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4YYA001)
- 作品数:3 被引量:51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新仁胡旭辉董粤章张韧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多义范畴习得与使用的语义-语用模型--HOT范畴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认知语义学将多义范畴诠释为由典型义项经家族相似性派生出非典型义项的放射性链状结构,其实质是字面义—隐喻义的标准设想。笔者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在跨学科定性研究和语言测试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多义范畴习得与使用的语义—语用模型。该模型包含语义与语用两个层面,前者包括具有非多义性的概念层和多义性的词汇层;后者则包括诸多语用因素。在此框架下,多义范畴的习得与使用包括以下两个过程:(1)概念层中的心理基本概念被具体辖域激活形成词汇层中具有平等地位的语义表征;(2)语用层中的限制因素,如熟悉度、文化、刺激、语频和语境等综合作用于词汇层中各语义表征,最能满足以上一整套限制条件的义项成为突显义而被优先输出。
- 董粤章张韧
- 关键词:一词多义
- “转喻”指称的认知语用阐释被引量:41
- 2008年
- 转喻历来被看作一种修辞格。随着认知语义学的崛起,人们对转喻的"修辞说"提出质疑,认为该类语言使用涉及(话语意思)推理中的常规运算,与日常话语理解并无本质不同。本文认为,认知语义学正确地揭示了"转喻"用法的认知机理和理解属性,但否认"转喻"的修辞动机及修辞属性未必中肯。另一方面,传统修辞对"转喻"用法的修辞性解释过于简单化、单一化,说服力不够。本文认为,有必要区分"转喻"与转指,将指称纳入指称的总体范围内,并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内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引入认知修辞观,对不同语境中的"转喻"现象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转喻"指称的多重语用动因、理解原则。本研究可以表明认知语义学与语用学存在互补性,也可以为其他传统修辞格的研究提供参考。
- 陈新仁
- 关键词:指称转喻修辞
- 关联理论与乔姆斯基语言学共性初探及反思被引量:8
- 2008年
- 本文总结了关联理论与乔姆斯基语言学思想的相同之处,指出两者都是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或交际的本质。两者在理论上都将重点放在内在的深层系统上,理论目标都是研究抽象的原则以解释表层的现象。两者都重视经济原则的应用。通过比较,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反思研究者对于关联理论的批评,彰显关联理论存在的不足以及可以作的修正。
- 胡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