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0425824)

作品数:82 被引量:837H指数:17
相关作者:李忠献丁阳岳福青林伟张雪松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天津市土木工程结构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建筑科学
  • 2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理学
  • 14篇天文地球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9篇地震
  • 24篇阻尼
  • 24篇阻尼器
  • 18篇地震反应
  • 18篇磁流变
  • 17篇桥梁
  • 17篇混凝土
  • 13篇半主动
  • 13篇半主动控制
  • 12篇荷载
  • 12篇大跨度
  • 11篇抗震
  • 10篇磁流变(MR...
  • 9篇抗震性
  • 9篇抗震性能
  • 9篇磁流变阻尼器
  • 8篇瞬时最优控制
  • 8篇钢筋
  • 8篇钢筋混凝
  • 8篇钢筋混凝土

机构

  • 90篇天津大学
  • 7篇天津市土木工...
  • 4篇香港理工大学
  • 3篇国家电网公司
  • 3篇天津市市政工...
  • 1篇山东交通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天津城市基础...

作者

  • 85篇李忠献
  • 28篇丁阳
  • 9篇林伟
  • 9篇刘永光
  • 8篇岳福青
  • 8篇张雪松
  • 6篇周莉
  • 6篇陈锋
  • 6篇张路
  • 5篇邢德进
  • 4篇史志利
  • 4篇樊素英
  • 4篇张笈玮
  • 4篇景萌
  • 3篇姚宇飞
  • 3篇李忠诚
  • 3篇姜南
  • 3篇黄健
  • 3篇梁万顺
  • 3篇张媛

传媒

  • 19篇工程力学
  • 15篇地震工程与工...
  • 10篇天津大学学报
  • 7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振动工程学报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建筑结构学报
  • 3篇福州大学学报...
  • 3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建筑结构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0
  • 13篇2009
  • 16篇2008
  • 15篇2007
  • 21篇2006
  • 23篇2005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信赖域方法的MR阻尼器瞬时最优半主动控制被引量:4
2009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信赖域方法的磁流变(MR)阻尼器瞬时最优半主动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不以主动最优控制力为目标出力,而是从MR阻尼器的性能出发,提出了MR阻尼器瞬时最优半主动控制的指标函数;同时将下一时刻阻尼器的可能出力范围作为半主动控制问题的限界约束条件,应用精细积分法将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问题转化为一组带有限界约束的最小值优化问题;最后采用信赖域方法在限界约束内求解得到半主动最优控制力。数值仿真了一受天津波或El-Centro波激励的典型三层框架结构在无控状态以及分别采用传统Clipped-optimal半主动控制算法和采用该文提出的瞬时最优半主动控制算法的受控状态下的地震反应。仿真结果证明了提出的基于信赖域方法的瞬时最优半主动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与传统Clipped-optimal半主动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相比较,该文算法在多个阻尼器情况下的控制效果更具优越性,更适于大型复杂结构的半主动控制。
林伟李忠献倪一清
关键词:磁流变(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瞬时最优控制信赖域方法精细积分法
基于剪滞理论的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破坏分析
基于复合材料力学和线弹性断裂力学知识.简化了桥面铺装层及桥面板体系的力学模型:考虑铺装层中钢筋网的影响.运用剪滞理论.建立了修正的剪滞控制方程组。将模型裂缝区及远场的应力、位移条件合理转换为所建立计算模式的边界条件。求解...
刘永光李忠献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温度应力解析解
文献传递
应用MRF-04K阻尼器的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半主动控制被引量:8
2005年
应用最近设计制作的MRF-0 4K型磁流变(MR)阻尼器对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实施半主动控制。首先建立了多支承不同步地震激励下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运动方程,并基于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建立了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控制的计算方法,数值仿真分析了某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不同控制策略下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在该连续刚构桥的两端各安装5 0个MRF-0 4K阻尼器,中墩墩顶水平位移降低7 0.4%,中跨跨中竖向位移降低7 7.7%,边跨跨中竖向位移降低6 6.0%。最后得出结论:应用MRF-0 4K阻尼器能使多支承不同步地震激励下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得到有效的控制,主动控制效果明显地高于被动控制效果,且半主动控制能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即使地震发生时半主动控制系统失效,同样可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从而为MRF-0 4K阻尼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忠献樊素英史志利徐龙河
关键词: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磁流变(MR)阻尼器瞬时最优控制
行波效应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37
2007年
建立了一系列的标准正方形平板网格模型,分别采用时程分析法和随机振动虚拟激励法分析了不同跨度的网格模型在不同视波速的行波激励下的地震响应,并与一致激励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网格结构杆件应力的影响随行波视波速的减小而增大,且对不同位置杆件的应力值的影响有所不同;当行波视波速小于500m/s时,行波效应对跨度大于60 m的网格结构控制杆件内力的影响程度大于lO%;当行波视波速一定时,行波效应对杆件控制内力的影响随网格结构跨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地震激励下的行波效应差别很大.可见,行波效应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显著;在空间网格结构抗震设计中,当结构跨度大于60 m、行波视波速小于500 m/s时,必须考虑行波效应对网格结构控制杆件内力的影响.
李忠献林伟丁阳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结构行波效应时程分析法虚拟激励法
大型结构非线性物理参数识别的线性化算法被引量:3
2005年
提出了一种识别大型结构非线性物理参数的Taylor级数线性化算法。该算法基于反应力向量灵敏度模型参数化方法的改进算法,适用于线性结构的一般有限元模型;根据结构的时域测量响应,能够直接识别出未知集中输入下结构在单元水平上的非线性物理参数。在算法中,经Tay-lor级数线性化处理后的识别方程,可以简便地由通用有限元程序得到;且其严重病态特性可以通过预处理方法得到有效改善。结果表明,对数值仿真-剪力墙结构的物理参数识别,当保证无噪声条件下的识别精度100%时,算法的计算效率提高了100多倍,且识别结果对初始估计值敏感程度显著下降,因而特别适合于大型结构非线性物理参数的识别。
李忠献武魏娜
关键词:参数识别TAYLOR级数有限元
大跨度空间结构地震反应的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
本文将基于磁流变(MR)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系统引入大跨度空间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根据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特点,首先将经典LQR半主动控制进行扩展,推导了LQR空间最优控制力的表达式。同时根据大跨度空间结构振动控制需要...
丁阳林伟李忠献
关键词:瞬时最优控制半主动控制信赖域方法
文献传递
地震动非平稳性对大跨度空间结构随机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为了进一步完善大跨度空间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简便的、近似计算非平稳地震激励下结构峰值响应均值的算法,数值模拟了某体育馆大型网壳结构在平稳和非平稳地震激励下的随机地震响应.研究表明,考虑地震动的非平稳性后,各杆件的峰值响应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约7.51%~23.3%;同时考虑行波效应和地震动非平稳性时,在地震激励的初期阶段,结构响应方差会发生变化,但不会给结构的峰值响应均值带来明显差异;不同地面视波速时,峰值响应均值的减小程度不同.由此得出,所提出的近似算法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大跨度空间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的计算量;对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尤其当结构的阻尼比和自振频率很低时应考虑地震动的非平稳性;在分析地震动非平稳性的影响时,应同时考虑地震动的行波效应.
丁阳张笈玮李忠献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结构虚拟激励法行波效应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装配整体式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58
2005年
本文通过对2组、每组2个足尺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和分析,研究了装配整体式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其中第一组试件为按'弱节点'设计的中节点,第二组试件为按 '强节点'设计的边节点,且对第二组的1个试件的节点核心区附近梁端工字钢的上、下翼缘采取狗骨形削弱的构造措施.试验结果表明:4个节点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为5.1~7.27,均符合抗震设计的延性要求;在最大荷载时,4个试件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为0.19~0.34,耗能能力强.理论分析表明:在相同轴压比的条件下,两组试件均有较好的延性,且第二组试件的耗能能力明显高于第一组试件;对节点附近梁端工字钢翼缘采取狗骨形削弱,能够将框架梁的塑性铰从梁端根部转移到削弱部位,从而有效地提高节点的抗震性能.
李忠献张雪松丁阳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抗震性能
长输管道悬索跨越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以一实际长输管道悬索桥跨越工程为原型,制作了缩尺比例为1∶8的试验模型,对试验模型的模态、抗震性能进行了白噪声和不同强度的E l Centro波输入下的试验研究以及有限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模型的自振频率随地震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最大降低20%;试验模型的最大地震反应为塔架顶部的纵向振动,加速度达1.75g,折合原型为1.62g,动力放大系数为5.47。管道的地震反应以横向振动为主,最大加速度达1.21g,折合原型结构为1.12g,动力放大系数为2.63。试验过程中,输入的最大横向和竖向地震反应加速度折合原型均超过0.4g,但模型构件未发生破损,结构体系保持稳定,表明悬索跨越结构具有抗御地震烈度9度而保持使用功能的能力。不同强度的地震动作用下,钢索与管道的内力分配改变,钢索具有调节结构体系构件受力的重要机能,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王金国丁阳郭迅
关键词:长输管道模态参数抗震性能有限元
基于梁格法的桥梁移动荷载识别被引量:19
2006年
针对公路桥梁与城市立交中普遍采用的梁桥结构,建立了基于梁格法的桥梁移动荷载识别模型。推导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梁桥空间运动方程,运用子空间迭代法求解桥梁的离散振型;利用Newmark-β逐步积分法得到桥梁的模拟响应,并通过结合样条函数逼近法与截断奇异值分解正则化方法得到移动荷载的稳定解。数值模拟了一简支组合梁桥和一单箱三室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上移动时变力和车桥接触力的识别,考虑了噪声、偏载、桥面不平度等因素。结果表明:通过符合等效原则的、合理的网格划分,梁格模型可准确地模拟梁桥的车桥相互作用;基于梁格法的移动荷载识别模型是可靠的,计算效率高、应用范围广。
李忠献陈锋
关键词:桥梁移动荷载识别梁格法正则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