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9JY0149)

作品数:12 被引量:109H指数:8
相关作者:王涛游玲王松冯瑞章冯学愚更多>>
相关机构:宜宾学院云南大学四川省宜宾市叙府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浓香
  • 9篇浓香型
  • 9篇香型
  • 9篇白酒
  • 6篇浓香型白酒
  • 6篇香型白酒
  • 3篇酿造
  • 3篇系统发育
  • 3篇窖泥
  • 3篇酒窖
  • 3篇酒酿
  • 3篇白酒酿造
  • 3篇RRNA基因
  • 2篇乙醇
  • 2篇糟醅
  • 2篇系统发育分析
  • 2篇细菌
  • 2篇酵母
  • 2篇发育分析
  • 2篇放线菌

机构

  • 11篇宜宾学院
  • 2篇云南大学
  • 1篇四川省宜宾市...

作者

  • 11篇游玲
  • 11篇王涛
  • 9篇冯瑞章
  • 9篇王松
  • 4篇冯学愚
  • 2篇姚韬
  • 2篇张云
  • 2篇崔晓龙
  • 2篇田时平
  • 2篇蒲岚
  • 2篇周宇科
  • 1篇周瑞平
  • 1篇张超
  • 1篇郑通文
  • 1篇李涛
  • 1篇何元丽
  • 1篇何琴
  • 1篇余仕海
  • 1篇王杰
  • 1篇林强

传媒

  • 5篇食品与发酵工...
  • 4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酿造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酿酒科技

年份

  • 1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株浓香型白酒酵母对糟醅的乙醇发酵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将1株分离自浓香型白酒糟醅的酵母菌分别接种于装有入窖粮糟和无菌糟醅浸提液中的三角瓶中,发酵后固态糟醅乙醇浓度达到15.0%(V/V,下同),比其空白对照和窖池内正常发酵糟醅分别高8.0%和8.2%;糟醅浸提液中的乙醇浓度也达到了12.3%。经部分生理生化特征检测和26S rDNA D1/D2区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为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sp.),最适生长温度为34℃,在28~40℃下都能生长,能够耐受pH 3.5以下的生长环境。
王涛郑通文游玲陈云宗周瑞平王松冯瑞章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酵母乙醇糟醅
浓香型白酒酿造相关放线菌挥发性产物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为探讨酿造过程中的放线菌对浓香型白酒生产的影响,对分离自窖泥、糟醅、窖房和曲房空气中的123株放线菌发酵液中的主要醇溶性和水溶性挥发物质进行检测。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发现,123株放线菌均能产生多种挥发性产物,不同来源的放线菌菌株所产挥发性产物的种类有一定差异,仅Streptomyces属的多株放线菌可产生酯类、酸类、醛类、酮类及醇类等浓香型白酒中的重要呈香呈味物质,这些放线菌(特别是链霉菌)在浓香型白酒的酿造中很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还发现部分菌株在白酒和其他行业有重大的应用前景。
王涛游玲赵东冯瑞章王松冯学愚林强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放线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挥发性产物
多粮浓香型白酒厂内细菌多样性及分布的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改良的NA培养基分离、去除冗余,从多粮浓香型酒厂内的空气、曲药、糟醅、窖泥中分离到82株细菌,其中优势细菌24株,占分离所得细菌总数的29.27%。对这24株优势细菌的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其中13株为Bacillus属,9株分属于Lysinibacillus属、Staphylococcus属、Rummeliibacillus属,Brevibacillus属、Brachybacterium属,还有2株菌与数据库中模式菌株相似性低于97%,很可能代表着新类群。入窖糟醅中细菌种类及数量最多,曲药中产芽孢细菌最多,可产淀粉酶的细菌在生产环境中分布最广,表明细菌种类及数量的分布与白酒生产以及酒体的风格形成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周瑞平陈云宗唐代云
关键词:细菌
宜宾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细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被引量:15
2011年
采用纯培养和免培养(culture-independent)分析方法,对宜宾多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成熟窖泥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NA)和高氏I号分离培养基分离细菌(包括放线菌),并评价菌株的乙醇耐受能力和低pH耐受能力。构建了窖泥样品总DNA的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别挑选不同培养特征的89株细菌纯培养物和427个基因克隆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89株纯培养物分属于13个属,以Streptomyces(39株)和Bacillus(27株)为优势属。纯培养菌株中,具备7%浓度乙醇耐受能力和低pH(4.5)耐受能力的分别有16株和10株。挑取的克隆子经测序、去除嵌合体后,得到了406个有效序列,并在97%的序列相似性水平上可将其分为75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分属于Clostridia、Bacilli、Acti-n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α-Proteobacteria、Deinococci、Planctomycea、Bacteroidia 8个纲。其中Clostridia为绝对优势菌群,包含50个OTU、227个克隆子;Bacilli包含11个OTU、128个克隆子,为次优势菌群。证明宜宾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细菌群落存在丰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
王涛田时平赵东游玲王松冯瑞章冯学愚张云崔晓龙
关键词:窖泥细菌RRNA基因系统发育多样性
8株窖泥链霉菌对酸、乙醇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对分离自窖泥的8株放线菌进行鉴定,并考察其对窖泥环境中pH值、乙醇的耐受性。采用ISP2液体培养基在pH值2.0~3.5、乙醇浓度3%vol^6%vol条件下培养链霉菌菌株,结果显示,分属于链霉菌属的8个种的8株放线菌均不能耐受pH值2.0及6%vol的乙醇浓度,均能耐受pH值3.5及3%vol的乙醇浓度,5株链霉菌在pH值3.0时可以生长,2株链霉菌可耐受5%vol乙醇,说明分离自窖泥的多数链霉菌对窖泥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好,但不同种链霉菌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窖泥环境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对链霉菌属菌株具有一定的选择驯化作用。
蒲岚游玲何琴王涛
关键词:窖泥链霉菌耐受性
中高温大曲和曲房细菌群落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2年
为了解多粮浓香型白酒厂中高温大曲和曲房细菌群落的相关性,采用改良NA培养基和高氏I号培养基对细菌进行分离。经过表观去除冗余后,从多家规模多粮浓香型白酒厂的中高温大曲生产环境(曲房)和大曲分离得到217株细菌。对这217株菌进行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及纤维素维素分解能力、淀粉水解能力、7%乙醇耐受能力和pH 4.5耐受能力进行了检测。发现中高温大曲和曲房细菌群落均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二者的优势菌均为Bacillus,且分别以Staphylococcus和Streptomyces为次优势属;中高温大曲和曲房环境中均存在一定数量具有应用前景的微生物资源;2个细菌群落组成及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淀粉水解能力和7%乙醇耐受能力的菌株分布均存在高度的一致性,环境对中高温大曲细菌群落影响巨大。
王涛游玲赵东冯瑞章王松冯学愚张云
关键词:中高温大曲曲房细菌群落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浓香型白酒酿造环节中产酯化酶的霉菌多样性被引量:8
2012年
对分离自宜宾多粮浓香型白酒酿造环节中的135株霉菌产酯化酶的能力进行了检测,发现40株菌具备产生酯化酶的能力。其中以来自窖房的最多(34株),分离自糟醅次之(4株),其余为曲药(1株)、曲房(1株)。通过对这40株霉菌开展的基于ITS nu-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分属于Penicillium、Aspergillus、Emericella、Rhizopus、Cladosporium、Mucor等6个属,以Penicillium(19株)和Aspergillus(13株)为主要类群。结果显示,宜宾多粮浓香型白酒酿造环节中具备大量产酯化酶能力的霉菌,而且这些霉菌存在较为丰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
王涛赵东游玲周宇科王松冯瑞章冯学愚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酯化酶
多粮浓香型白酒生产中放线菌的多样性被引量:9
2011年
以改良的高氏I号培养基为基质,从多家宜宾多粮浓香型白酒生产企业的窖房空气、曲房空气、窖泥和糟醅分离到123株典型丝状放线菌,并对其进行了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123株典型放线菌分属于Streptomyce、Massilia、Nocardiopsis 3个属,Streptomyce为绝对优势属(121株,占总菌株数的98.4%);Streptomyce属的121株菌与该属内26个种的典型菌株序列相似度≥98%,其中,有45株与S.violascensISP 5183T序列最接近,分布于4个取样点;在4个取样点中,窖泥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最高,糟醅的优势度指数最高;各样点间放线菌的相似性较低,且都存在特有的放线菌类群。
张超赵东王涛游玲冯瑞章王松何建蓉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放线菌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多样性
浓香型白酒酿造相关酵母发酵糟醅产己酸乙酯的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在分装至三角瓶的入窖粮糟中分别接种分离自浓香型白酒酿造环境的122株酵母,并设立空白对照和窖内对照,发酵结束后检测糟醅中己酸乙酯的含量。结果显示,窖内对照糟醅中己酸乙酯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73株酵母可使糟醅中己酸乙酯含量高于空白对照,其最高的己酸乙酯含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的58倍和窖内对照的3倍。对8株促进糟醅己酸乙酯生成能力显著(高于窖内对照)的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和基于26S rDNA D1/D2区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这些菌株分属于Debaryomyces hansenii(4株)、Issatchenkia orientalis(2株)、Zygosaccharomyces bailii(1株)、Trichosporon coremiiforme(1株)等4种。研究表明,浓香型白酒酿造环境中存在大量的能够促进糟醅产己酸乙酯的酵母。
王涛姚韬李涛游玲周瑞平王松冯瑞章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酵母菌己酸乙酯RDNA
浓香型白酒窖泥、出窖糟醅细菌区系的相似性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分别建立多粮浓香型白酒窖池的窖泥和出窖糟醅的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在利用DOTUR1.53软件对691条有效序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序列进行Blastn和EzTaxon相似性分析。发现窖泥和出窖糟醅中均存在丰富的细菌多样性;窖泥中180条序列分别与糟醅中264条序列100%相似,各占2个克隆文库序列总数的51.14%和77.88%,这些序列主要属于Lactobacillus、Staphylococcus、Serratia、Clostridium和一些潜在新类群。结果显示:多粮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窖泥和糟醅具有较高相似度的细菌区系,其间存在较大规模的细菌相互扩散,发生相互扩散的细菌包括Lactobacillus、Serratia和Clostridium等属的菌株及大量潜在新分类单位菌株。
王涛田时平赵东游玲冯瑞章王松崔晓龙
关键词:窖泥细菌区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