的推进路径给出建议。研究发现,目前针对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社会工作出现了融合的趋势;流动人口社会工作更多地是针对儿童、老人和家庭妇女,以项目制的形式,综合使用多种社会工作介入方法,以社区为主要平台开展服务,流动人口社会工作与社区治理相结合;主要目的是促进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和社区融合,从而推动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流动人口社会工作针对老人和家庭妇女的服务效果较好,在促进其城市适应、增加社会互动和参与,从而推动其城市融入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而针对其他流动人口群体的服务效果较差。且目前已有的流动人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较为狭窄,主要针对儿童、老人和家庭妇女;服务内容较为刻板,主要以推动流动人口互助、融合等操作性较强的服务和项目为主;服务层次较为浅显,仅限于个体和社会�
陶霞飞
关键词:社会工作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的三维分析: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3
2015年
居住问题是流动人口进入流入地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总结,从流动人口居住的总体概况、流动人口居住的社会分层差异、流动人口居住的时空变迁等三个维度对我国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地区差异、需求调查、政策研究是流动人口居住议题研究未来应该关注的方向,以期为改善流动人口居住状况提供一些参考。
梁土坤
关键词: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社会分层
流动人口健康意识与健康服务利用研究——基于社区视角
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意识与健康服务利用,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社区视角,构建流动人口社区健康管理的政策框架。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流流动人口健康意识与健康服务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
李晓燕; 岳经纶;
关键词:流动人口健康
文献传递
正规就业流动人口参加职工医保的现状与对策被引量:6
2015年
实现医保对流动人口的全覆盖,是"全民医保"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大城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正规就业流动人口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情况,发现未参加保的主要是年龄大、学历低、频繁跳槽、本企业工龄短的农民工,即最难以被传统的参保扩面工作惠及的群体。为此,应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管理,促使企业转变思路,并加强对频繁跳槽流动劳动力的引导,以更好地保障其参保权益。
郑飞北
关键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融入视角下的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研究——基于三亚市的实证调查被引量:12
2014年
从各国的发展经验和规律可以看出,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结构的复杂化,从而产生社会融入的问题。基于相关理论,结合三亚市流动人口类别的独特性,研究从两个维度构建三亚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分析框架:一是人口特征的维度,即将流动人口分为务工、白领与候鸟等三种类型人群;二是融入层次和形式的维度,即经济融入、生活融入、政治融入与文化融入。基于两个维度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结合三亚市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探究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对策组合。
孙涛赵岩翟磊
关键词:社会融入城市化流动人口
新生代流动人口婚恋状况影响因素的多维解构及其政策意涵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代流动人口面临较大的婚恋压力。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南开大学"2013年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多维度揭示新生代流动人口婚恋状况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其婚恋状况具有显著影响,新生代流动人口婚恋状况面临性别差异、年龄压力、教育负担等。而职业类型、月平均收入等代表经济状况的因素对其婚恋状况仅仅具有弱势影响。住房产权、居住质量等住房条件因素则对其婚恋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然而,家庭成员则会给其婚恋状况带来压力。朋友中的本地人数量等代表社会融入的因素对其婚恋状况的影响较为复杂,现实中社会融入促进婚恋状况改善的作用没有发挥。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新生代流动人口婚恋状况的对策建议。
梁土坤胡仲明
关键词:新生代流动人口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