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60143)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冯建荣樊新民王大江刘月霞姜新更多>>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自交不亲和
  • 2篇栽培
  • 2篇自由基
  • 2篇总酚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性
  • 1篇多酚
  • 1篇性状
  • 1篇性状评价
  • 1篇制汁
  • 1篇质谱
  • 1篇色谱
  • 1篇实时定量PC...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质...
  • 1篇相色谱
  • 1篇香气
  • 1篇香气成分
  • 1篇香味

机构

  • 7篇石河子大学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冯建荣
  • 4篇王华磊
  • 4篇樊新民
  • 3篇姜新
  • 3篇刘月霞
  • 3篇王大江
  • 2篇徐麟
  • 2篇曹晓艳
  • 1篇赵宝龙
  • 1篇何峰江
  • 1篇杨献科
  • 1篇吉燕
  • 1篇王维东

传媒

  • 4篇果树学报
  • 2篇园艺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疆17个杏品种的抗氧化性研究
①目的:为了研究新疆杏的遗传多样性,寻找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功能性杏品种,为保护利用资源提供基本资料。②方法:采用FRAP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邻二氮菲-Fe氧化法三种方法从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
王华磊冯建荣樊新民许麟
关键词:抗氧化性总酚自由基
文献传递
新疆主要栽培杏品种制汁相关性状评价被引量:1
2008年
为探讨新疆南疆地区加工用杏品种制汁相关性状的评价标准,以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的库尔勒托永、小白杏、赛买提等18个品种果实为试材,比较南疆加工用杏品种制汁相关性状,结果显示18个杏品种平均单果质量为14.4~52g,出汁率为44.6%~6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2%~25.4%,可滴定酸含量为0.67%~1.59%,维生素C含量为26.7~146.5mg/kg,糖酸比为4.35~17.09,可溶性糖含量为6.64%~15.52%。以目前生产中仅15%~25%的品种能达到的性状为特级指标,我们提出南疆制汁用杏品种的特级标准为:单果质量≥40g、出汁率≥5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维生素C含量≥100mg/kg、糖酸比达到8.31~12.19且可溶性糖含量为7.81%~15.11%。
冯建荣王维东王华磊徐麟杨献科吉燕
关键词:果汁性状
新疆17个杏品种的抗氧化指标与总酚含量的测定被引量:13
2008年
为了研究新疆杏的遗传多样性,寻找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功能性杏品种,为保护利用杏资源提供基础,试验采用铁离子还原法(FRAP)、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法(DPPH.)清除法和邻二氮菲-Fe2+氧化法3种方法从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角度测评了不同杏品种的抗氧化活性;用Folin-Ciocalteau法测定总酚含量。3种抗氧化指标显示:17个参试杏品种都具有强抗氧化性,并且大多数品种间差异显著,其中骆驼黄和奎克皮曼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不同品种间的总酚含量差异较大,变化值为1554.47μg/g,最大含量是最小含量的6.05倍,其中骆驼黄的总酚含量最高为1862.18μg/g,黑叶杏的总酚含量最低为307.71μg/g。各种抗氧化指标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多酚类物质应该是其抗氧化的主要物质基础。
王华磊冯建荣樊新民徐麟
关键词:抗氧化性多酚自由基
新疆主栽杏品种自交不亲和SFB基因的检测被引量:8
2011年
为系统鉴定新疆主栽杏品种自交不亲和SFB基因型,以新疆25个主栽杏品种为试材,利用蔷薇科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叶片基因组DNA进行SFB基因特异PCR扩增,筛选出有效的扩增引物;对成功扩增的杏品种的特异条带克隆测序,在GenBank上进行BLASTN比对,确定各品种的SFB基因型。结果显示:引物组合Ⅱ-1、Ⅳ-2,1-Ⅰ、1-Ⅱ对新疆杏品种的扩增效果最好,成功地在18个品种上扩增出了5种大小不同的条带,14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两个基因(SFB-36,SFB-42)与GenBank上已经登录的SFB-13(the Accession No.EF062342)为同一基因,其余12个为新基因,暂命名为:SFB-30、SFB-31、SFB-32、SFB-33、SFB-34、SFB-35、SFB-37、SFB-38、SFB-39、SFB-40、SFB-41和SFB-43。对扩增出的SFB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发现3个保守区和两个高变区;将试验所得基因与李属果树62个SFB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李属果树SFB基因的种内相似性并不高于种间相似性。
刘月霞冯建荣王大江樊新民姜新
关键词:自交不亲和
新疆主要栽培杏品种香气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采用自动顶空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新疆主要栽培杏品种库车小白杏等14个杏品种的香味成分。结果显示:一共检测到208种香味物质,其中包括酯类物质80种、醛类物质25种、酮类物质21种、醇类物质39种、烯烃类物质27种、酸类物质1种以及15种含量较低的其他物质;乙酸丙酯、乙酸-3-甲基-1-丁酯、(Z)-乙酸-3-己烯-1-醇酯、D-柠檬烯、β-芳樟醇、己醛、乙酸己酯、乙酸丁酯、β-月桂烯、丁酸乙酯、β-顺式-罗勒烯等11种香味物质为参试品种的主要香味物质;不同品种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组分及其相对含量不尽相同,分属于华北和中亚种群的不同品种间无明显差异。
王华磊冯建荣樊新民何峰江
关键词:香味物质气相色谱-质谱
南疆杏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型的鉴定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为鉴定新疆主栽杏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型,【方法】以新疆27个主栽杏品种的叶片为试材,利用蔷薇科通用引物组合:EM-PC2consFD+EM-PC3consRD、PaConsⅡ-F+PaConsⅡ-R和PruC2+PruC5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特异等位PCR扩增,将克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结果表明,27个新疆杏品种成功扩增出54个基因片段,其核苷酸序列共包括19个不同的S-RNase基因,其中4个为GenBank上登陆的已知杏属S-RNase基因,分别定名为S24(588 bp)、S14(708 bp)、S23(972 bp)、S21(971bp),15个为新的S-RNase基因,暂时分别命名为S40(572 bp,登陆号:HQ342870、S41(401 bp,登陆号:HQ342871)、S42(357 bp,登陆号:HQ342872)、S43(493bp,登陆号:HQ342873)、S44(657 bp,登陆号:HQ342874)、S45(1 294 bp,登陆号:HQ342875)、S46(830 bp,登陆号:HQ342876)、S47(575 bp,登陆号:HQ342877)、S48(594 bp)(登陆号:HQ342878)、S49(653 bp,登陆号:HQ342879)、S50(659 bp,登陆号:HQ342880)、S51(768 bp,登陆号:HQ342881)、S52(1 520 bp,登陆号:HQ342882)、‘赛买提’S65(594 bp,登陆号:JQ327151)、‘小白杏’S66(709 bp,登陆号:JQ327152)。鉴定的27个新疆杏品种的S-RNase基因型分别为:S23S14(‘晚熟胡安娜’、‘何谢克’、‘贝新纳尔’);S52S14(‘乔尔胖’、‘馒头玉吕克’);S14S47(‘克孜阿恰’、‘元旦杏’、‘辣椒杏’);S23S4(‘莎车黑叶杏’、‘库车托咏’、‘安江胡安娜’);S52S23(‘索格佳娜丽’);S52S51(‘冬杏’);S52S50(‘苏陆克’);S52S40(‘卡巴克胡安娜’);S43S41(‘贾格达玛依桑’、‘洪得克’、‘脆佳娜丽’、‘拉胡安娜’、‘克孜佳娜丽’);S45S42(‘毛拉肖’);S45S46(‘托乎提’);S45S44(‘赛来玉吕克’);S49S24(‘库尔勒托咏’、‘黄肉油杏’);S21S65(‘赛买提’);S52S66(‘小白杏’)。【结论】研究鉴定出27个新疆杏品种自交不亲和雌蕊的S基因型,为杏品种商业化栽培配置适宜授粉树提供了理论依据。
姜新曹晓艳王大江冯建荣刘月霞樊新民
关键词: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
新疆杏品种SFB基因的克隆及实时定量表达被引量:10
2012年
以新疆杏27个品种花粉为材料,进行转录水平SFB基因的克隆与测序;选取冬杏、苏陆克、库尔勒托拥3个杏品种,对其进行花粉离体培养,分析SFB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在27个品种中扩增出4种大小不同的条带,引物组合1在26个品种中扩增出条带,其中品种贝新纳尔,赛买提的片段大小为447 bp;大优佳的片段大小为446 bp,其余品种的大小为434 bp。引物组合2在品种托乎提中扩增出大小为660 bp大小的条带。序列比对显示27个品种的SFB基因为20种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SFB基因序列比对显示20种基因序列均为新SFB基因序列,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HQ148064-HQ148083;SFB基因在3个杏品种花粉离体培养不同培养时期均有表达,其表达丰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均在培养24 h时表达丰度最高,但是每个品种的表达峰值不同。
王大江冯建荣刘月霞姜新曹晓艳赵宝龙
关键词:自交不亲和实时定量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