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10003003-005)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吴雪琼白雪娟杨丹李江英崔波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解放军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结核
  • 4篇蛋白
  • 4篇结核分枝杆菌
  • 4篇分枝杆菌
  • 4篇杆菌
  • 2篇细胞
  • 2篇细菌
  • 2篇细菌蛋白质
  • 2篇细菌蛋白质类
  • 2篇结核分枝杆菌...
  • 2篇抗原
  • 1篇蛋白抗原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反应
  • 1篇原癌基因
  • 1篇原癌基因蛋白
  • 1篇原癌基因蛋白...
  • 1篇原癌基因蛋白...

机构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解放军309...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2篇白雪娟
  • 2篇吴雪琼
  • 1篇阳幼荣
  • 1篇黄迅悟
  • 1篇彭伟
  • 1篇吴霄
  • 1篇杨丹
  • 1篇崔波
  • 1篇李江英

传媒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Rv1813c原核表达、纯化及免疫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克隆、表达、纯化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蛋白Rv1813c,分析其免疫活性。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Rv1813c蛋白序列,根据H37Rv基因组序列合成引物,PCR扩增Rv1813c基因,克隆至pGEM-T载体;挑取阳性克隆测序,将正确编码基因克隆到pET30a载体上,在大肠埃希菌BL21菌株中以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以金属螯合层析分离纯化重组蛋白,采用ELISA法分析其免疫反应性。结果 Rv1813c蛋白第34位氨基酸残基之前含有跨膜区及信号肽部分,可能是一个胞外蛋白。对重组质粒pET30a-Rv1813c测序,与设计的序列相同。重组蛋白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细胞内以包涵体形式表达,IPTG诱导3h-4h重组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量较高,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40%以上。纯化的重组Rv1813c蛋白纯度>95%。ELISA分析重组Rv1813c蛋白与结核患者血清有较强的反应性,A450值为0.50±0.34,显著高于健康组A450值0.23±0.18及非结核呼吸疾病组A450值0.30±0.27(P<0.05)。结论成功构建的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质粒能高效表达Rv1813c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结核病的免疫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白雪娟阳幼荣梁艳张晓燕张俊仙吴雪琼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克隆血清学反应
活动性骨关节结核患者对潜伏感染相关蛋白Rv2659c T细胞免疫应答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潜伏感染相关蛋白Rv2659c对结核潜伏感染与活动性骨关节结核T细胞免疫应答的特性。方法使用CFP10-ESTA6蛋白(CE)通过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从健康志愿者中筛选出未感染健康组(42例)和结核潜伏感染组(33例)。从住院志愿者中筛选出非结核骨关节病组(35例)及活动性骨关节结核病组(30例)。使用Rv2659c蛋白刺激各组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应用ELISPOT技术检测分泌IFN-γ的效应T细胞斑点数(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SFC),比较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以潜伏感染组为阳性组,以活动性骨关节结核病组为阴性组,绘制Rv2659c潜伏抗原的ROC曲线,在特异度80%及90%两个点取SFC的cut-off值,评价Rv2659c对结核潜伏感染与活动性骨关节结核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潜伏感染组的SFC值(2.5/28)显著高于活动性骨关节结核病组(0/2)、非结核骨关节病组(2.5/6.25)及未感染健康组(0/2.5),均P〈0.05。Rv2659c重组蛋白的曲线下面积(AUC)为65.2%,95%可信区间(CI)0.51~0.794。特异度80%时,cut-off值为3;特异度90%时,cut-off值为5。Rv2659c蛋白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应答的阳性率在潜伏感染组最高(54.5%),显著高于活动性骨关节结核病组(20%)、非结核骨关节病组(11.4%)以及未感染健康组(16.7%)3组,均P〈0.05。结论 Rv2659c诱导活动性骨关节结核患者效应T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显著低于结核潜伏感染人群;Rv2659c对于鉴别结核潜伏感染人群与活动性骨关节结核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崔波彭伟白雪娟李江英吴霄阳幼荣黄迅悟吴雪琼
关键词:免疫T淋巴细胞
Rv1813c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重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蛋白Rv1813c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方面的价值。方法 20例结核潜伏感染者和79例健康志愿者均行胸部X线检查、PPD皮肤试验、结核抗体检测,同时应用ELISA联合重组融合蛋白CFP10-ESAT6和潜伏感染蛋白Rv1813c进行IGRA检测。结果所有受试者中,PPD皮肤试验和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28%。Rv1813c刺激潜伏感染者后产生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其刺激PPD强阳性组(皮试直径≥15mm)产生的IFN-γ值低于弱阳性组(5mm≤皮试直径<15mm),但无统计学意义,而CFP10-ESAT6刺激PPD强阳性组后产生的IFN-γ值高于弱阳性组(P<0.05)。CFP10-ESAT6和Rv1813c刺激抗体阴性及阳性组后产生的IFN-γ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Rv1813c诊断结核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特异性80%时,灵敏度为85%;特异性为90%时,灵敏度为45%。结论同时检测Rv1813c及CFP10-ESAT6抗原特异的IFN-γ值有可能筛选出潜伏感染者中的活动感染人群,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白雪娟梁艳阳幼荣吴雪琼
关键词: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潜伏感染蛋白Rv2657cT细胞和B细胞表位的预测与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预测结核分枝杆菌Rv2657c蛋白的抗原表位,了解其免疫原性。方法:应用DNAStar软件预测Rv2657c蛋白的T细胞和B细胞表位;Blast方法分析该蛋白氨基酸序列与人类蛋白序列的相似性;SYFPEITHI超基序法、BIMAS量化基序法及Net CTL法预测蛋白的CTL表位;RANKPEP及SYFPEITHI超基序法远程预测Th细胞表位。结果:DNAStar软件预测Rv2657c蛋白有5个B细胞抗原表位,6个T细胞抗原表位。SYFPEITHI超基序法、BIMAS量化基序法及Net CTL法预测该蛋白有6个CTL表位;RANKPEP及SYFPEITHI超基序法预测该蛋白有38个Th表位。结论:Rv2657c蛋白既有B细胞表位也有T细胞表位,可能成为结核病诊断抗原分子和候选疫苗抗原。
杨丹白雪娟阳幼荣林明贵吴雪琼
关键词:结核病表位预测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抗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结核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是结核病的主要来源,早期发现、诊断并有效治疗潜伏感染是有效控制结核病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抗原主要包括与结核分枝杆菌缺氧、营养缺乏及与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再激活相关的蛋白。有些潜伏感染相关抗原具有良好的T细胞免疫能力,尤其更易在被潜伏感染人群中识别,有望成为新型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诊断标志物及潜伏感染候选疫苗;有些潜伏感染相关抗原对B淋巴细胞具有较强免疫原性,在结核病体液免疫诊断方面有潜在诊断价值。这些潜伏感染相关蛋白在未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疫苗及诊断试剂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白雪娟吴雪琼
关键词:细菌蛋白质类
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靶6家族其他蛋白抗原的研究进展
2014年
目前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防御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该问题的阐明,将为结核病疫苗、免疫诊断试剂和新药的开发奠定基础.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家族蛋白是一类小分子蛋白,呈螺旋状结构,它们通过ESAT-6分泌系统(ESAT-6 secretion system,ESX)分泌到细胞外.该家族共有23个成员(EsxA~W),其在基因组上相邻排列的2个蛋白编码基因形成11个类操纵子结构的基因对.该家族蛋白参与宿主与致病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免疫系统识别的优势抗原,大多数是T细胞优势抗原,在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和机体的免疫保护机制方面起关键作用.鉴于EsxA和EsxB的研究概况国内外报道较多,而其他ESAT-6家族成员研究报道较少.因此,笔者着重概要地介绍ESAT-6家族其他成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阳幼荣吴雪琼
关键词:细菌蛋白质类DNA结合蛋白质类原癌基因蛋白质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