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53)
- 作品数:11 被引量:376H指数:9
- 相关作者:刘卫东刘毅张兵金凤君于良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研究被引量:55
- 2007年
- 全球化已经成为对国家、地区和企业制定发展策略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参与经济全球化已经对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分析中国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理论预测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未来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可能情景。中国的比较生产成本和市场规模优势仍将对外商直接投资形成较大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强化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随着中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外资和外贸的发展将促进和强化中国的"T"型空间格局的形成。在这个"T"型空间骨架上将形成若干个以主要门户城市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经济区。
- 刘卫东张国钦宋周莺
-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情景分析
- 我国土地资源学研究新进展及其展望被引量:62
- 2008年
-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分类与分布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近些年来,我国在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规划与资源战略、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安全与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等专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论文着重分析土地资源学科研究的新进展,对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学科最新成果及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成效和前景进行评析,对我国土地资源学科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新时期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
- 刘彦随杨子生
- 关键词:土地资源学学科进展
- 2000-2005年我国省际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因素分解被引量:12
- 2008年
- 以经合组织(OECD)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方法为基础,测算了2000-2005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单位GDP的变化,并分解为资本效率、人均资本、专业化、就业率、活跃人口等几因子。比较了各省区经济增长的差异及原因,并且进行了归类。结果显示,对所有省份而言,人均资本的增加是GDP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因素,资本效率下降是重要的障碍;专业化具有明显的省际差异;就业率、活跃人口在多数省份为正面的影响,然而影响较小。
- 赵继敏刘卫东
- 关键词:人均GDP
- 基于城市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因素分解被引量:46
- 2008年
-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文章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区域分析单元对1999~2004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差异进行了考察。首先基于GDP及其变化与人均GDP水平,对各城市区域经济增长类型进行划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区域差异性;其次,对中国各城市GDP增长进行了空间和因素分解。研究发现,一些经济相对衰落的省区中仍然存在经济相对崛起的城市,且一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在所属省区的序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其在全国的经济规模序位的变化;资本要素对于中国各城市第二产业GDP增长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但是城市在实现资本拉动驱动下的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本的产出效率并没有提高。我国十五期间,各城市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普遍降低,表明劳动力要素对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
- 李莉刘慧刘卫东刘毅
- 关键词:城市经济增长
-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进展及展望被引量:32
- 2006年
- 区域发展的传统影响因素的作用正在减弱,区域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正在增强。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创新系统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国内外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学术界正在开展的科技创新的区域作用与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综述,并对有关研究工作的发展进行展望。
- 杨兴宪刘毅牛树海
-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 我国中部地区都市经济区空间组织体系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生产要素和产业格局在空间上合理配置,以形成高效的空间组织形态。面对国内外竞争,如何构建高效的空间结构,使之形成富有活力的组织体系,是"中部崛起战略"的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结合中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发展潜力,指出在现有人口-产业集聚区基础上构建多层次、高效运转的都市经济区空间组织体系是增强中部地区竞争能力的关键。文章在城市中心性和交通运输联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大都市经济区,长沙、郑州中等都市区,太原、合肥、南昌基本都市区的等级体系与划分方案。
- 张晓平
- 关键词:都市经济区
- 基于区域化过程的边缘地区发展模式——以南阳市为例被引量:9
- 2007年
- 边缘地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区域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其发展轨迹、机理对于促进经济相对滞后的边缘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豫鄂两省交界地区的南阳地区为例,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其处于"核心→边缘"中的区域化过程进行阐述,采用区位商和"三轴图"产业重心方法对其边缘化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南阳地区实际发展状况,提出未来解决边缘化的主要发展模式:(1)"CI"区域形象设计,推行区域形象发展模式;(2)"特色农产品+农户+中介+(市场)明星企业"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特色资源+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发展模式;(3)以旅游和物流为主的交通驱动型第三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特色模式带动地区经济快速高效发展,以期为南阳地区及同类区域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 张兵金凤君于良
- 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格局被引量:19
- 2008年
- 中部地区成为国家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地区。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城镇化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基于GIS和数据分析,总结了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城镇化速度快但水平低;各区县人口规模相差很大,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的区域差异明显;都市经济区和人口—产业集聚带初步形成;各省的离心化倾向明显,表现出一定的核心—边缘结构等。中部地区的城镇人口空间分布的集聚态势明显,城镇化区域差异将进一步扩大,最后针对中部地区城镇化空间格局的优化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 王开泳陈田董玛力
- 关键词:城镇化
- 中国地区银行业金融系统的区域差异被引量:52
- 2007年
- 随着中国国金融服务业不断深入改革以及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逐渐开放,金融服务业的空间格局更为复杂。以银行业为例,区域内服务地域范围不同的银行金融机构的组合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种组合就构成了地区金融系统(地区银行系统)。地区金融系统内的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划分为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的外来型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的本地型银行金融机构。研究表明:地区金融系统存在着萌芽期、发展期以及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特点。地区金融系统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方政策以及地区金融素养等因素影响。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各地区金融系统的区域差异。在各地区金融系统中,外来型银行金融机构表现为: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处于相对主导的地位;外资银行集中于重要结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集中趋势明显;对于本地型银行金融机构则具有城市商业银行分布不均;农村信用社填充国有银行撤出地区空白,但实际发挥的作用有限等特点。
- 武巍刘卫东刘毅
- 关键词:银行
- 湖南公路网络演变的可达性评价被引量:62
- 2006年
- 利用可达性评价模型,计算1984—2004年公路网络演变过程中带来的可达性变化,并对2025年湖南高速公路网络可达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湖南公路网络变化过程中,可达性显示以中南部为主的“中心—边缘”同心圈层结构,呈现明显“东北—西南”轴线特征,网络变化使湘西、湘南等边远地区受益巨大,但滞后的特征仍然显著。公路网络演变过程中,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变异先减小后增大,到2025年,湖南高速公路网络完成,城市间可达性将逐步实现优化均衡,14个地级市4h通勤圈基本形成,长沙等核心城市2h交流圈的扩展将推动区域一体化的纵深发展。
- 张兵金凤君于良
- 关键词:公路网络可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