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B0510025)

作品数:16 被引量:330H指数:11
相关作者:郭春芳孙云张木清唐玉海陈常颂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教育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茶树
  • 7篇胁迫
  • 6篇水分
  • 4篇叶片
  • 4篇水分胁迫
  • 4篇土壤
  • 4篇土壤水
  • 4篇土壤水分
  • 4篇ISSR
  • 3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叶绿素荧光
  • 3篇土壤水分胁迫
  • 3篇聚乙二醇胁迫
  • 3篇分子标记
  • 3篇茶树叶
  • 3篇茶树叶片
  • 2篇多态
  • 2篇荧光
  • 2篇水分利用

机构

  • 13篇福建农林大学
  • 11篇福建教育学院
  • 3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潍坊科技学院

作者

  • 16篇郭春芳
  • 12篇孙云
  • 11篇张木清
  • 6篇唐玉海
  • 3篇陈荣冰
  • 3篇陈常颂
  • 2篇张云
  • 1篇何水平
  • 1篇王秀英
  • 1篇崔香菊
  • 1篇赖呈纯
  • 1篇李伟

传媒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福建教育学院...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茶叶科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覆盖遮荫技术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覆盖遮荫技术可以影响茶园小气候,有利于茶树的生长,促进茶叶品质成分的形成和茶叶产量的提高。
郭春芳
关键词:覆盖遮荫茶叶
聚乙二醇胁迫下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的差异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在PEG胁迫下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PEG胁迫下咖啡碱合成酶基因表达量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点,胁迫的12h内表达量明显上调,胁迫6h表达量最大,之后明显下降,相对表达量变化范围为0.13-10.97。
孙云郭春芳王秀英
关键词:茶树聚乙二醇胁迫荧光定量PCR
ISSR标记在茶树品种遗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07年
用筛选出的12个ISSR引物对17个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61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3条,占87.08%,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出5.08个条带.根据Nei-Li系数将17个茶树品种聚为2类.结果显示,ISSR是一种重复性好、效率高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茶树品种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唐玉海郭春芳张木清陈常颂陈荣冰
关键词:ISSR茶树聚类分析分子标记
聚乙二醇胁迫下茶树叶片的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铁观音茶树幼苗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胁迫下叶片蛋白质组的变化。对18个蛋白质点在PEG胁迫下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有差异表达的16个蛋白质点进行了质谱分析,共鉴定出14个蛋白质点,代表了10种不同的蛋白,其中5个点是同一个蛋白(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RubisoLSU),另9个蛋白是PEG胁迫响应蛋白,包括光合系统II23kDa多肽、叶绿体伴侣蛋白21(ch-Cpn21)、磷酸丙糖异构酶(TPI)、三磷酸腺苷合酶β亚基、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1)、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CEN)、新生多肽相关复合物α亚基(α-NAC)、20S蛋白酶体α亚基(PAE2)、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等,这些蛋白质分别参与了叶绿体组成、糖代谢、能量代谢、硫代谢、蛋白质代谢、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节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等生命活动过程。
郭春芳孙云赖呈纯张木清
关键词:茶树聚乙二醇胁迫蛋白质组双向电泳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茶树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ISSR分子标记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PCR的技术,本文阐述了ISSR的原理和流程,详细论述了ISSR标记目前在茶树遗传多样性、茶树品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唐玉海崔香菊郭春芳
关键词:ISSR茶树遗传育种
不同土壤水分对茶树光合作用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0
2008年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茶树(铁观音和福鼎大白茶)光合作用及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茶树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WUE等生理指标及其日变化均产生明显影响;水分胁迫下茶树的Pn、Tr、Gs都下降,WUE日平均值的降幅比Pn的小。生长在同一生境中的铁观音对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能力高于福鼎大白茶。
郭春芳孙云张木清
关键词:茶树土壤水分光合作用水分利用效率
11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TRAP比较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研究目的】分析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比较ISSR和TRAP在茶树中的标记效率;【方法】用12个ISSR引物和18个TRAP引物组合分别对11个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IS-SR引物共产生61条带,多态性带占83.6%,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231~0.707。TRAP引物共产生69条带,多态性带占79.7%,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200~0.755。基于两种标记的聚类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TRAP聚类结果能较好地体现供试品种的亲缘关系、地域特性和树型特点,与传统的基于形态特征建立的分类结果比较一致。在11个茶树品种间以及在亲缘关系比较近的黄旦、铁观音、毛蟹、白样观音4个品种间,ISSR的标记指数MI值都高于TRAP的MI值;【结论】ISSR具有更大的标记效率,也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检测能力;TRAP比ISSR更适合于茶树特异种质资源和重要农艺性状的筛选。
郭春芳唐玉海孙云张木清
关键词:茶树ISSRTRAP
土壤水分胁迫对茶树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6
2008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35%)和重度水分胁迫(20%)条件下,茶树"铁观音"和"福鼎大白茶"2年生幼苗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铁观音"、"福鼎大白茶"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符合指数模型。在正常供水条件下,"铁观音"、"福鼎大白茶"的最大光合速率(Pnmax)分别为8.169μmol(CO2)·m-2·s-1、3.946μmol(CO2)·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为0.039μmol(CO2)·μmol-1、0.024μmol(CO2)·μmol-1,光饱和点(LSP)分别为973.07μmol·m-2·s-1、775.78μmol·m-2·s-1,光补偿点(LCP)分别为5.15μmol·m-2·s-1、6.49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d)分别为1.025μmol(CO2)·m-2·s-1、1.040μmol(CO2)·m-2·s-1。土壤水分胁迫使"铁观音"、"福鼎大白茶"Pnmax、AQY、LSP显著降低,而LCP及Rd提高。无论在正常供水还是在水分胁迫下,"铁观音"均表现出更高的光合活性,其Pn、Pnmax、LSP及AQY均比"福鼎大白茶"高,而Rd、LCP比"福鼎大白茶"低。表明生长在同一生境中的"铁观音"对光照、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能力高于"福鼎大白茶"。
郭春芳孙云张木清
关键词:茶树铁观音福鼎大白茶水分胁迫光合作用
茶树叶片抗氧化系统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下茶树铁观音和福鼎大白茶2年生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胁迫下,茶树叶片O2.-的产生速率加快,细胞膜透性增大,MDA含量上升;铁观音SOD、POD、CAT、APX和GR的活性以及AsA和GSH的含量在轻度、中度水分胁迫下上升,在重度水分胁迫下下降;而福鼎大白茶的保护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在轻度水分胁迫下上升,在中度、重度水分胁迫下下降.在正常供水或水分胁迫下,铁观音均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能力,表明生长在同一生境中的铁观音对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能力高于福鼎大白茶.
郭春芳孙云张云张木清
关键词:茶树水分胁迫保护酶活性氧
水分胁迫对茶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3
2009年
以"铁观音"和"福鼎大白茶"两个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水分胁迫对茶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茶树叶片的基础荧光(Fo)显著升高,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显著下降,表明水分胁迫使茶树叶片PSⅡ反应中心受到伤害;水分胁迫还可降低茶树的光化学反应速率(Prate),缩短荧光上升时间(T1/2),抑制PSⅡ反应中心电子的传递(ETR降低),导致天线色素热耗散速率(Drate)、非光化学猝灭(qN)和光合功能相对限制值(LPFD)升高,光化学猝灭(qP)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显著下降。比较水分胁迫下"铁观音"和"福鼎大白茶"叶片叶绿素荧光变化发现,"铁观音"PSⅡ反应中心的胁迫耐性较强,叶片光化学效率较高。
郭春芳孙云唐玉海张木清
关键词:茶树水分胁迫叶绿素荧光光化学效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