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2010-281)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孙琳林刘伦翠卢林王书惠刘艳秋更多>>
相关机构:牡丹江医学院杭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左归丸
  • 2篇地黄
  • 2篇地黄丸
  • 2篇血管
  • 2篇针刺
  • 2篇衰老
  • 2篇衰老大鼠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六味地黄
  • 2篇六味地黄丸
  • 2篇抗衰
  • 2篇抗衰老
  • 2篇口服
  • 2篇口服液
  • 1篇地黄汤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机构

  • 9篇牡丹江医学院
  • 3篇杭州市中医院

作者

  • 8篇孙琳林
  • 7篇刘伦翠
  • 7篇卢林
  • 3篇陈海玲
  • 3篇刘艳秋
  • 3篇王书惠
  • 2篇金秀东
  • 2篇赵志轩
  • 2篇徐颖
  • 2篇任岩海
  • 2篇卢晋
  • 1篇李孟全
  • 1篇任公平

传媒

  • 3篇中医药学报
  • 2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归丸中马钱苷的含量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测定左归丸中马钱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四氢呋喃-甲醇-乙腈-水(1∶4∶8∶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236nm。结果:马钱苷进样浓度在0.0079~0.2530mg.mL-1(r=0.9993)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为101.6%;RSD为2.1%。结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左归丸中马钱苷的含量测定,为左归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孙琳林陈海玲卢林刘伦翠刘艳秋
关键词:左归丸马钱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咳尔康口服液配合西药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咳尔康口服液配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制剂咳尔康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疗程7d~10天。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23%,两组治疗后疗效积分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总体统计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培土生金法为主要配伍特征的咳尔康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具有较好的辅助抗炎和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简单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孙琳林刘伦翠卢林卢晋李孟全金秀东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咳尔康口服液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诱发咳嗽的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咳尔康口服液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诱发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ACEI诱发咳嗽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口服咳尔康口服液(发明专利号ZL2009 1 0071953.6)10ml,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外包装及药物颜色均与咳尔康口服液一致)10ml,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76例,显效55例,3个月随访过程中,22例无复发,16例于3个月内复发,9例于2个月内复发,8例于1个月内复发;18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6.05%。对照组72例,显效2例,有效19例,无效51例,总有效率29.17%,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咳尔康口服液能有效缓解ACEI制剂诱发的咳嗽,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赵志轩孙琳林徐颖卢林刘伦翠金秀东
关键词:咳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对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及海马区超微结构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从实验的角度分析和比较左归丸和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对D-半乳糖(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和海马区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亚急性衰老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海马区脂褐素沉积增加和超微结构出现损伤性改变,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干预后,大鼠SOD和GSH-PX活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MDA含量降低、海马区脂褐素沉积减少和超微结构出现损伤减轻。结论: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的抗衰老作用可能与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脂褐素沉积和减轻脑组织损伤有关,其中"三补"的抗衰作用具有不稳定性,间接提示了配伍对于中药复方疗效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孙琳林王书惠卢林刘伦翠任岩海
关键词:抗衰老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枳术散配合针刺足三里治疗痞满证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具有健脾行气作用的枳术散配合针刺足三里对痞满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痞满证患者(年龄在40~70岁之间)59例,口服中药枳术散(白术和枳实按2:1比例为末)5 g,饭前以蜂蜜水送服,每日3次温服;恶食生冷者,以生姜水送服;伴胃脘疼痛者,可于疼痛发作时加次服药,每次5 g,服用次数不限;每日毫针刺双侧足三里穴1.5寸,平补平泻,留针30~40min,一个疗程(3周)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50例中,痊愈36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口服枳术散配合针刺双侧足三里穴能有效缓解痞满证的各种症状,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孙琳林刘伦翠张宏图陈海玲刘艳秋
关键词:痞满证
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对衰老大鼠抗自由基能力及P_(16)蛋白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比较具有补泻不同配伍特点的两补阴方左归丸和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及两方共有"三补"药物组对D-半乳糖(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抗自由基能力和P16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亚急性衰老大鼠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及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下降,过氧化氢(H2O2)含量升高,P16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左归丸对上述改变具有逆转作用,六味地黄丸除对H2O2含量的降低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外,对上述其他改变均有逆转作用;"三补"药物组可以提高T-AOC水平和下调P16蛋白表达水平,但对CAT活力和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提高以及降低H2O2含量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归丸和六味地黄丸具有抗衰作用,与两全方相比,恰当的中药配伍对疗效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孙琳林卢林王书惠任岩海刘伦翠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左归丸
枳术散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具有健脾行气作用的枳术散对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病老年患者(年龄60~80岁)30例,口服中药枳术散(白术和枳实按2∶1比例为末)5 g,饭前以蜂蜜水送服,每日3次温服。恶食生冷者,以生姜水送服;胃脘疼痛发作频繁者,可于疼痛发作时服药,每次5 g,服用次数不限,1个疗程(3周)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胃镜检查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30例中,痊愈22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枳术散具有显著促进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愈合和明显改善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的作用。
孙琳林卢林陈海玲刘伦翠刘艳秋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老年人
从脏腑辨证谈左归丸的临床运用被引量:1
2011年
左归丸出自《景岳全书》,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功用,临床上可辨证应用于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科疾病、生殖机能异常性疾病、多种骨科劳损性疾病、常见老年性疾病和慢性血液科疾病等多种西医疾病;根据中医脏腑辨证理论,上述西医疾病或和肾藏精功能失调有关,或和肾主生殖作用异常有关,或和肾主骨生髓作用异常有关,且中医辨证总不离肾阴虚损精气亏虚;用药上,可以左归丸辨证配伍益阴柔肝、安神定志之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合用活血通络、行气安神之品治疗常见心脏病,对女性不孕症及月经失调等病的治疗又可以左归丸合用二至丸来调补肝肾,而对于骨科疾病常用左归丸再加补肾强腰壮骨之品,对于痴呆及帕金森等老年病又常需伍入祛瘀通络药。
孙琳林任公平王书惠卢晋卢林
关键词:左归丸脏腑辨证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VD的疗效确切,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能大大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赵志轩徐颖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针刺血液流变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