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72003)

作品数:11 被引量:71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宁许育东石敏陈名海晁晟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陶瓷
  • 8篇金属
  • 8篇金属陶瓷
  • 3篇细晶
  • 3篇细晶粒
  • 3篇纳米
  • 3篇纳米改性
  • 3篇晶粒
  • 3篇基金属
  • 3篇基金属陶瓷
  • 3篇价电子
  • 3篇价电子结构
  • 3篇TI(C,N...
  • 2篇润湿
  • 2篇润湿性
  • 2篇碳化物
  • 2篇显微结构
  • 2篇化物
  • 2篇NI
  • 2篇TI

机构

  • 1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10篇刘宁
  • 9篇石敏
  • 9篇许育东
  • 5篇陈名海
  • 4篇晁晟
  • 2篇晁盛
  • 1篇陈绵松
  • 1篇韩成良
  • 1篇谢峰
  • 1篇于涛
  • 1篇于桂洋
  • 1篇张宝华
  • 1篇陈文琳
  • 1篇杨海东
  • 1篇伍光
  • 1篇李燕
  • 1篇孙武
  • 1篇刘雪敏
  • 1篇刘斌
  • 1篇梁超斌

传媒

  • 3篇矿冶工程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硬质合金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陶瓷中陶瓷相的润湿性与其价电子结构的关系被引量:5
2004年
通过经验电子理论(EET理论)计算了多元陶瓷相价电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成分与价电子结构的关系;并且将价电子结构与座滴法实验测得的接触角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碳化物的添加均能导致最强键上共价电子数nA的增加,其中添加VC的影响最为显著,依次为VC>Mo2C>NbC>WC>TaC。研究还发现,碳化物的添加使体系接触角持续下降,同时接触角随键能的增加持续下降。
许育东刘宁陈名海石敏
关键词:金属陶瓷陶瓷相润湿性价电子结构多元线性回归合金化
Ti(C,N)-Mo_2C-WC-Ni-Co纳米改性金属陶瓷材料的热冲击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XRD、SEM进行了纳米改性Ti(C,N)-Mo2C-WC-Ni-Co金属陶瓷材料的相结构分析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金属陶瓷仍为两相结构,其中陶瓷相呈典型的"芯-壳"结构。在800℃热循环条件下,研究了纳米改性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的热冲击裂纹形成与扩展特性,研究表明,相比普通金属陶瓷材料,纳米改性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的抗热冲击性能较好;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表面的孔洞的数量和尺寸也明显增加;裂纹扩展过程中出现了裂纹的偏转、弯曲和桥接现象。初步探讨了热冲击裂纹的形成和扩展机理。
于涛许育东石敏陈绵松伍光于桂洋
关键词:TI(C,N)基金属陶瓷纳米改性热冲击
Mo添加量对纳米改性金属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5
2005年
研究了Mo添加量对铣削用TiC TiN(nm)WC-Mo2C Ni Co金属陶瓷的组织特征、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陶瓷的组织为典型的两相结构特征,其中陶瓷相的芯/壳结构(core/rimstructure)与溶解析出机制有关。少量Mo的加入能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断口SEM分析表明:断裂机理为典型的混合型断裂(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金属相存在着明显撕裂的痕迹。
许育东刘宁石敏韩成良晁晟
关键词:纳米改性金属陶瓷
(Ti,Mo,W,Ta,V,Nb)(C,N)多元陶瓷相的价电子结构被引量:3
2005年
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理论)计算了(Ti,Mo,W,Ta,V,Nb)(C,N)多元陶瓷相的价电子结构。结果表明,价电子结构参数(nA)随碳化物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碳化物对价电子结构参数的影响不同,其中VC的影响最为显著。价电子结构参数(nA)可以用来评价金属陶瓷的力学性能,提出了相关的判据关系式。
许育东刘宁石敏陈名海
关键词:电子结构碳化物EET理论
纳米增强金属陶瓷的组织及热冲击性能被引量:15
2006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陶瓷的力学性能及其刀具的高速切削性能,研究了纳米增强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特征和热冲击性能。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组织中陶瓷相呈现典型的芯-壳结构特征;芯为TiC或Ti(C,N),而壳则为(Ti,Mo,W)(C,N)固溶体。纳米增强金属陶瓷机制为细晶强化、弥散强化和固溶强化。热冲击实验表明:随着热循环的进行,材料中孔洞的数量、孔洞的尺寸以及微裂纹的尺寸随之增大;同时,热循环过程中出现的表面氧化、裂纹长大、偏转以及桥接现象也很显著。与常规Ti(C,N)金属陶瓷相比,纳米增强金属陶瓷的抗热冲击性能明显提高。
许育东刘宁石敏晁晟张宝华刘雪敏刘斌
关键词:孔洞
添加碳化钛对超细Ti(C,N)–Ni金属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2007年
用传统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添加碳化钛(TiC)的Ti(C,N)基金属陶瓷。为了得到超细晶粒的显微结构,主要硬质相[Ti(C,N),TiC和TiN]的初始粉末粒度为纳米、亚微米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了一种新的白芯/灰壳结构,揭示了其形成机制。此外,通过能谱仪分析,获得了各相的化学成分。用X射线衍射仪并通过计算得出了各相的点阵参数。对室温下该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尝试把它们与金属陶瓷的原始成分和显微结构的特点联系起来。
陈文琳刘宁晁盛
关键词:超细碳化钛
金属陶瓷中(Ti,Me)(C,N)/Ni界面价电子结构被引量:3
2005年
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mpirical electron theory,EET理论)计算了Ti(C,N)基多元陶瓷相和金属Ni(面心立方,fcc)的价电子结构以及Ni/陶瓷相界面价电子结构。结果表明:(Ti,Me)(C,N)/Ni界面电子密度差(Δρ)均大于10%,界面电子密度(ρ)不连续。碳化物对界面结合因子(ρ,Δρ,σ)影响大小依次是Mo2C>NbC>WC>TaC;其中添加Mo2C和WC可以有效改善Ni对陶瓷相的结合性能(润湿性),从而提高金属陶瓷的强韧性。
石敏许育东刘宁陈名海孙武梁超斌
关键词:经验电子理论碳化物金属镍
细晶粒TiCN-Co金属陶瓷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被引量:10
2008年
采用纳米TiN、亚微米TiC和Mo等原材料,以金属Co作为粘结剂,利用真空烧结技术制备了细晶粒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研究了所得金属陶瓷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显示:金属陶瓷的组织中有黑芯-灰壳结构和白芯-灰壳结构;Mo的加入使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细化,当Mo的加入量为15%时,硬质相颗粒粒径小于1μm;15%的Mo加入量所得的细晶粒金属陶瓷与未加入Mo的金属陶瓷比较,其抗弯强度增加,硬度变化不明显,密度和断裂韧性降低。
李燕刘宁
关键词:细晶粒力学性能
超细晶粒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的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研究了两种超细晶粒纳米改性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44Ti(C,N)-5TiN(nm)-15WC-16M02C-20Ni(刀具A)和39Ti(C,N)-10TiN(nm)-15WC-16M02C-20Ni(刀具B)在加工正火态中碳钢时的切削性能和磨损机理。研究表明,两种刀具材料的显微组织都由金属相与陶瓷相组成,其中粗大的陶瓷相呈典型的芯/壳结构,陶瓷相晶粒尺寸为400~800nm。切削实验表明,刀具A的切削性能要优于刀具B,刀具A常以后刀面正常磨损的方式失效,刀具B则常以破损崩刃的方式失效。能谱(EDS)分析表明,高速切削时金属陶瓷刀具主要的磨损机制是扩散磨损和氧化磨损。
许育东刘宁石敏晁晟杨海东谢峰
关键词:超细晶粒金属陶瓷刀具
(Ti,Me)(C,N)/Ni的润湿性及其价电子结构被引量:6
2005年
运用座滴法研究了(Ti,Me)(C,N)/Ni体系的润湿性;运用经验电子理论(EET理论)计算了多元陶瓷相的价电子结构(VES),建立了陶瓷相化学成分与价电子结构的关系,并建立了价电子结构与接触角的回归关系式。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均使体系接触角减小;碳化物的添加使体系接触角进一步减小,碳化物改善润湿性能力的大小依次为:Mo2C>TaC>WC>VC>NbC。不同碳化物的添加均能导致最强键上共价电子数nA增加,其中添加VC的影响最为明显,依次为VC>Mo2C>NbC>WC>TaC。
许育东石敏刘宁陈名海晁晟
关键词:润湿性价电子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