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XJC880001)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白杨巴登尼玛代显华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课程
  • 3篇课程资源
  • 2篇四川藏区
  • 2篇民族
  • 2篇民族地区
  • 2篇藏区
  • 1篇德育
  • 1篇德育课
  • 1篇德育课程
  • 1篇学校教育
  • 1篇有效衔接
  • 1篇视域
  • 1篇特色课程
  • 1篇中职
  • 1篇中职人才
  • 1篇中职人才培养
  • 1篇主义
  • 1篇资源研究
  • 1篇脱贫
  • 1篇脱贫攻坚

机构

  • 6篇成都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成都学院
  • 1篇澳大利亚新南...

作者

  • 7篇白杨
  • 2篇巴登尼玛
  • 1篇代显华

传媒

  • 2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课程.教材....
  • 1篇教育科学论坛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 1篇民族学刊
  • 1篇阿坝师范学院...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学校与社区互动要素探究--基于四川藏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考察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核心是以语言及其负载的众多文化因素作为活动的主要中介工具。学校与社区语言文化的共享性越多,两者之教育目标越趋向一致,学校与社区的凝聚力就越强,学校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建立学校与社区的和谐互动关系需要确认和尊重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这是提升藏区教育整体发展之关键。
白杨巴登尼玛
关键词:学校教育
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甘孜、阿坝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着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基于当前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实,从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上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和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以甘孜、阿坝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为例,通过整合实践导向课程资源的方式,构建符合本地区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学校与社区的和谐互动机制,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文价值,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文空间,以便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白杨
关键词:民族地区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建构主义理论
中职人才培养区域特色课程资源整合探究——以四川藏区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藏区文化资源多类型并存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等显著特点,为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依据。藏区中职学校的课程资源整合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应聚焦于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着力加强专业特色打造,整合区域特色课程资源,促成课程开发的放权与多元,加强学校-社区合作,创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
白杨巴登尼玛
关键词:藏区
我国区域特色课程资源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被引量:4
2015年
为适应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我国学术界就校外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内涵、结构与特征、存在方式、功能与作用以及筛选与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区域特色课程资源进入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存在研究面狭窄,研究方法缺陷,主题把握不准,研究的基础理论单一等不足。为此,区域特色课程资源研究应拓宽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准确把握主题,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以促进区域特色课程建设,更好服务于国家课程改革与发展。
白杨
关键词:校外课程资源课程改革
乡村空间的有效衔接——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被引量:1
2022年
村落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空间单元,直接关系着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拓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民族地区出现了村落萎缩、组织体系崩溃、价值体系扭曲、内生动力与脱贫稳定性不足等问题。脱贫攻坚具有的乡村空间内涵以及与乡村空间的潜在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基于空间研究视角解构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脱贫攻坚面临的问题,有利于改善和提升脱贫攻坚效能。以提升内生动力为中心和多层协同自主治理是新时期脱贫攻坚与乡村空间关系优化的基本路径。乡村振兴的实现应基于乡村空间整体的综合考虑与整合推进,建立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内公共机构等参与的乡村振兴学习共同体,促进乡村空间多功能协同转型,显示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之全新的空间维度。
白杨代显华
关键词:脱贫攻坚民族地区
乡村初中德育课程核心素养的设计与实施——以成都市F中学校“三健”课程为例
2022年
乡村初中正处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阶段,德育课程作为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载体,应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乡村初中德育课程的理念、开发原则必须基于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设计应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充分调动教师内生动力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凸显“守护底色、创新特色,为学生生活润色”的德育课程功能;课程的实施应着眼于乡村学生的特点制定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做到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增强乡村教师参与德育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课程执行力。
白杨代显华蔡莹桥
关键词:德育课程
优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乡村学校振兴的建设路径--基于四川省县域内乡村学校教育的案例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文章基于四川省三个县域内乡村学校教育的案例,采用实地调研法、访谈法与案例分析法,深入探究我国尤其是四川地区乡村优质本土文化资源助力乡村学校振兴的建设路径。结果表明:应转换研究视角,将乡村学校定位为一个有自身优势潜能的能动主体,创新优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乡村学校振兴的路径,着力发挥优质本土文化资源振兴乡村学校的载体功用。优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乡村学校振兴重在行动,贵在传承,焦点在于乡村教育共同体建设。需要科学制定优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规划,绘制乡村学校振兴的优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路线图与时间表,推进各层次、各部门不同乡村学校振兴主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建立包括政府、学校、第三部门、乡村居民在内的开发优质本土文化资源共同体,激发优质本土文化资源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可持续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城乡文明转换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白杨张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