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2003-07-03B)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倪汉文李健强杨敏王琦张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尖角突脐孢菌
  • 2篇菌株
  • 2篇稗草
  • 1篇形态学
  • 1篇杂草
  • 1篇杂草生物防治
  • 1篇致病
  • 1篇生防因子
  • 1篇生物防治
  • 1篇农药
  • 1篇侵染
  • 1篇染色
  • 1篇组织染色
  • 1篇孢子
  • 1篇孢子萌发
  • 1篇温室
  • 1篇温室环境
  • 1篇物防
  • 1篇吸器
  • 1篇萌发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广东省农业管...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李健强
  • 5篇倪汉文
  • 4篇杨敏
  • 3篇王琦
  • 1篇李晓晶
  • 1篇朱书生
  • 1篇刘西莉
  • 1篇张文华
  • 1篇张宏军
  • 1篇黄美莲
  • 1篇陈勇

传媒

  • 2篇菌物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农药及不同萌发因素对尖角突脐孢菌菌株X27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004年
试验采用平板表面萌发法测定了温度、pH值、光照、湿度及农药对尖角突脐菌菌株X27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尖角突脐孢菌其离体干燥贮藏在约4℃下至少18个月还能保持活性;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高于35℃或低于15℃,对分生孢子的萌发不利;分生孢子快速萌发的初始酸碱条件为pH4~7;适合该菌分生孢子萌发的相对湿度范围为80%~100%;光照不利于分生孢子快速萌发;低剂量敌稗使分生孢子开始萌发时间推迟4h,并使部分萌发的菌丝生长不良;丁草胺明显推迟分生孢子萌发时间;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对分生孢子的萌发影响不明显;用低剂量的多菌灵和代森锰锌处理,分生孢子至少24h内不萌发;稻瘟灵和恶霉灵混剂、三环唑推迟分生孢子开始萌发时间。
陈勇倪汉文张宏军李晓晶李健强王琦黄美莲
关键词:尖角突脐孢菌分生孢子孢子萌发
稗草叶枯病病原尖角突脐孢菌的鉴定被引量:9
2008年
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采集自湖南和北京的3株尖角突脐孢菌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3株分离物(KF-1、HN-14和K-12)和保存于中国农业大学已定名的尖角突脐孢菌菌株G-9和X-27之间在菌落形态、产孢量及孢子大小和分隔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K-12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产孢量小;菌株G-9、KF-1、X-27和HN-14生长迅速,产孢丰富。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间ITS区序列相似度达98%以上,聚类分析也表明,种内各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明显小于种间的遗传距离;基于ITS1及ITS2序列,能将尖角突脐孢菌和突脐蠕孢属中其它种分开。由此可确定分离自湖南水稻田及中国农业大学科学园温室中自然发病的稗草病样上的3株病原真菌均为尖角突脐孢菌。
杨敏朱书生李健强倪汉文张文华
关键词:形态学分子鉴定杂草生物防治
尖角突脐孢菌在温室环境下侵染稗草的致病体系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The effects of inoculum concentration,leaf stages of host plant,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infection of Exserohilum monoceras isolate X-27 to barnyardgras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sion was visibly appeared on the leaf when inoculum concentration above 1.00×105 conidia· mL-1,1-2 leaf stage of barnyardgrass was most sensitive for infection of E.monoceras.The data also indicated that dew period was the key factor for E.monoceras infection.Almost 90% of barnyardgrass plants were killed when dew period prolonged to 48 h.Temperature and illumination period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infection of E.monoceras,25-28℃ and 12 h dark period after inoculation were enough for infection.
杨敏李健强倪汉文王琦
关键词:尖角突脐孢菌温室环境稗草致病侵染生防因子
尖角突脐孢菌不同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正>稗属(Echinochloa)杂草是全世界水稻等作物生产中的一类恶性杂草。人工除稗安全但费时费力,化学除稗高效但伴随农产品安全和环境相融友好方面的潜在风险。因此,寻求安全高效的除稗活性成分和施药技术成为国际上除稗剂...
杨敏倪汉文李健强
文献传递
尖角突脐孢菌在稗草和水稻上的萌发和侵染行为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本试验结合曲利苯兰和荧光素钠两种染色方法的优点,从显微角度研究了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as)两个菌株X-27和HN-14在稗草和水稻上萌发和侵染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寄主稗草上,接种4h后尖角突脐孢菌孢子开始从一端或两端萌发形成初生芽管;10h后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附着在寄主表面,两端萌发的孢子约90%一端败育,仅一端形成成熟附着胞;在接种后24h内成熟附着胞形成率与接种时间成正相关,24h后趋于稳定;16h后在成熟附着胞下方受侵染的细胞内指状吸器开始形成,随后发育为掌状吸器;接种36h后菌丝在组织表面扩展形成网状,同时稗草叶片上显现叶斑病症状,部分菌丝能在细胞间蔓延扩展。在非寄主植物水稻上,同样观察到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但是萌发起始时间滞后大约4h,初生菌丝分枝明显减少,且未能观察到附着胞和吸器的产生。
杨敏李健强倪汉文刘西莉王琦
关键词:组织染色附着胞吸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