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318)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学群王春台谭艳平周杰程钢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南民族大学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水稻
  • 4篇基因
  • 2篇稻株
  • 2篇英文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水稻株高
  • 2篇糖基转移酶
  • 2篇糖基转移酶基...
  • 2篇株高
  • 2篇转移酶
  • 2篇酶基因
  • 2篇继代
  • 2篇矮化
  • 1篇蛋白
  • 1篇雄性不育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定位
  • 1篇烟草
  • 1篇叶片

机构

  • 9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9篇王春台
  • 9篇刘学群
  • 7篇谭艳平
  • 5篇程钢
  • 5篇周杰
  • 2篇刘新琼
  • 2篇王巍葳
  • 1篇李炜
  • 1篇李佳素
  • 1篇罗凤燕
  • 1篇江晨
  • 1篇徐鑫
  • 1篇韦玉梅
  • 1篇陈为
  • 1篇胡文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Agricu...
  • 1篇种子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水稻不育系与保持系中3个ANTs基因表达模式的比较
2010年
探讨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水稻不育系‘粤泰A’(‘YTA’)和保持系‘粤泰B’(‘YTB’)中3个腺苷酸转位酶(ANT)基因在三叶期根、茎、叶以及不同发育时期的幼穗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ANT1和ANT2在‘YTA’和‘YTB’三叶期的根、茎、叶中的表达量都较高,而在生殖生长不同时期的幼穗中表达量较低。‘YTA’中ANT1在不同时期的幼穗中表达量都较低,而ANT2的表达量到穗生长期II的幼穗才较低。‘YTB’中ANT1在生殖生长的穗生长期III的幼穗有很高的表达。ANT3的表达水平在研究的各组织中的表达都较低,在‘YTB’穗生长期V的幼穗中表达最高。相对于‘YTA’,‘YTB’中只有ANT3在穗生长期III和穗生长期V的幼穗中呈现明显的优势表达;而相对于‘YTB’,‘YTA’中ANT2和ANT3在穗生长期I、ANT2在穗生长期VI幼穗具有明显的优势表达。3个ANTs基因在HL-CMS不育系‘YTA’和保持系‘YTB’不同组织及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的差异,暗示它们可能与HL-CMS水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发育调控有关。
罗凤燕程钢谭艳平刘学群刘新琼周杰王春台
关键词:水稻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表达
籼稻YTB成熟胚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试验被引量:3
2011年
为确定籼稻YTB成熟胚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条件,对籼稻愈伤组织进行不同继代培养条件优化组合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籼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NB培养基是较适合籼稻愈伤组织继代生长的培养基;籼稻YTB成熟胚愈伤组织不适合二次继代;铁盐浓度对籼稻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有明显影响;水解酪蛋白、脯氨酸、谷氨酰胺及硫代硫酸钠等能改善籼稻愈伤组织的质量,降低褐化率;抗坏血酸(VC)对籼稻胚愈伤组织的继代生长及抗褐化无明显影响;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学观察的一致性证明了外源腐胺PUT(30 mg/L)在籼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可以使愈伤组织保持良好的胚性,从而提高后续遗传转化的转化率。
周杰王春台谭艳平刘学群程钢
关键词: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腐胺
水稻osvdac基因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构建水稻osvdac3和osvdac5基因RNA干涉表达载体,获得转干涉载体的转基因水稻植株。[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水稻幼苗总RNA,以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osvdac3和osvdac5的分别靠近5’端和3’端约500~600bp的特异序列,用Gateway重组克隆技术构建RNA干涉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愈伤组织侵染法进行遗传转化。[结果]成功构建水稻2个osvdac3和2个os-vdac5基因RNA干涉表达载体,并获得转osvdac3干涉载体的阳性植株。[结论]干涉osvdac3和osvdac5的植株为研究其功能提供材料。
江晨程钢刘学群谭艳平周杰王春台
关键词:水稻RNA干涉GATEWAY技术
烟草叶片蛋白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使用酚/SDS法、Tris-HCl法及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叶片蛋白,从终产物形式、颜色、提取时间、蛋白产量、SDS-PAGE电泳图谱等方面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对提取的烟草叶片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来评价3种方法提取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与2种常用方法相比,酚/SDS法具有快速、操作方便等特点,提取的蛋白纯度高、种类丰富,可用于Western Blotting检测,是一种合适的提取植物组织中蛋白的方法。
韦玉梅李佳素周杰王春台刘学群程钢
关键词:蛋白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籼稻粤泰A与粤泰B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选用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籼稻不育系粤泰A与保持系粤泰B成熟胚为材料,比较了4种不同基本培养基(N6、NB、MS、CC)对二者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初愈组织的继代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6、NB、MS三种培养基均可用于YTA和YTB种子愈伤的诱导,而用NB及N6培养基进行第一次继代培养效果较好,4种基本培养基均不适合于YTA和YTB进行二次继代培养。在相同培养基上,YTB愈伤诱导率、愈伤生长状况及继代培养时的褐化率都优于YTA,证明细胞质基因型对愈伤的诱导和生长有重要影响。
周杰陈为胡文谭艳平刘新琼刘学群,程钢。王春台刘新琼刘学群程钢王春台
关键词:籼稻愈伤组织继代
糖基转移酶基因sm-Ngt1对水稻株高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烟草中受甲基茉莉酸和水杨酸双重诱导的糖基转移酶基因sm-Ngt1过表达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sm-Ngt1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浸染法转化籼稻粤泰B,对获得的阳性转基因植株进行高度检测。[结果]共获得117株阳性转sm-Ngt1植株。在成功转入sm-Ngt1基因后,水稻植株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矮化,其中37%的转基因植株高度为71.4±9.8cm,27%的转基因植株高度为65.1±4.6cm,而未转基因的对照YTB的平均高度为130.0±4.3cm。[结论]为进一步研究sm-Ngt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王巍葳谭艳平王春台刘学群
关键词:糖基转移酶水稻矮化
糖基转移酶基因sm-Ngt1对水稻株高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烟草中受甲基茉莉酸和水杨酸双重诱导的糖基转移酶基因sm-Ngt1过表达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sm-Ngt1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浸染法转化籼稻粤泰B,对获得的阳性转基因植株进行高度检测。[结果]共获得117株阳性转sm-Ngt1植株。在成功转入sm-Ngt1基因后,水稻植株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矮化,其中37%的转基因植株高度为(71.4±9.8)cm,27%的转基因植株高度为(65.1±4.6)cm,而未转基因的对照YTB平均高度为(130.0±4.3)cm。[结论]该研究为研究sm-Ngt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王巍葳谭艳平王春台刘学群
关键词:糖基转移酶水稻矮化
水稻OsVDAC2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VDAC(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又称作线粒体孔蛋白,在调节线粒体的代谢和能量功能以及线粒体介导的凋亡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但水稻中VDAC家族的亚细胞定位及其生物学功能尚未清楚。依据NCBI公布的水稻Os VDAC2的ORF序列设计引物,从水稻品种日本晴叶片c DNA中扩增得到目的片段。构建Os VDAC-GFP融合瞬时表达载体,转化水稻原生质体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激光共聚焦观察结果表明:水稻Os VDAC2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钟英健王春台刘学群徐鑫
关键词:水稻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
水稻线粒体nad1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遗传转化(英文)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克隆线粒体相关基因nad1,获得转nad1的转基因水稻植株。[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水稻幼苗总RNA,以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nad1;将nad1接到线粒体信号肽Rf1b的5 (Rf1b5 ),装载到pCAMBIA1305.1双元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愈伤组织侵染法进行遗传转化。[结果]克隆的目的基因nad1大小为978 bp,成功构建了携带线粒体信号肽的nad1植物表达载体,并获得了转nad1基因的阳性植株。[结论]为探讨水稻中过表达nad1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李炜谭艳平王春台刘学群
关键词:水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