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05L549)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赵岩张淑兰刘津吴颖李秀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抑癌
  • 2篇抑癌基因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内膜
  • 2篇基因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癌基因
  • 2篇PTEN
  • 1篇心理健康
  • 1篇修复基因
  • 1篇抑癌基因PT...
  • 1篇增生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健康
  • 1篇突变
  • 1篇肿瘤
  • 1篇子宫内膜癌
  • 1篇子宫内膜不典...

机构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作者

  • 3篇张淑兰
  • 3篇赵岩
  • 1篇银铎
  • 1篇刘岿然
  • 1篇徐荣春
  • 1篇李秀芹
  • 1篇吴颖
  • 1篇杨清
  • 1篇刘津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抑癌基因PTEN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及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子宫内膜癌(UEC)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于2002-2004年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散发性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23例正常子宫内膜(NE)组织中PTEN及hMLH1的表达。结果(1)hMLH1基因在NE、AH和UEC中的表达分别为83%(19/23)、64%(14/22)和11%(4/36),AH及NE的表达与其在UEC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前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hMLH1基因表达UEC的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手术分期、病理类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1)。(3)PTEN基因在NE、AH和UEC中的表达分别为100%(23/23)、73%(16/22)和56%(20/36),在AH、UEC中的表达与其在NE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而前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PTEN基因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手术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是否浸润无统计学相关(P>0.05)。(5)PTEN及hMLH1两种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28;P<0·05)。结论(1)hMLH1及PTEN均是子宫内膜的保护性基因,在子宫内膜的癌变过程中表达逐渐减少,可能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癌变的启动有关,且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2)免疫组化法测定PTEN的表达有可能成为筛选子宫内膜癌变的早期指标。(3)测定hMLH1的表达有可能成为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赵岩银铎张淑兰杨清李晓含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PTENHMLH1
子宫内膜癌中抑癌基因PTEN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抑癌基因PTEN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实验组中5个微卫星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第5、第8外显子突变情况,并进行突变测序。结果PTEN的突变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PTEN突变已经有了显著性的改变;PTEN基因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2例(2/11,18.2%)DNA测序发现PTEN突变发生在PTEN外显子8的poly(A)区域;子宫内膜癌中抑癌基因PTEN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高度相关(χ2=18.06,P<0.01)。结论PTEN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性是I型子宫内膜癌中重要的分子事件,二者在内膜癌中高度相关。可能存在由于MSI导致PTEN核苷酸重复序列突变增加的致癌途径。
赵岩刘岿然张淑兰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PTEN突变
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早期妇女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替代(HRT)治疗对绝经早期妇女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绝经早期有明显症状和不同程度心理症状的病人40例。每天口服倍美力0.3mg及安宫黄体酮片2mg,同时口服钙剂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填写临床症状调查表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和SCL-90各项指标的变化,做相关性分析;通过B超监测其安全性。结果:小剂量HRT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和SCL-90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临床症状与心理症状存在相关性(P<0.01)。在治疗过程中子宫内膜未见增生。结论:小剂量HRT能安全、有效改善绝经早期妇女生理、心理相关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赵岩吴颖李秀芹张淑兰徐荣春刘津
关键词:绝经早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激素替代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