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90026)

作品数:15 被引量:122H指数:6
相关作者:范红忠陈利锋姚水安李名良张婷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河南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城市
  • 3篇新凯恩斯主义
  • 3篇凯恩斯
  • 3篇凯恩斯主义
  • 3篇房价
  • 2篇大中小城市
  • 2篇动态随机一般...
  • 2篇人口
  • 2篇社会福利
  • 2篇社会福利损失
  • 2篇小城
  • 2篇小城市
  • 2篇劳动力
  • 2篇货币
  • 2篇福利
  • 2篇福利损失
  • 2篇产出缺口
  • 1篇幸福感
  • 1篇学理
  • 1篇中国社会

机构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中共广东省委...
  • 2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篇范红忠
  • 6篇陈利锋
  • 2篇姚水安
  • 1篇王伟波
  • 1篇张婷
  • 1篇徐长生
  • 1篇连玉君
  • 1篇周启良
  • 1篇向明
  • 1篇李名良
  • 1篇黄永明
  • 1篇冯亚平
  • 1篇岳文涛
  • 1篇范阳

传媒

  • 2篇城市问题
  • 1篇财经论丛
  • 1篇经济经纬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当代财经
  • 1篇中国管理科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 1篇现代财经(天...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个税的累进性、社会福利损失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应该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吗?
2014年
基于包含异质性家户以及累进性个税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文章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盯住目标选择的问题。与基本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不同,个税累进性的引入使得政策制定者面临稳定产出与稳定通胀的权衡取舍;并且个税的累进性具有内生稳定器的作用。基于社会福利损失的比较,发现相对于不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的政策而言,对劳动力市场失业或工资膨胀做出反应的政策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相对较小。这一结论意味着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且经济增长推动就业收效甚微的背景下,通过政策直接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将有可能实现缓解就业形势与降低政策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的"双赢"。
陈利锋
关键词:累进性新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损失
房价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机理与实证被引量:11
2014年
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条件下,厂商不需因房价急速上涨而以名义工资形式给予劳工过多的弥补,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垄断性和政府人为地以商品房用地的收益来弥补工业用地的损失,使房价对出口贸易产生了一种正向促进作用。运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静态面板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两步系统GMM的估计结果都显示:由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不完善,房价越高的东南沿海城市,其出口贸易越发达。这对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外贸失衡治理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范红忠周启良
关键词:房价土地垄断
房价波动、货币政策与中国社会福利损失被引量:44
2014年
本文建立并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一个包含普通消费品部门与房地产部门的多部门NKMP-DSGE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贝叶斯冲击分解研究了外生冲击对于产出、通胀以及房价膨胀的影响。研究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推动我国房价上涨中扮演了主要作用。基于Woodford[1]的方法,本文通过政策试验分析了不同政策机制的社会福利损失,结果发现同时对房地产供给以及房价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具有相对较小的社会福利损失,因此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同时增加房地产供给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可能具有更好的效果。最后,基于我国现实数据,本文估算了通胀与房价膨胀背景下中国真实的社会福利损失,估算的结果对于进一步考察通胀与房价膨胀背景下中国最优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利锋范红忠
关键词:通胀社会福利损失
不同产出缺口界定与估算的新方法:一个结构性表述
2014年
文章采用结构方程方法,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效率产出缺口、自然律产出缺口以及基于劳动力市场的GGL产出缺口进行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基于结构方程方法估算的产出缺口与基于单变量或单方程方法估算的产出缺口。研究发现,由于结构方程方法完整的反映出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而使得对于产出缺口的估算而言,结构方程方法可能优于单变量或单方程方法。
陈利锋
关键词: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住房消费的攀比性与主观幸福感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研究我国居民住房消费的攀比性及其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对武汉居民的随机调查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代表性居民住房消费对其亲友中住房条件较好者住房面积的弹性约为0.7,这表明居民住房消费具有重要的向上攀比性。采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进一步研究攀比性住房消费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发现居民住房面积与其亲友中住房条件较好者住房面积相差越大,居民幸福感越低;然而,如果代表性居民的住房面积超过其亲友中住房条件较好者的住房面积,其幸福感将不受其住房面积和亲友住房面积的影响。这意味着,过大的住房面积"对他人有害,对自己无益"。
范红忠范阳
关键词:住房消费主观幸福感
非完全风险共担、非自愿失业与失业的持续性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非完全风险共担的NKMP-DSGE模型,文章采用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敏感度分析方法考察了风险共担程度对于非自愿失业及其持续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包含非完全风险共担的模型中,外生冲击下就业与失业均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而风险共担程度与失业持续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采用后验优势比检验、极大似然值检验以及贝叶斯信息准则检验等方法进行模型选择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非完全风险共担模型相对较好的拟合了中国现实情况。
陈利锋
关键词:非自愿失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新凯恩斯主义
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我国城镇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偏低,其中大中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要明显低于小城市和小城镇居民,小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相对最高。但是,简单笼统地认为大中城市公共服务水平高于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观点并不完全符合现实,为了提升我国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水平,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建设必须各有侧重。
冯亚平徐长生范红忠
关键词:小城市小城镇公共服务满意度
就业生命时间、劳动者收入的持久性与我国居民消费率——基于省际职工收入占比和非职工收入占比的面板数据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我国职工和包含农民工在内的非职工就业人员在就业生命时间和就业稳定性方面有着很大差异,职工的收入接近其持久收入,具有较高的持久性,而非职工的收入持久性较低。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劳动者收入中,职工收入占比和非职工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率有显著的正影响,职工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弹性较大,接近单位弹性,而非职工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弹性相对较小。规范劳动合同,提高我国劳动力就业生命时间和就业稳定性,进而提高我国居民的职工收入占比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有效途径。
范红忠黄永明连玉君
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学理因由与政策方向——兼评“只控制人口、不控制投资”的政策效果被引量:3
2014年
特大城市生产效率更高,但在生产和人口过度集中的背景下,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一种明智之举,有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要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的发展要求,需要在控制人口政策的基础上,限制在特大城市的投资,鼓励在其它城市的投资,"只控制人口,不控制投资"的政策,难以实现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目标。
姚水安
关键词:人口规模
产出缺口估算的新视角:基于劳动力市场效率的重构
2014年
产出缺口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指示器。已有的产出缺口估算均基于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产出。本文采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估算了一个基于劳动力市场效率的产出缺口(即GGL产出缺口)。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所有变量均可直接观测。运用贝叶斯极大似然估计的模型,结合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与贝叶斯冲击分解,考察GGL产出缺口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路径及其与传统产出缺口的动态差异,研究结果发现:由于失业回滞等原因使得GGL产出缺口比传统产出缺口更具持久性,但传统产出缺口波动更大。二者的差异意味着依靠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方式在我国收效甚微。因此,如果政策机制转向盯住GGL产出缺口,将有利于缓解当前严峻的失业问题。
陈利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