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221203)

作品数:40 被引量:245H指数:10
相关作者:常丽萍谢克昌上官炬米杰余江龙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化学工程
  • 12篇理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1篇脱硫
  • 19篇煤气
  • 15篇脱硫剂
  • 15篇煤气脱硫
  • 14篇气脱
  • 12篇煤气脱硫剂
  • 12篇高温煤气
  • 11篇高温煤气脱硫
  • 9篇高温煤气脱硫...
  • 5篇热解
  • 5篇量子化学
  • 5篇硫化
  • 5篇催化
  • 5篇催化剂
  • 4篇脱除
  • 4篇羰基硫
  • 4篇量子化学研究
  • 4篇化学研究
  • 4篇活性炭
  • 4篇

机构

  • 30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沈阳航空工业...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辽宁科技大学
  • 2篇沈阳工程学院
  • 2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山西省科学技...
  • 1篇辽宁广播电视...
  • 1篇山西煤炭管理...

作者

  • 13篇常丽萍
  • 7篇谢克昌
  • 7篇上官炬
  • 5篇余江龙
  • 5篇米杰
  • 4篇郭波
  • 4篇王宝俊
  • 3篇凌丽霞
  • 3篇王海堂
  • 3篇张宗友
  • 3篇章日光
  • 3篇任秀蓉
  • 3篇赵瑞壮
  • 3篇谢巍
  • 2篇张德祥
  • 2篇朱永军
  • 2篇赵清艳
  • 2篇樊惠玲
  • 2篇廖俊杰
  • 2篇赵俐娟

传媒

  • 6篇煤化工
  • 5篇化工学报
  • 4篇现代化工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山西化工
  • 3篇Journa...
  • 2篇工业催化
  • 2篇洁净煤技术
  • 2篇煤炭学报
  • 2篇Chines...
  • 1篇煤炭转化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山东冶金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山西煤炭管理...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铁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动力学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在热天平装置上研究了SO2气氛下再生反应温度和反应气体中二氧化硫体积分数对氧化铁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在温度高于600℃时氧化铁脱硫剂才可以进行再生,较高的反应温度和二氧化硫体积分数都有利于提高脱硫剂的再生反应速率。利用均匀反应模型确定了SO2气氛下脱硫剂的再生为一级反应,按照等效粒子模型对其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硫气氛中氧化铁脱硫剂再生过程存在着由表面化学反应控制向内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控制步骤的转移过程。通过计算得出了再生反应表观动力学参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指前因子为8.79×107m/s,活化能为160.56 kJ/mol;有效扩散系数的指前因子为6.4×10-3m2/s,扩散活化能45.40 kJ/mol。
张红霞赵瑞壮上官炬
关键词:高温煤气脱硫氧化铁脱硫剂
羰基硫催化水解气氛效应及动力学研究进展
2010年
羰基硫催化水解是从原料气中间接脱除羰基硫的主要过程,在合成原料气精脱硫技术中起重要作用。从合成原料气主要构成如CO、CO_2、H_2、O_2、水蒸汽、H_2S和羰基硫等对羰基硫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揭示了羰基硫催化水解的气氛效应,并综述了羰基硫催化水解动力学。认为改进催化剂活性组成和孔隙结构以及复杂气氛下动力学是羰基硫催化水解研究的主要领域。
娄艳茹上官炬赵瑞壮宋瑾
关键词:化学动力学动力学脱硫
活性炭对CO和CO_2的吸附行为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采用重量吸附法,研究了空白活性炭A、经有机胺改性的活性炭C和经氢氧化钾与有机胺混合溶液改性得到的活性炭D在绝对温度303,313,323K下分别对单组分气体CO和CO2气体的等温吸附行为。等温吸附模型优选的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是描述活性炭吸附CO气体的最佳模型方程;而Langmuir方程、D-R方程可以较好地模拟活性炭样品A在303,313,323 K下对CO2的等温吸附,Freundlich方程则能较好地模拟样品C和D在313 K下的等温吸附。CO和CO2在活性炭A上的等量吸附热均随吸附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同吸附压力下,CO2的吸附量高于CO。改性活性炭C和D上CO2的吸附量明显高于空白活性炭A;而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与吸附量的变化没有直接相关性。
郭波常丽萍李春虎谢克昌
关键词:活性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吸附等温线吸附热
炭基锌锰铜煤气脱硫剂的硫化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对锌、锰、铜基单金属和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了讨论,并对炭材料作为脱硫剂和载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活化半焦作为脱硫剂载体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能够发挥单氧化物的优势,并克服其不足。将复合金属氧化物负载于炭材料上,可提高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的利用率,改善脱硫剂的硫化性能,同时降低脱硫剂成本,使炭基锌锰铜复合金属氧化物煤气脱硫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靳庆麦郑仙荣王海堂廖俊杰常丽萍
关键词:炭基材料脱硫剂煤气净化
气体净化中的硫化氢脱除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从干、湿法脱硫入手对气体中硫化氢脱除的各种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对不同技术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同时指出了今后硫化氢脱除技术的发展方向。
任秀蓉张宗友常丽萍谢克昌
关键词:煤气硫化氢脱硫
超声波和微波联合加强氧化脱除煤中有机硫被引量:21
2008年
用超声波和微波辐射法在氧化体系下,对北京、王庄、兖州、临汾煤进行了氧化脱硫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和微波结合可达到较好的氧化脱硫效果,超声波作用时间和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和功率、煤样粒度、氧化剂类型以及氧化剂用量对煤中有机硫的脱除率有较大影响.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超声波功率为540 W,作用时间为70 m in,微波功率为280 W,照射时间为30 m in,煤与HAc+H2O2(体积比1∶1)氧化剂配比为3/60(g/mL),煤粒度d≤0.10 mm;王庄煤有机硫的脱除率可达到65.0%.研究表明,超声波和微波联合氧化法是脱除原煤中有机硫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不同煤样的脱硫效果不同,与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有关.
米杰任军王建成鲍卫仁谢克昌
关键词:超声波微波氧化剂有机硫
超细纳米级Fe-Si复合氧化物对低浓度H_2S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超细纳米级铁硅复合氧化物是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由XRD和H2-TPR表征可知,活性组分Fe2O3很好的分散在无定形Si O2的表面上。从和分析纯Fe2O3不同的还原行为提出了Fe2O3和Si O2的相互作用。并且对热煤气脱硫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王海堂
关键词:煤化学溶胶凝胶法正硅酸乙酯热煤气脱硫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及水汽含量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
2010年
以苯乙烯为原料,用乳液聚合法制得聚苯乙烯微球乳液;用FFIR和SEM等手段对聚苯乙烯微球的结构、组成及形态进行了表征。以钢厂废料赤泥为活性成分、聚苯乙烯微球乳液替代甲基纤维素为造孔剂、黏土为黏结剂,用干混法制得煤气脱硫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煤气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了评价,并考察了模拟煤气中水汽含量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空速2000h^(-1)、温度500℃、模拟煤气气氛的条件下,以聚苯乙烯微球乳液为造孔剂制备的脱硫剂比以甲基纤维素为造孔剂制备的脱硫剂具有更好的脱硫性能;水汽含量对其脱硫性能有显著的影响,脱硫效率和穿透硫容随水汽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宋瑾樊惠玲上官炬娄艳茹赵瑞壮
关键词:苯乙烯聚苯乙烯微球造孔剂煤气脱硫剂脱硫
活性炭上CS_2与CO_2混合气体的吸附模型被引量:10
2006年
利用纯气体的等温吸附数据,研究了303K下CS2与CO2混合气体在活性炭上的等温吸附行为.采用两种混合气体模型方程即扩展的Langmuir修正式和Lewis关系式模拟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结果显示,分别以纯气体的Langmuir方程和D-R方程为基础的Langmuir修正式和Lewis关系式均能较好地描述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且误差均小于±5%.混合气体中CS2的吸附量约为CO2吸附量的20倍.CS2与CO2混合气体在活性炭上的等温吸附以对CS2的吸附为主.
郭波常丽萍李春虎谢克昌
关键词:活性炭二硫化碳二氧化碳
负载型煤气脱硫剂用载体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0年
煤气净化用脱硫剂的载体在脱硫剂硫化再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载体不仅可以均匀分散活性组分、增大表面积,而且能够提高其耐热性和机械强度。在分析γ-Al_2O_3,活性炭和TiO_23种常用载体在脱硫剂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进行了载体改性的探讨,指出经过改性的载体以及复合型载体在脱硫领域将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刘洪星王颖莉张莹常丽萍
关键词:脱硫剂Γ-AL2O3活性炭TIO2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