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564)

作品数:21 被引量:118H指数:6
相关作者:李润东冯磊李延吉魏砾宏可欣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厌氧
  • 8篇厌氧消化
  • 7篇垃圾
  • 3篇牛粪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微波
  • 3篇污泥
  • 3篇污水
  • 3篇污水污泥
  • 3篇秸秆
  • 3篇垃圾焚烧
  • 3篇焚烧
  • 3篇超声波
  • 3篇超声波预处理
  • 2篇单级
  • 2篇有机垃圾
  • 2篇预处理
  • 2篇酸化
  • 2篇中试

机构

  • 16篇沈阳航空工业...
  • 5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21篇李润东
  • 15篇冯磊
  • 12篇李延吉
  • 6篇魏砾宏
  • 5篇可欣
  • 3篇杨天华
  • 3篇李彦龙
  • 2篇王雷
  • 2篇宋政刚
  • 2篇杨玉廷
  • 1篇史震天
  • 1篇王爽
  • 1篇骆晓松
  • 1篇王成艳
  • 1篇赵宁
  • 1篇李培军
  • 1篇于清航
  • 1篇张昀
  • 1篇刘耀鑫
  • 1篇杨广忠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热力发电
  • 2篇可再生能源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1篇2009
  • 5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波预处理对污泥干燥速率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在超声波预处理污泥干燥实验基础上,分析了超声波预处理技术对污泥干燥速率的影响,并对污泥干燥过程进行了指数拟合,结果表明,超声波预处理能有效提高污泥干燥效率,其改善的程度取决于不同的实验条件;超声波预处理能够加速表面自由水分蒸发和快速结束污泥恒速干燥阶段;增大超声波功率可以更好地改善污泥的干燥特性,但改善的程度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而放缓;超声波处理时间过长可能会增大污泥的黏度,反而不利于污泥脱水干燥。
杨玉廷李润东王爽魏砾宏可欣
关键词:污水污泥超声波预处理污泥干燥干燥速率
鸡粪与城市生物垃圾联合中温厌氧消化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在中温下,对不同质量比的鸡粪与城市生物垃圾的厌氧消化处理效果进行了为期50d的实验。结果表明:(1)鸡粪与城市生物垃圾质量比为1/1、1/2和2/1时的累计产气量最终分别为420、480、460mL/g(以每克挥发性固体计),高于纯城市生物垃圾(410mL/g);(2)至产气停止为止,纯城市生物垃圾、纯鸡粪、鸡粪与城市生物垃圾质量比为1/1、1/2和2/1时的甲烷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56.6%、56.6%、58.1%、56.2%、56.1%;(3)鸡粪和城市生物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缩短了厌氧消化的时间,更利于沼气的产生;(4)纯城市生物垃圾、纯鸡粪、鸡粪与城市生物垃圾质量比为1/1、1/2和2/1时的厌氧消化最终的生物降解率分别为64.6%、67.4%、65.5%、68.7%和70.6%,联合厌氧消化最终的生物降解率均高于纯城市生物垃圾。
杨广忠Bernhard Raninger冯磊李润东
关键词:鸡粪联合厌氧消化
烧结条件对焚烧飞灰烧结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对垃圾焚烧飞灰在高温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烧结实验,考察烧结温度、时间及成型压力对烧结体理化性质(抗压强度、烧失量、体积变化率、密度变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在1080~1100℃范围时,烧结温度、时间、成型压力对烧结体各种理化性质的影响各不相同。烧结试体的抗压强度、烧失率、体积变化率和密度变化率随烧结温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且随烧结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抗压强度和密度变化率随成型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烧失率和体积变化率却随成型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李润东于清航李彦龙王镭魏砾宏李延吉
关键词:固体废物垃圾焚烧飞灰骨料抗压强度
垃圾衍生燃料热解半焦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较低的二次污染物排放和较高的能源回收率使得垃圾热解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剩余垃圾压制成垃圾衍生燃料(RDF)后,利用高温管式炉进行RDF热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RDF中添加塑料、CaO以及DHC-32有利于热解温度的提升,可以明显改善燃料热解反应的进行和热解效果,同时半焦中K和Na的含量随试验条件的改变变化趋势明显。
李延吉宋政刚赵宁李润东冯磊池涌
关键词:垃圾衍生燃料热解半焦K含量
牛粪和厨余垃圾联合厌氧消化试验被引量:10
2008年
在37℃条件下对不同比例的牛粪和厨余垃圾进行为期50d的联合厌氧消化试验。结果表明:(1)牛粪与厨余垃圾质量比2/1和1/2联合厌氧消化的实际产气潜能为0.66和0.71L·g-1(以挥发性固体VS质量计),比加权计算值分别提高50%和29%;(2)4种比例物料的甲烷平均浓度约为50%~55%,其生物能范围为18.92~20.81MJ·m-3;(3)在联合厌氧消化过程中,牛粪和厨余垃圾质量比1/2物料的产气效率最高,反应前10d的产气量占总产气量的55.4%,前20d产气量占总产气量的92.2%;(4)纯牛粪、牛粪和厨余垃圾质量比2/1、牛粪和厨余垃圾质量比1/2及纯厨余垃圾4种比例物料厌氧消化的最终生物降解率分别为46.99%、53.31%、70.12%和66.25%。
冯磊Bernhard Raninger李润东李延吉
关键词:牛粪厨余垃圾联合厌氧消化
微波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消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以秸秆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的微波强度预处理作用下对秸秆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研究日产气量、pH值、甲烷气体浓度及生物降解率4个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消化有明显效果,平均日产气量由未被预处理的6.21mL/gVS上升到8.16mL/gVS,上升了31.33%,达到最大日产气量时间由原来的第12d,提前至第2~第7d不等,最大日产气量由原来的23.43mL/gVS上升到43.49mL/gVS;在360~900W范围内,微波强度越大,反应的pH值下降越快,秸秆厌氧消化最大日产气量越提前;经过微波预处理的甲烷浓度平均浓度由原来的50%提高至62%左右,其生物能范围也由未处理前的17.58MJ/m^3提高至23.46MJ/m^3,物降解率由未预处理的44.12%,提高至71.55%。
冯磊李润东Bernhard RaningerMartin J. Gehring
关键词:秸秆微波预处理厌氧消化甲烷
源分类生物有机垃圾及其各组分甲烷潜能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了一种实验室范围内源分类生物有机垃圾制取甲烷潜能的方法.37℃条件下,添加20 g新鲜物料和300 mL来自于沈阳市污水处理厂接种体,于3个平行反应器中进行为期50 d的厌氧消化实验,通过气相色谱定期检测甲烷气体的浓度.在37℃条件下,BMW及其各组分厌氧消化产气速率为:淀粉>BMW>蛋白质>食用油>脂肪>纸,BMW、淀粉、蛋白质、食用油、脂肪和纸最终甲烷化潜能(CH4/VS)分别为:218.15、209.11、194.20、238.86、257.82和131.41 mL/g,其厌氧生物降解率分别为:67.73%、72.88%、65.84%、78.38%、74.11%和47.98%.
冯磊李润东李延吉可欣魏砾宏骆晓松
关键词:甲烷
蒲河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监测蒲河水质的部分指标,包括底泥的pH、有机质含量、重金属(主要铜、锌、铅、铬、镉)等,使用OPT-MA3000全谱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蒲河水体底泥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底泥中有机质含量比较低;蒲河水体底泥状况属于污染严重级别;Cr的污染明显超标;蒲河水体底泥受到了Cr、Pb、Zn、Cu这4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
李延吉宋政刚李润东冯磊杨天华魏砾宏韩贺
关键词:底泥重金属污染
NaOH固态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消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用NaOH对秸秆进行固态化学预处理,以提高秸秆厌氧消化效率和产气量,研究不同NaOH添加量和负荷率对秸秆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固态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消化有明显促进作用,预处理后秸秆的单TS产气量比未处理前提高26.02%~65.43%,反应起始时间提前1~2d,反应持续时间缩短1~4d,TS和VS去除率分别提高41.7%和52.4%,甲烷气体体积分数由未处理前的52.1%提高到64.5%,其生物能由19.71MJ/m3提高到24.41MJ/m3,在NaOH添加量为6%时,负荷率为60g/L的秸秆厌氧消化效果最好,单位TS沼气产量最高达到445mL/g.
冯磊李润东李延吉
关键词:环境化学秸秆利用厌氧消化
垃圾焚烧灰渣的碳酸化处理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09年
碳酸化处理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城市垃圾焚烧灰渣处理技术。碳酸化作用使灰渣中重金属得以稳定,并对温室气体CO2吸收固定。本文综述国内外碳酸化技术研究进展,并分析我国焚烧飞灰进行碳酸化处理的可行性。
王成艳王雷李润东
关键词:垃圾灰渣碳酸化重金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