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176006)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贺振宏孔云川周大勇澜清牛智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分子束
  • 4篇分子束外延
  • 3篇GAAS
  • 1篇英文
  • 1篇原子力显微镜
  • 1篇生长温度
  • 1篇子线
  • 1篇量子
  • 1篇量子线
  • 1篇发光
  • 1篇NANOME...
  • 1篇STRUCT...
  • 1篇BASED
  • 1篇CHARAC...
  • 1篇DEVICE...
  • 1篇INAS
  • 1篇表面形貌
  • 1篇波长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任正伟
  • 2篇牛智川
  • 2篇澜清
  • 2篇周大勇
  • 2篇孔云川
  • 2篇贺振宏
  • 1篇王亚非
  • 1篇苗振华
  • 1篇田强
  • 1篇江德生
  • 1篇封松林
  • 1篇李永平
  • 1篇边历峰

传媒

  • 1篇Journa...
  • 1篇光子学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2003年纳...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原子氢辅助分子束外延GaAs(331)A表面形貌演化(英文)
2008年
研究了GaAs高指数面(331)A在原子氢辅助下分子束外延形貌的演化.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明:在常规分子束外延情况下,GaAs外延层台阶的厚度和台面的宽度随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增加外延层厚度会导致台阶的密度和台面的宽度增加然后饱和.而在原子氢辅助分子束外延情况下,当GaAs淀积量相同时GaAs外延层台阶的密度增大宽度减小.认为这是由于原子氢的作用导致Ga原子迁移长度的减小.在GaAs(331)A台阶基底上生长出InAs自组织纳米线,用光荧光测试研究了其光学各项异性特征.
牛智红任正伟贺振宏
关键词:分子束外延
GaAs(331)A面InAs自组织纳米结构形貌演化
2008年
采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在GaAs(331)A高指数衬底上制备自对齐InAs纳米线(QWRs)或者三维(3D)岛状结构。InAs纳米线(QWRs)选择性生长在GaAs层的台阶边缘。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仔细研究了InAs纳米微结构的表面形貌,发现不同的生长条件,包括:衬底温度、生长速率、和InAs层厚度等,对InAs表面形貌有很大的影响。如,低温更容易导致线状纳米微结构的形成,而高温更利于3D岛状结构形成。表面形貌的转变归结于表面能同应变能之间的竞争。
牛智红任正伟贺振宏
关键词:分子束外延表面形貌原子力显微镜量子线
GaAs/Si/AlAs异质结的带阶和GaAs生长温度的影响
2003年
用分子束外延 (MBE)设备制备了 Ga As/ Al As和 Ga As/ Si/ Al As异质结 ,通过 XPS分别研究了异质结界面处 Si层厚度为 0 .5 ML 和 1ML 对异质结带阶的调节 ,得到最大调节量为 0 .2 e V;通过 C- V法研究了异质结的Ga As层在不同温度下生长对 0 .5 ML Si夹层的影响 ,得到 Si夹层的空间分布随 Ga As层生长温度的升高而扩散增强的温度效应 ,通过深能级瞬态谱 (DL TS)研究了在上述不同温度下生长的 Ga As层的晶体质量 .
李永平澜清吴正龙周大勇孔云川牛智川田强杨锡震王亚非
关键词:生长温度分子束外延
1.55μm波长发光的自组织InAs量子点生长
2002年
通过引入较长停顿时间 ,采用分子束外延循环生长方法在 35 0℃低温获得了一种横向聚合的InAs自组织量子点 ,在荧光光谱中观察到 1.5 5 μm波长的发光峰 .通过AFM和PL谱的联合研究 ,表明此低温循环生长方法有利于在长波长发光的量子点的形成 .
澜清周大勇孔云川边历峰苗振华江德生牛智川封松林
关键词:分子束外延
MBE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aAs Based Long Wavelength Nanometer Structures and Devices
1.3-μm emitting InGaAs/GaAs and InGaAsN/GaAs quantum dots (QDs) and quantum wells (QWs) nanometer structures h...
Niu Zhi-chuan, Ni Haiqiao, Fang Zhidan, Gong Zheng, Miao Zhen-hua, Xu Xiaohua, and Feng Song-lin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