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39)

作品数:40 被引量:1,307H指数:22
相关作者:于志刚郭旨龙于冲于志强李怀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网络
  • 24篇犯罪
  • 20篇网络犯罪
  • 13篇刑法
  • 10篇司法
  • 6篇刑事
  • 6篇司法解释
  • 6篇法解释
  • 5篇刑事政策
  • 5篇制裁
  • 5篇罪名
  • 5篇罪名体系
  • 5篇计算机
  • 4篇社会
  • 3篇刑法保护
  • 3篇寻衅滋事
  • 3篇网络安全
  • 3篇网络空间
  • 2篇信息时代
  • 2篇刑法修正

机构

  • 32篇中国政法大学
  • 4篇格拉斯哥大学
  • 2篇浙江理工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21篇于志刚
  • 6篇郭旨龙
  • 5篇于冲
  • 2篇李怀胜
  • 2篇于志强
  • 1篇邢飞龙
  • 1篇冷新宇
  • 1篇王立梅
  • 1篇田刚
  • 1篇时斌

传媒

  • 4篇法学论坛
  • 3篇青海社会科学
  • 3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中国法学
  • 2篇法学
  • 2篇政法论坛
  • 2篇中国检察官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外法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法学评论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法学家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西安政治学院...
  • 1篇理论视野
  • 1篇科技与法律
  • 1篇法商研究
  • 1篇法律适用

年份

  • 6篇2016
  • 12篇2015
  • 13篇2014
  • 8篇201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犯罪共犯行为的正犯化与定量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信息时代网络空间中的共犯行为发生了"异化","一对多"的共犯模式成为常态,导致共犯的从属性降低。司法实践逐渐摸索出了共犯行为正犯化的定性解释模式,并且逐步为共犯行为构建了独立的定量评价规则,这在"发起"多人、帮助多人、针对多人的"不作为""事后"共犯中都可参照借鉴。
郭旨龙
关键词:网络异化
防止网络成为两个意义上的“无法空间”被引量:13
2015年
信息时代中"生产经营"范畴的扩充和"机器设备"含义的扩大,是生产经营罪适用"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关键。淘宝网商户通过信用等级维持和搜索排名提升,从而提供生产经营和获取营利,是电商时代电子商户的基本生产经营活动,是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出现的受法律保护和鼓励的生产经营活动。"恶意好评"导致搜索降权就是以类似破坏"机器设备"的方式削减电商生产经营的规模,乃至使其无法进行生产经营。因此,"恶意好评"行为的最终刑法评价,完全可能按照破坏生产经营罪制裁。本案启示我们,应当避免因为刑法适用能力和解释理念、解释意识的转变不足,而使网络成为"无法空间"。
于志刚
关键词:网络
“恶意好评”引发的刑法问题及其思索被引量:19
2015年
只要属于能够破坏生产经营并造成经济损失的方法,都是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其他方法",包括网络空间中发生的,利用技术手段或者非技术手段实施的破坏他人生产经营的方法。淘宝网商户的信誉排名序位是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恶意好评的直接后果,就是降低了他人的交易机会,并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李怀胜
网络著作权犯罪的实证分析与司法应对——基于100个网络著作权犯罪案件的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基于对100个网络著作权犯罪案例样本的分析,在政策和法律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对网络著作权犯罪惩治力度不断强化。司法实践中涉及的著作权类型多元化,重视共同实行犯罪的处罚,"以营利为目的"认定问题不再突出,重视罚金刑的适用,同时坚持刑罚轻缓化。但是也暴露出忽视单位犯罪,极少处罚帮助犯,漠视移动网络中的犯罪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应当反思解决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领域中存在的"运动式司法"和"选择性司法"现象,并提出在整体策略上应当坚持立法的"积极作为"和司法的"持重平衡"之道。
于志强
关键词:网络犯罪司法策略
网络诽谤行为的实证分析与刑法应对——以10年来100个网络诽谤案例为样本被引量:27
2013年
网络诽谤行为的激增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着紧密联系,通过对2003年至2012年10年来具有网络轰动效应的100起典型案件研究发现,网络诽谤在行为主体、行为对象、发布载体、传播途径以及案件启动程序等方面呈现出有异于传统诽谤行为的新型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司法实践中作为与不作为、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网络诽谤的刑法防治应在平衡名誉权与表达自由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着力思考应对网络诽谤的刑事司法对策。
于冲
关键词:网络诽谤实证名誉权言论自由
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制裁体系与完善思路被引量:146
2016年
传统犯罪帮助行为在网络空间呈现出全新特性,对于传统刑法制裁体系带来严重冲击。当前,刑事立法、司法为制裁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建立的"单向双轨三核"应对模式存在着单向基本思路偏颇、刑事法网不严、责任认定失位的缺陷。树立双向思维模式、扩大罪名体系制裁犯罪以及完善共犯责任、正犯责任、平台责任三类责任的评价体系,是实现网络社会背景下帮助行为刑事制裁体系科学化的必然选择。
于志刚
关键词:网络犯罪共同犯罪
网络犯罪的定量评价机制被引量:2
2016年
网络安全犯罪日益受到刑法重视,出现了'预备行为实行化'的趋势,反映在在国家安全犯罪中利用网络侵害国家秘密的或者传播相关信息的行为,在公共安全犯罪中网络恐怖犯罪采用行为犯入罪标准。在信息领域公共安全犯罪中,网络攻击行为入罪改造后,需要新的定量评价机制,如逐渐推广'台数门小时''用户∩小时''用户×小时'的定量标准。网络技术帮助行为需要进行'正犯化'处理,帮助使用盗窃、传播黑客技术与公布、售卖安全漏洞的行为类型化都应当有独立的定量标准。
郭旨龙
关键词:网络违法犯罪入罪危害公共安全黑客技术行为犯
缔结和参加网络犯罪国际公约的中国立场被引量:35
2015年
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世界各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分歧巨大。欧洲《网络犯罪公约》不符合目前网络犯罪的趋势,也不能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此应当在联合国框架下制定新的国际性公约。中国应当基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网络利益的需求,确立缔结和参加网络犯罪国际公约的"底线原则"与"力推主张",努力输出中国规则,并将"网络主权"作为参加网络安全国际事务的最核心立场。
于志刚
关键词:网络犯罪网络安全国际公约中国立场
“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发布为背景被引量:189
2013年
以寻衅滋事罪来严厉制裁日趋蔓延的网络造谣行为,究竞是这一传统口袋罪的"袋口"向网络空间的再次张开或扩大,还是传统法律规则向网络空间中的合理延伸,这是一个严肃的刑法基础问题。"双层社会"的日渐成形,导致传统刑法罪名体系向网络空间的延伸适用成为一个司法和理论难以回避的话题,通过解释罪状的核心"关键词",发布"常见多发"网络犯罪的司法解释,建立网络犯罪全新的立案标准体系,是最为直接的问题解决路径。
于志刚
关键词:寻衅滋事网络谣言
网络攻击中国家责任的判别标准被引量:4
2014年
网络攻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热门话题,在互联网非中心化的结构中,确定发动网络攻击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系确定网络攻击引发的国家责任的关键。关于这种归因性问题,主要有国际法院主导的有效控制标准和前南国际刑事法庭主导的一般控制标准之争。然而,二者的争论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探讨,具体适用于网络攻击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会发现二者都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性障碍。另一种思路是,从谨慎注意义务的角度入手,追究国家不作为的责任。
冷新宇
关键词:网络攻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