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10411963000)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慕永平陈晓蓉宁冰冰张笑刘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纤维化
  • 3篇肝纤维化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鼠肝
  • 2篇细胞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炎
  • 2篇肝硬化
  • 2篇病毒
  • 1篇凋亡
  • 1篇凋亡机制
  • 1篇星状细胞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诱导大鼠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纤维...
  • 1篇羟脯氨酸

机构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大阪市立大学

作者

  • 6篇慕永平
  • 3篇陈晓蓉
  • 2篇杨宗国
  • 2篇刘平
  • 2篇张笑
  • 2篇刘成
  • 2篇宁冰冰
  • 2篇陆云飞
  • 1篇彭秀华
  • 1篇徐庆年
  • 1篇王峥涛
  • 1篇汤伯宗
  • 1篇任爽
  • 1篇张文萌
  • 1篇陈高峰
  • 1篇章李军
  • 1篇童海涛
  • 1篇朱邦贤
  • 1篇杨华
  • 1篇陈佳美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的监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监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BcrAg),能有效预测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后产生的病毒学反弹及耐药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刘成慕永平杨宗国陈晓蓉
疟母丸抑制CCl_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疟母丸(三棱、莪术和鳖甲)对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10%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制备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制模40只小鼠分为模型组(14只),疟母丸组(13只)以及索拉菲尼(Sorafenib)治疗组(13只),另有10只未处理作正常组。采用血清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及α-SMA评价药物干预效果。结果 (1)模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白蛋白(Alb)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疟母丸组和索拉菲尼治疗组ALT、AST、TBil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且疟母丸组Alb显著增加(P<0.01)。(2)模型小鼠肝组织炎症反应及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增加,已形成完整包绕的假小叶结构,肝组织羟脯氨酸(Hyp)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疟母丸组和索拉菲尼治疗组肝脏炎症反应、胶原沉积较轻,肝组织Hyp显著降低(P<0.05)。(3)免疫印迹分析显示模型小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疟母丸组和索拉菲尼治疗组α-SM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疟母丸能够显著抑制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进程。
宁冰冰张笑慕永平朱邦贤王峥涛刘平
关键词:肝纤维化CCL4
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耐药的预测作用
2013年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LAM)耐药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和门诊收治的43例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期间HBV DNA测序结果分为耐药组21例,非耐药组22例。分别检测各研究节点ALT、HBsAg、HBeAg、HBcrAg、HBV DNA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AM抗病毒前HBcrAg与HBV DNA水平有较好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63(P<0.001)。LAM抗病毒治疗后,外周血HBcrAg与HBV DNA水平均有所下降,但HBcrAg下降速度与幅度均低于HBV DNA。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访结束时HBcrAg水平可能为LAM耐药的影响因素(P<0.01)。HBcrAg对LAM耐药预测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P<0.001)。结论 LAM抗病毒前外周血HBcrAg与HBV DNA有较好的一致性,随访结束时HBcrAg水平可较好的预测LAM耐药。
刘成慕永平杨宗国陈晓蓉陆云飞徐庆年
关键词:拉米夫定
消癥荣木散治疗大鼠肝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消癥荣木散对进展性CCl4大鼠肝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50%CCl42mL/kg皮下注射(首次CCl4橄榄油溶液3mL/kg),每周2次,共8周(W),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第9W开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消癥荣木散组及小柴胡汤组;用药的同时继续CCl4皮下注射至12W末。观察死亡率、腹水质量、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肝细胞增殖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mRNA表达变化。结果 8W模型大鼠血清ALT、AST、TBil显著升高(P<0.01),Alb显著下降(P<0.01),全部形成肝硬化并伴有腹水,肝组织α-SMA、TGF-β1、ColIA2、TNF-α、TIMP-1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MMP-13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并有少量肝细胞增殖;12W模型大鼠腹水质量、ALT、AST、TBil、α-SMA、TGF-β1、ColIA2、TNF-α、TIMP-1进一步升高,且腹水质量和TNF-α显著高于8W模型组,Alb及MMP-13进一步降低,肝细胞增殖明显受抑。与8W及12W模型组比较,消癥荣木散治疗后肝硬化程度明显减轻,ALT、AST、TBil、α-SMA、TGF-β1、ColIA2、TNF-α、TIMP-1均显著降低(P<0.01),Alb含量和MMP-13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和P<0.01),肝细胞增殖活跃。结论具有消痰祛瘀补气功效的消癥荣木散能够逆转CCl4诱导的进展性肝硬化,该治疗方法可能为中医药逆转肝硬化带来新的希望。
慕永平陈晓蓉陆云飞汤伯宗彭秀华杨华童海涛
关键词:肝硬化肝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肝细胞再生
消癖丸干预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效应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消癖丸干预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0.5%的DMN溶液2mL/kg体质量腹腔注射,每周连续注射3d,每日1次,共4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第3周开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消癖丸组,消癖丸组给予消癖丸煎剂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变化。结果:(1)与正常大鼠比较,造模2和4周时模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逐渐升高(P<0.01或P<0.05),4周时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血清ALT、AST、ALP、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2)模型大鼠肝组织炎症反应及胶原沉积逐渐加重,4周时部分大鼠肝组织已形成完整包绕的假小叶结构,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肝组织炎症、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肝组织Hyp含量显著降低(P<0.05)。(3)模型大鼠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逐渐增加,4周时显著高于2周模型组(P<0.01);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显示,肝组织α-SMA、TGF-β1、TIMP-1和HO-1mRNA的表达随着模型的进展逐渐升高(P<0.01);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肝组织α-SMA蛋白的表达及α-SMA、TGF-β1、TIMP-1、HO-1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消癖丸能够显著抑制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进展,且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张笑宁冰冰任爽章李军张文萌陈佳美陈高峰张华慕永平刘平
关键词:二甲基亚硝胺肝功能试验羟脯氨酸
蛋氨酸-胆碱缺乏诱导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细胞凋亡机制
2012年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和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在蛋氨酸一胆碱缺乏饮食( MCD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1)MCDD喂养10周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M组),恢复组(R组)于第9周开始将MCDD转变为蛋氨酸一胆碱对照饮食(MCCD)喂养2周;(2)评价肝细胞脂肪变性、纤维化和炎性反应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或real time-PCR(RT-PCR)方法评价肝星状细胞活化;(3)采用4一羟基壬烯酸(4-HNE)、HO-1/2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或RT-PCR方法评价肝细胞氧化损伤;(4)肝细胞凋亡采用TUNEL染色法评价;(5)采用RT-PCR及蛋白印迹方法评价内质网应激相关细胞因子ERP78、caspase-12、caspase-7、cleaved caspase-7、caspase-9、caspase-3、cleaved caspase-3,以及MAPK信号相关细胞因子c-Jun、ERKl/2、p-ERKl/2.结果 MCDD转换为MCCD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炎性反应、氧化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M组ERP78、caspase-12、caspase-7、cleaved caspase-7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0.05或<0.01),RT-PCR分析显示ERP78、caspase-12、caspase-7 mRNA表达水平亦显著增加(灰度值分别为3.03 ±0.41比2.12±0.37,1.86±0.36比0.78 ±0.20,2.38 ±0.19比1.84±0.13,P<0.05或<0.01).但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caspase-3、caspase-9mRNA表达在正常组、M组和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与正常组比c-Jun mRNA表达升高(0.19 ±0.03比0.11 ±0.05,P<0.05),R组降低(与M组相比,0.13±0.04比0.19±0.03,P<0.05);ERK1和p-ERK1蛋白表达在M组均升高(P<0.01),R组均降低(与M组比,P<0.01).结论 内质网应激相关的caspase-12凋亡途径可能不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而MAPK信号可能在该模型肝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慕永平小川智弘河田则文
关键词:肝硬化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