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3JJY6025)

作品数:12 被引量:138H指数:7
相关作者:刘相滨邹北骥谢林海孙家广王胜春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图像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生物特征
  • 2篇欧氏距离
  • 2篇欧氏距离变换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应用
  • 2篇二值图
  • 2篇二值图像
  • 2篇步态
  • 2篇步态识别
  • 1篇迭代
  • 1篇迭代算法
  • 1篇动目标
  • 1篇运动目标分类
  • 1篇身份识别
  • 1篇身份识别技术
  • 1篇识别技术
  • 1篇视频

机构

  • 11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 4篇湖南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1篇广西交通职业...

作者

  • 12篇刘相滨
  • 6篇邹北骥
  • 4篇谢林海
  • 3篇孙家广
  • 2篇向坚持
  • 2篇王胜春
  • 1篇佟施
  • 1篇康晶
  • 1篇刘丽丽
  • 1篇辛国江
  • 1篇傅红普
  • 1篇何昭青

传媒

  • 3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工程图学学报
  • 2篇计算机与现代...
  • 1篇电子学报
  • 1篇计算机学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计算机技术与...

年份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菌群细胞图像分离算法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颗粒图像分析中聚堆目标的分离对目标的计数及特征的提取非常重要.现有分离算法都要求聚堆目标粘连处凹陷比较明显,并且/或者存在灰度局部最小边缘.菌群聚堆细胞大小不一、聚堆形态各异,多数聚堆细胞并不具备上述条件.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聚堆区域轮廓跟踪、删除的分离算法,依据跟踪“虫”在跟踪过程中遇到已跟踪过轮廓点的情况判断分离的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菌群聚堆细胞分离的成功率要高于现有算法10%以上.
刘相滨邹北骥孙家广
运动物体的阴影检测与分割被引量:7
2007年
阴影检测与分割在基于视频的运动物体检测与提取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准确检测与分割阴影,提出了基于体色向量匹配的阴影检测与分割算法。提取前景区域以后,运用亮度测试法去除亮度值高于对应背景区域的前景区域,然后预判断阴影区域,最后利用体色向量匹配提取阴影区域。另外,提出了亮度步长的方法来检测阴影中的半影。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多数情况下对运动物体阴影检测与分割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提高了检测与分割的速度。
辛国江邹北骥刘相滨康晶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一种新的完全欧氏距离变换算法被引量:19
2005年
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剥离的二维完全欧氏距离变换算法。该算法从物体目标的最外层边界开始,自外向内、逐层对物体目标区域进行边界跟踪、剥离。在跟踪过程中,根据当前边界像素点的已获得距离变换结果或为背景的邻域像素信息,计算其与最近背景像素间的欧氏距离,从而实现距离变换。和已有算法相比,文中算法具有简单快速、容易实现,得到的是完全欧氏距离的优点,在分离粘连物体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分离效果。
刘相滨邹北骥王胜春
关键词:二值图像欧氏距离变换
基于边界跟踪的快速欧氏距离变换算法被引量:44
2006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跟踪、剥离的快速二维欧氏距离变换算法.从目标区域的最外层边界开始,自外向内、逐层对目标区域进行边界跟踪、剥离,直至目标区域为空.每跟踪到一个边界像素点,即根据其邻域像素所传递的最短距离信息来计算与最近背景像素间的欧氏距离,并利用一个链表结构来完成对已经过距离变换的像素点的距离更新,以解决距离传递的路径可能改变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得到准确的欧氏距离,并且算法时间不到3×3倒角近似欧氏距离变换算法的2倍,比基于桶排序的欧氏距离变换算法快几十至上千倍.
刘相滨邹北骥孙家广
关键词:二值图像欧氏距离变换
一种改进的围线追踪算法被引量:3
2005年
论文采用边过程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区域边界像素表示的围线追踪算法。该算法能够追踪形状任意复杂区域的围线,包括单像素宽及含有空洞的区域,并且能够得到围线间的包含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现有追踪算法的读点数更少,性能更高。
刘相滨向坚持谢林海
图像处理系统中宏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06年
图像处理算法具有特定性,一种算法对某类图像可能是有效的,但对其它类图像却未必奏效。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得到满意的处理结果,对不同类目标图像所采用的算法序列通常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系统具备能够实现算法过程重组的能力。为此,论文介绍了图像处理系统中宏的设计与实现,允许用户自己定义应用于目标图像的算法序列及参数。实验表明,该技术的实现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刘相滨
关键词:图像处理系统面向对象
基于步态的身份识别技术被引量:1
2007年
随着信息社会对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利用生物特征进行快速准确的身份识别成了当今的主流。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手段相比,生物特征识别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步态识别技术,由于其对系统分辨率要求低、远距离识别、非侵犯性和难以隐藏等特点而倍受计算机视觉研究者的关注。对步态识别所涉及的运动检测与跟踪、特征提取、特征处理以及模式识别分别进行了详细论述。
谢林海刘相滨佟施
关键词:生物特征步态识别特征提取神经网络
一种改进的基于边界跟踪的粘连目标分离算法被引量:5
2006年
在颗粒图像的自动分割中,经常遇到颗粒粘连、重叠在一起的现象,需要将它们分离为单个颗粒目标.基于边界跟踪的分离算法能够克服聚堆目标连接处的凹陷比较明显并且/或者在连接处存在灰度局部最小边缘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但对于某些中轴方向不是垂直或水平的聚堆目标,分割仍然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离算法,该算法通过自动旋转聚堆目标区域使其中轴方向成垂直或水平来实现这种情况下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果.
刘相滨邹北骥孙家广
关键词:颗粒图像
基于不变矩特征和神经网络的步态识别被引量:9
2007年
步态识别是利用人体步行的方式来识别人的身份。近年来,步态作为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兴趣。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步态识别算法,首先通过背景差方法得到运动人体轮廓,然后利用不变矩描述轮廓特征,最后用BP神经网络方法来进行模板匹配,实现人的身份识别。
谢林海刘相滨
关键词:生物特征步态识别不变矩BP神经网络
人行为识别与理解研究探讨被引量:21
2004年
人行为识别与理解越来越受到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体跟踪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人行为识别与理解研究的进展却没有这么大。本文在简单介绍了当前人行为识别与理解技术研究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该技术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刘相滨向坚持王胜春
关键词:图像序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