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06Z40)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强李秋荣黎介寿王萌马健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军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标记
  • 1篇再灌注
  • 1篇上皮
  • 1篇死因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黏膜
  • 1篇黏膜屏障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坏死
  • 1篇坏死因子
  • 1篇干扰素
  • 1篇肠上皮
  • 1篇肠黏膜
  • 1篇肠黏膜屏障
  • 1篇肠黏膜屏障损...

机构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黎介寿
  • 2篇李秋荣
  • 2篇张强
  • 1篇曲林林
  • 1篇李宁
  • 1篇顾立立
  • 1篇马健
  • 1篇王晨阳
  • 1篇王萌
  • 1篇刘晓祥

传媒

  • 2篇肠外与肠内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荧光标记生物素法评价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
2010年
目的:利用荧光标记生物素检测大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屏障损伤。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后1、3和5h组,共四组,每组5只。利用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后放开,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荧光标记生物素作为探针,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大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屏障损伤。结果: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明显受损,病理表现为肠黏膜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损伤程度随缺血后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荧光标记生物素穿透缺血-再灌注肠上皮进入黏膜下层,表明肠上皮屏障受到破坏。结论:缺血-再灌注可损伤大鼠肠屏障功能。荧光标记生物素法是一种适合评价实验动物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方法。
张强李秋荣王晨阳顾立立曲林林李宁刘晓祥黎介寿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肠黏膜屏障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对肠上皮紧密连接的破坏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对上皮细胞功能的作用,研究TNF-α和IFN-γ与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关系。方法:T84细胞株用加有5%胎牛血清的DMEM/F-12混合培养液培养。实验分为四组:即对照组、TNF-α处理组、IFN-γ处理组和TNF-α与IFN-γ联合处理组。TNF-α处理组和IFN-γ处理组细胞分别用加有10ng/mLTNF-α和100U/mLIFN-γ的培养液处理72h。各细胞因子联合处理组用100U/mLIFN-γ处理19h后,再加入10ng/mLTNF-α。用EVOM电压电阻仪测定细胞跨膜电阻抗(TER)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紧密连接的形态改变。结果:IFN-γ单独处理48h后,TER降低至78.06%,培养至72h降低为59.31%。在单一TNF-α作用下,24h后TER值逐渐降低,72h降低至56.82%。与对照细胞相比,TNF-α和IFN-γ联合处理的T84细胞株TER值显著降低,72hTER值为20.88%,表明细胞紧密连接的结构破坏。结论:TNF-α和IFN-γ损伤T84细胞株的紧密连接屏障功能,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张强李秋荣王萌马健黎介寿
关键词:细胞因子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