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32)

作品数:56 被引量:1,440H指数:22
相关作者:刘景双孙志高王金达李新华杨继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农业科学
  • 11篇天文地球
  • 9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7篇湿地
  • 30篇三江平原
  • 15篇小叶章
  • 14篇土壤
  • 11篇小叶章湿地
  • 10篇沼泽
  • 9篇生态系统
  • 8篇沼泽湿地
  • 6篇植物
  • 6篇生物地球
  • 6篇生物量
  • 5篇生物地球化学
  • 5篇湿地生态
  • 5篇湿地生态系统
  • 5篇物量
  • 4篇氮素
  • 4篇三江平原湿地
  • 4篇湿地土壤
  • 4篇湿地植物
  • 4篇种群

机构

  • 5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吉林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北...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沈阳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作者

  • 45篇刘景双
  • 25篇孙志高
  • 21篇王金达
  • 17篇李新华
  • 16篇杨继松
  • 9篇于君宝
  • 5篇闫百兴
  • 5篇徐治国
  • 5篇何岩
  • 4篇秦胜金
  • 4篇周旺明
  • 4篇王国平
  • 2篇顾康康
  • 2篇汤洁
  • 2篇秦泗刚
  • 2篇李彬
  • 2篇王明全
  • 1篇黄靖宇
  • 1篇廖玉静
  • 1篇王洋

传媒

  • 6篇湿地科学
  • 5篇土壤通报
  • 5篇生态环境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地理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农业系统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14篇2007
  • 20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沼生植物过渡金属元素含量季节变化特征——以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为例被引量:18
2003年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不同水文条件下 (高、中、低位区 ) ,同种植物和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过渡金属元素Fe、Mn、Zn、Cu含量季节变化规律基本相似 ,亦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分配差异。高、中和低位区小叶章茎、叶、根中Fe含量季节变化规律为幼苗时期最高 ,成熟后含量减少 (高位区根除外 ) ;高、中和低位区茎、叶中Mn含量随季节分配趋势是先减少后增加 ,而根中Mn含量变化较复杂 ;高、中和低位区茎、叶和根中Zn含量随季节变化呈初期含量高 ,后期含量低 (低位区茎、根除外 )的趋势 ,而中期变化复杂 ;各区植物茎、叶和根中Cu含量基本呈随时间变化含量逐渐下降 ,高位区根和低位区的叶含量变化趋势较特殊 ;从元素含量水平比较 ,高、中小叶章和低位区毛果苔草表现为茎、叶Mn含量 >Fe含量 ,根中Fe >Mn ;茎、叶、根中Zn >Cu。
王金达刘景双于君宝李仲根
关键词:过渡金属元素三江平原沼泽湿地
三江平原湿地农业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6
2006年
充分利用三江平原地区历史与现状的有关资料,详细探讨了该区湿地农业开发所产生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并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将该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归结为5方面,即湿地生态过程改变、湿地生态功能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化和农业环境污染突出。结合该区生态环境的实际,本文最后指出,为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正确处理该区湿地开发的代际公平、加强现有湿地的恢复、保护和管理以及进行区域农业环境的综合整治是关键。
孙志高刘景双秦泗刚李新华李彬杨继松
关键词:脆弱生态环境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小叶樟湿地植物-土壤系统中硫素分布及季节变化动态被引量:16
2007年
选择三江平原小叶樟湿地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逐月采集土壤和植物样品,测定和分析植物-土壤系统硫素分布特征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小叶樟植物体不同器官总硫含量存在差异,表现为根>叶>叶鞘>茎,这种分布和植物各器官的功能相一致。植物各器官总硫含量均具有季节变化特征,地上各器官总硫含量在生长季内均单调下降。根中总硫含量呈波动性变化,这种变化与植物的生长节律相一致,根中总硫含量明显高于植物地上各器官总硫的含量,即根是硫的重要储库。小叶樟湿地土壤总硫和有效硫含量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即沿着剖面由上到下逐渐降低,这种变化和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密切相关。不同层次土壤总硫、有效硫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李新华刘景双孙志高
关键词:三江平原硫素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枯落物和根分解及其硫元素释放动态被引量:16
2007年
在三江平原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典型草甸湿地和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中,利用分解袋法研究了小叶章的枯落物和根的分解及其硫元素释放动态。结果表明,在两种类型湿地中,小叶章枯落物和根的分解模式相同,都为快、慢交替的变化模式;但它们的分解速率不同,其原因主要是两种湿地的微环境和分解袋的投放方式不同。经过450 d的分解之后,在小叶章典型草甸和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中,小叶章枯落物的干物质损失率分别为32.31%和36.10%,相应的分解速率分别为0.0005797 d-1和0.0006321 d-1,而小叶章根的干物质损失率分别为60.75%和33.68%,其相应的分解速率分别为0.00153 d-1和0.0006412 d-1。在两种类型湿地中,小叶章枯落物和根中的总硫含量都呈波动性变化,小叶章枯落物中硫的释放模式为淋溶、固持、释放,根中硫的释放模式为固持、释放,C/S比值是影响硫发生固持或释放的主要因素。
李新华刘景双杨继松
关键词:小叶章枯落物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枯落物在不同水位梯度上的分解及硫素释放动态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分解袋法,研究了小叶章枯落物在不同水位梯度上的分解动态和硫素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在450d的分解试验中,小叶章枯落物在不同水位梯度上具有相同的分解模式,均为快-慢交替变化的模式,干物质残留率沿着水位梯度从洼地边沿到中心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分解速率表现为逐渐增大,水分条件是影响小叶章枯落物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水位梯度上枯落物中硫的浓度呈波动性变化,这种变化和干物质损失率呈线性相关,分解450d后,枯落物残体中总硫浓度沿着水位梯度从洼地边沿到中心依次为:0.588g·kg^-1、0.508g·kg^-1、0.404g·kg^-1、0.359g·kg^-1和0.306g·kg^-1,均低于初始浓度,且沿着洼地边沿向中心依次降低.S的释放模式为淋溶-固持-释放,其中枯落物残体中C/S是决定其释放模式的主要因素,当C/S高于1620.34—2430.81时,外源硫被固持,当C/S低于805.17—1070.47时,枯落物中的硫被释放,但硫的固持量或释放量受水分条件的制约,沿着水位梯度由无积水到常年积水区即由小叶章湿草旬到漂筏苔草沼泽.硫的固持量依次增加.释放量逐渐减少.
李新华刘景双杨继松
关键词: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枯落物水位梯度硫素
半干旱区沼泽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24
2003年
以半干旱区无尾河下游漫流区的向海沼泽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沼泽垂直剖面的精细采样 ,将放射性核素精确计年与沉积物粒度研究相结合 ,进行高分辨率剖析。结果表明 ,沼泽垂直剖面颗粒的基本构成以粉砂和砂为主 ,沉积环境变化频繁。流水作用以河流为主 ,并有受洪水影响的痕迹。部分层位的风成作用明显是那个时代干旱的标志。沙丘风蚀与风的搬运作用 ,局部改变了沼泽区域上沉积物的组成 ,使之粗化 ,是沼泽退化的诱因之一。向海沼泽沉积物颗粒表现出来的韵律性准周期变化特征 ,揭示了流域气候“干—湿”的周期性演替。
王国平刘景双汤洁
关键词:沉积物粒度特征环境意义
土壤氮素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95
2004年
土壤氮素转化是生物-土壤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的重要一环。论述了近年来有关氮素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微生物体氮方面的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张金波宋长春
关键词:土壤氮素转化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微生物
不同小叶章湿地H_2S和COS的排放通量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了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和小叶章典型草甸两种湿地类型中H2S和COS在生长季(5—9月)的释放动态,结果表明:在两种小叶章湿地中,H2S和COS的排放通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在小叶章沼泽化草甸中H2S和COS的平均释放通量分别为0.34μg.m-2.h-1和-0.29μg.m-2.h-1;小叶章典型草甸H2S和COS的平均释放通量分别为0.14μg.m-2.h-1和-0.20μg.m-2.h-1;小叶章沼泽化草甸H2S和COS的平均释放通量均高于小叶章典型草甸.在生长季两种小叶章湿地均能向大气释放H2S,对COS则表现为从大气中吸收.小叶章的生长过程对H2S和COS的排放影响显著,在小叶章生长旺盛期,H2S出现排放峰值,COS出现吸收高峰.
李新华刘景双杨继松
关键词:小叶章湿地H2SCOS排放通量
环境经济系统分类及协调发展的熵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介绍了熵理论与熵概念的泛化,提出了环境经济系统熵的概念、模式和表示方法;运用熵理论对环境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系统熵值的大小对其进行了分类;从熵理论的角度对环境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孙志高秦泗刚刘景双于君宝
关键词:环境经济系统熵理论
湿地生态系统氮素输入过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6年
湿地生态系统的氮素输入过程主要包括大气氮沉降、生物固氮、人为氮和径流氮输入等途径,它们通过影响湿地系统自身的营养状况而决定氮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运行。综述国内外湿地氮素各种输入途径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淡水沼泽湿地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点。展望湿地氮素输入过程的研究前景,建议积极开展淡水沼泽湿地、湿地系统氮素交换的环境效应1、5N技术与氮素模型的结合以及各氮素输入途径的模型表征研究。
孙志高刘景双王金达李新华杨继松
关键词:氮沉降生物固氮湿地生态系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