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505)

作品数:11 被引量:160H指数:7
相关作者:周立祥王世梅李超付美云王电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污泥
  • 5篇制革
  • 5篇制革污泥
  • 4篇生物沥浸
  • 4篇土壤
  • 3篇好氧
  • 2篇渗滤
  • 2篇渗滤液
  • 2篇生物淋滤
  • 2篇硝化
  • 2篇淋滤
  • 2篇垃圾
  • 2篇垃圾渗滤
  • 2篇垃圾渗滤液
  • 2篇好氧反硝化
  • 2篇反硝化
  • 2篇城市污泥
  • 2篇PH
  • 1篇氮素
  • 1篇氮形态

机构

  • 1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1篇周立祥
  • 4篇王世梅
  • 2篇王电站
  • 2篇付美云
  • 2篇李超
  • 1篇郑翔翔
  • 1篇廖岳华
  • 1篇张雪英
  • 1篇路庆斌
  • 1篇梁剑茹
  • 1篇陈浩
  • 1篇朱晓宇
  • 1篇黄峰源
  • 1篇崔春红
  • 1篇宋兴伟
  • 1篇刘秀海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城市污泥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江苏省21家代表性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中多环芳烃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污泥中含有7~16种PAH化合物,都是以2(或3)个苯环的化合物为主,而难降解4~6个苯环的化合物所占质量分数均较低.但污水来源及其处理方式、污泥处理方法等均影响着污泥中PAHs的含量及组成,消化可明显降低污泥中PAHs的含量.污泥中∑PAHs总量在11.68~169.91 mg.kg-1,各污泥间含量差异显著;具有致癌性的PAHs含量在1.17~41.03 mg.kg-1,平均值为6.59mg.kg-1;被列入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的PAHs含量在4.07~59.06 mg.kg-1之间.其中萘是江苏城市污泥中均含有的PAHs化合物,而对于强致癌性化合物苯并(a)芘,其含量相对较低,在污泥中含量一般在0~2.20 mg.kg-1,平均含量为0.15mg.kg-1,远低于我国农用污泥控制标准的3.0 mg.kg-1.
张雪英周立祥崔春红郑翔翔
关键词:城市污泥多环芳烃污水来源污水处理污泥消化
空气提升式反应器处理制革污泥的中试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设计了1个280 L空气提升式生物沥浸反应器,利用特异嗜酸性硫杆菌为主的微生物复合菌群对制革污泥进行了较长期的(连续运行43批次)生物沥浸脱铬试验.研究了1.0-3.0 m^3/h不同通气量对生物沥浸法脱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污泥均能快速充分混匀,通气量不足1.5 m^3/h时经过至少90 h才可获得80%以上的Cr溶出率.综合多因素考虑,本试验规模下通气量为2.0 m^3/h较为合适,72 h Cr溶出率可达92.5%.研究还发现,在通气量为2.0 m^3/h或以上时,体系溶氧值随pH值的下降而明显上升,最终DO可达到5 mg/L以上.因此,在工程化运行中可在每个沥浸周期的后期调低ALR反应器的供气量,控制DO值在2.0 mg/L左右满足LX5和TS6菌的生长需求即可,以此控制运行成本.
陈浩周立祥李超
关键词:制革污泥生物沥浸中试
两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效率被引量:32
2009年
从水稻土和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两株可以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作用的细菌ZW23和ZW27.通过对这两株细菌的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测定认为菌株ZW23和ZW27分别是假单胞菌属类产碱杆菌(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和假单胞菌属门多萨菌(Pseudomonas mendocina).好氧培养条件下,在初始氮源约为280.00mg.L-1的反应体系中,两株细菌在12h内均引起体系中总氮显著下降,削减率分别达66.43%和65.54%,其余总氮几乎全部转化为内源氮.脱氮速率分别达到约21.72mg.L-.1h-1和22.31 mg.L-1.h-1,比现已分离出的兼性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速率要快得多.反应过程中没有检测到亚硝态氮和氨态氮的积累.菌株ZW23和ZW27是两株典型的高效兼性好氧反硝化细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朱晓宇王世梅梁剑茹周立祥
关键词:细菌好氧反硝化脱氮效率
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被引量:16
2006年
采用序批次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填埋年限垃圾的渗滤液在土壤中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对来自不同填埋年限的垃圾渗滤液在2种土壤上的吸附等温线采用“原始质量吸附方程”拟合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r2>0.96),其吸附量与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粘粒含量及电荷密度与种类等有关。在垃圾渗滤液的同一初始浓度下,红壤对垃圾渗滤液的平均净吸附量是潮土的1.74倍。填埋年限较长的垃圾渗滤液与土壤有较高的亲和力。
付美云周立祥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动态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室内好氧、厌氧2种培养,研究了3种不同填埋年限垃圾渗滤液在红壤和潮土中的生物降解动态.鲜样、天井洼样、水阁样垃圾渗滤液分别为填埋0年、4~5年和12年的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在前7d降解相对较快.在好氧培养条件下,红壤鲜样、天井洼样、水阁样渗滤液在前7d的表观降解率为88.9%、60.5%、25.0%;潮土中的表观降解率更大,分别为96.6%、80.4%和65.0%;7d后下降趋势均趋于平缓.在相同土壤中,填埋龄越短的垃圾渗滤液的表观降解率越大,在厌氧培养条件下的情况与此类似,但降解率不如好氧条件下高.在没有土壤介质参与的条件下(如低洼处积存的渗滤液),3种垃圾渗滤液自身降解速率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鲜样垃圾渗滤液降解的半衰期为12~16d,其余垃圾渗滤液降解的半衰期为20~30d.垃圾渗滤液一旦进入土壤环境,降解速率会大大加快.土壤处理垃圾渗滤液有一定的功效.
付美云周立祥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土壤生物降解
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及其在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23
2006年
在土壤厌氧条件下发生的生物反硝化作用是影响作物对土壤氮素利用率和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氮素转化过程。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到在好氧条件下也能进行反硝化的3株细菌。其中1株为严格好氧的异养菌,编号为AD26。另外2株为兼性菌,分别为AD7和AD60。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在好氧培养的液体培养基中AD26和AD7在24 h内能通过反硝化作用使硝态氮表观损失率分别达到21%和18%。而在好氧的土壤培养中,二个菌株在3 d内能使土壤中硝态氮表观损失率达到56%,同时少有反硝化中间产物的积累。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不应忽视在好氧条件下的生物反硝化作用。
周立祥黄峰源王世梅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细菌土壤氮形态
污泥生物脱毒后土地利用对农作物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田间试验被引量:14
2007年
以水稻为实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制革污泥在生物脱毒前后以及脱毒污泥和化肥混施对旱作水稻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制革污泥对水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产量与对照比较下降了27%;而经脱毒后的污泥对水稻的生长与对照比较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蘖明显,水稻苗期叶绿素含量、生物量(鲜重)和产量分别增加了17.3%、17.96%、16.95%;污泥和化肥混合施用的水稻的产量增加了20%.同时,脱毒后污泥的施用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到29.79%,全N的含量提高了20.00%.但是,施用生物脱毒污泥一个季度后土壤pH有所下降;土壤中的重金属铬有所增加,但仍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重金属铬主要富集在水稻根部,籽粒中铬的含量没有超过食品安全的标准.长期施用脱毒污泥要考虑环境安全性问题,即使对于生物沥浸处理后的污泥也最好不施用到进入食物链的农地上,可用在园林绿化等用途上.
路庆斌周立祥
关键词:生物沥浸制革污泥土地利用土壤肥力
制革污泥生物沥浸液中铬回收的方法与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对制革污泥生物沥浸液加碱沉淀回收Cr时碱的类型与用量、加碱后混合液的沉降速度、沉降比以及上层清液悬浮性固体(SS)及Cr含量与pH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镁和氧化钙均能很好地沉淀制革污泥经生物沥浸处理后所得的铬液,而液碱效果较差。综合沉淀效果和经济成本考虑,氧化钙作沉淀剂更为合适。将含Cr 720 mg/L的铬液调至pH 7.0,消耗氧化钙的质量浓度为10.0 g CaO/L铬液,能使Cr从液相完全去除,混合液的沉降比达40%。
廖岳华周立祥刘秀海宋兴伟
关键词:制革污泥回收
复合硫杆菌生物浸出污泥中重金属的效果及与pH和ORP的关系被引量:44
2008年
利用复合嗜酸性硫杆菌(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亚铁硫杆菌)在不同接种量下(5%,10%,20%)对城市污泥进行生物沥浸,探讨了沥浸过程中不同重金属的浸出效果及其与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浸出污泥中的重金属,生物沥浸处理10d后,污泥中Cu、Zn和Ni的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8%、99%和90%,硫杆菌接种量越大,沥浸反应速率越快,20%接种处理>10%接种处理>5%接种处理>未接种处理.污泥生物沥浸过程中pH的下降和ORP的上升,是促进污泥重金属溶出的主要驱动力,但其中Cu的浸出同时受pH下降和ORP上升的双重影响,而Zn和Ni的浸出则主要受pH影响.污泥中Cu、Zn和Ni开始大幅度浸出的pH阈值大约为4、5和5左右.研究还发现,生物沥浸处理虽可使污泥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有所下降,但并不影响其农业利用价值.
李超周立祥王世梅
关键词:城市污泥生物沥浸重金属
生物酸化污泥回用在批式运行的污泥生物淋滤工艺中的效果被引量:1
2006年
以制革污泥为对象,利用上批淋滤结束后的生物酸化污泥既含大量微生物又具有较强酸度的特点,用其回流以达到使原始污泥预酸化和接种微生物的双重效果,建立用生物淋滤技术序批式处理制革污泥的工艺.用硫酸调节原始污泥pH至5.5左右,接入质量分数为20%的菌种和0.4%的能源物质进行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淋滤处理,取淋滤过程不同阶段中pH3.5、3.0、2.5、1.95的生物酸化污泥作菌种,同时用硫酸对待处理污泥预酸化进行下批生物淋滤处理.此外,采用刚淋滤结束的pH1.95的生物酸化污泥代替硫酸进行污泥的预酸化和接种.结果表明,用淋滤过程中pH3.5~1.95的生物酸化污泥作菌种,污泥的pH值都能够下降到2.0以下,而且不同pH值的生物酸化污泥作菌种的淋滤效果差异并不显著,说明淋滤过程中pH在3.5以下的污泥都可以作为菌种,接人到下一批次待处理的污泥中进行生物淋滤.连续6批次的污泥淋滤试验表明,用刚淋滤结束的pH〈2的生物酸化污泥回流既能完全代替浓硫酸对原始污泥进行预酸化,并又兼有接种作用.每批处理4d均能稳定完成淋滤过程.因此,工程应用中只需在待处理污泥中添加上批淋滤结束的酸化污泥便可。使生物淋滤持续批式运行,大大简化了处理工艺.
王电站周立祥王世梅
关键词:生物淋滤制革污泥PH菌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