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2007)

作品数:26 被引量:145H指数:7
相关作者:边建朝王玉涛李亨祥云中杰陈培忠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1篇病情
  • 10篇中毒
  • 9篇数据收集
  • 9篇氟中毒
  • 8篇地方性氟中毒
  • 6篇氟化物中毒
  • 6篇病情调查
  • 5篇饮水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骨节
  • 5篇氟骨症
  • 5篇大骨节病
  • 4篇碘缺乏
  • 4篇碘缺乏病
  • 4篇克山病
  • 4篇X线
  • 3篇心电
  • 3篇饮水型
  • 3篇饮水型地方性...

机构

  • 5篇青海省地方病...
  • 3篇陕西省地方病...
  • 3篇山东省地方病...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宁夏疾病预防...
  • 1篇三门峡市疾病...
  • 1篇山西省地方病...
  • 1篇云南省地方病...
  • 1篇互助县疾病预...

作者

  • 3篇丁生荣
  • 3篇陈培忠
  • 3篇鲁青
  • 3篇云中杰
  • 3篇李亨祥
  • 3篇王玉涛
  • 3篇边建朝
  • 2篇郑来义
  • 2篇丁萍
  • 2篇赵曾艳
  • 2篇徐刚要
  • 2篇吕晓亚
  • 2篇蒲光兰
  • 1篇何平
  • 1篇孟献亚
  • 1篇白爱梅
  • 1篇赵德运
  • 1篇陈萍
  • 1篇高红旭
  • 1篇高静

传媒

  • 17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5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克山病病情综合评估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2007年克山病15个监测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病情空间区划,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2007年全国克山病监测数据中选择5个指标对15个监测省(市、自治区)进行病情评估,再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反映克山病病情的综合指标得分,采用标准差分段法,将综合指标得分分成轻、中、重病区,并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进行克山病空间区划显示。结果提取的3个主成分从不同维度反映克山病病情,包含全体指标信息的88.128%。第一主成分与总检出率、慢型克山病检出率、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之间的关系较密切,第二主成分与各省受威胁人数的关系较密切,第三主成分与新发病例检出率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从综合指标得分看,克山病重病区分布在甘肃、吉林、黑龙江、河北、辽宁5省,中病区分布在内蒙古、山东、湖北、四川4省(自治区),轻病区分布在陕西、山西、云南、河南、贵州、重庆6省(市)。结论将GIS引入到克山病监测。为观察克山病病情空间分布提供了一种简便而直接的方法,为因地制宜地监控克山病流行的重点地区提供了依据。
赵苗苗侯杰王铜
关键词:克山病数据收集人口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主成分分析
2008年云南省克山病病情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掌握2008年云南省克山病病情,为克山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克山病病区抽取6个县(市)的18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调查点的居民。收集各调查点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资料,对调查对象进行以心血管系统疾病为主的临床检查,并描记心电图;可疑克山病者拍摄2m后前位胸部正位X线片,按《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确诊克山病病例。每个调查点采集10份主食粮食样品及10份男性儿童枕后头发样品进行含硒量测定。结果2008年全省6个县(市)18个调查点共调查9818人,共检出潜在型和慢型克山病34例,总检出率为0.35%(34/9818).其中检出潜在型克山病32例,检出率为0.33%(32/9818),检出慢型克山病2例,检出率为0.02%(2/9818);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未检出。在检出的34例克山病现患病例中,5—14岁占67.65%(23/34)。18个调查点中.共描记心电图9818份,心电图有异常改变的有677份,异常率为6.90%(677/9818);共拍摄X线胸片56例,心胸比例≤0.50者占83.93%(47/56),0.51。0.55者占8.93%(5/56),0.56—0.60者占7.14%(4/56)。18个调查点采集大米、头发样品各180份,大米样品含硒量最低的为永胜县[(0.006±0.001)mg/kg],最高的为通海县[(0.027±0.009)mg/kg],平均为(0.013±0.010)mg/kg;发硒最低的为永胜县[(0.145±0.043)mg/kg],最高的为通海县[(0.297±0.062)mg/kg],平均为(0.252±0.078)mg/kg。结论云南省克山病检出率较低,但检出病例集中在5,14岁年龄段,说明克山病致病因子仍然活跃。调查点外环境粮食及居民发硒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以及各地差异比较大,有必要在克山病重病区开展补硒预防克山病工作。
李兆祥杨林王跃兵赵溯黄文丽马琳
关键词:克山病数据收集心电描记术X线
2008年广西沿海地区碘缺乏病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 调查2008年广西沿海5个县(区)碘缺乏病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提出相应防治措施.方法 在广西碘盐监测中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一直处于全区低水平的北海市海城区、铁山港区、银海区、合浦县以及钦州市钦南区5个沿海县(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合浦县抽取6个乡(镇),其余县(区)各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40名8~10岁学龄儿童及10名18~42岁育龄妇女(要求包括有半数比例的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 107-2006)检测尿碘.结果 共采集8~10岁儿童尿样1437份,尿碘中位数为191.0μg/L,〈20μg/L的比例为1.4%(20/1437),〈50μg/L的比例为5.4%(77/1437),〈100μg/L的比例为20.3%(292/1437);5个县(区)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34.5~220.0μg/L,其中海城区、合浦县儿童尿碘中位数〉200 μg/L(分别为220.0、209.5μg/L),其他3个县(区)儿童尿碘中位数均在100~200μg/L适宜范围内(分别为134.5、162.4、199.3μg/L);8、9岁组儿童尿碘中位数(192.3、206.7μg/L)均高于10岁组(157.2μg/L,χ^2值分别为19.644、41.997,P均〈0.017).共采集妇女尿样365份,5个县(区)妇女尿碘中位数为88.2~195.6μg/L,其中海城区和合浦县妇女尿碘中位数〉150 μg/L(分别为195.6、156.5μg/L),铁山港区妇女尿碘中位数最低(88.2μg/L)且〈100μg/L;在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育龄妇女中,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最高,为152.6μg/L,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31.9μg/L,妊娠妇女尿碘中位数最低(89.4 μg/L)且〈100μg/L,仅有6.7%(2/30)的妊娠妇女尿碘水平处于150~250μg/L适宜范围.结论 广西沿海5个县(区)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育龄妇女和哺乳期妇女尿碘水平在碘营养适宜范围内,妊娠妇女整体上未达碘营养适宜水平.建议将妊娠妇女碘�
陆伟江刘军李庆华廖敏宁锐军杨娟
关键词:缺乏症盐类
青海省藏区饮茶型氟骨症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青海省饮茶型氟骨症的病情,进一步做好饮茶型氟中毒的监测防控工作。方法根据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要求,对青海省藏区四个县的309名成人进行氟骨症X线拍片及骨关节X线诊断。结果达日县X线检出率为34.34(11/32),玛沁县X线检出率为16.34%(9/55)、门源县X线检出率为5.98%(7/117),海晏县X线检出率为2.86%(3/105),X线表现特征是以关节退行性改变及骨间膜骨化为主。结论饮茶型氟骨症时间越长病情越重,随年龄的增大而病情加重。
丁生荣鲁青李有福
关键词:氟骨症氟中毒
2008年中央补助山西省地方性砷中毒防治项目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掌握山西省高砷区和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病区的流行范围和危害程度,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地方病防治项目方案》,选择了10个县348个村作为调查村;水砷筛查采用半定量试剂盒法,水砷定量测定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进行检验,地砷病诊断按国家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结果在筛查的348个村中有6个县16个村的水砷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水样超标率0.96%。高砷水源普查发现有2个村的水砷浓度>0.15mg/L,病情普查显示,2个村均为轻病区。患者病情以中度以下为主,患者主要集中于中老年。结论山西省又发现了高砷区和地砷病病区,病区均为轻病区,今后仍应继续进行高砷水源筛查。
赵曾艳
关键词:饮水砷中毒多相筛查
2008年江苏省苏北地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 掌握江苏省苏北地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情及降氟改水工程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地氟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在徐州、连云港、宿迁市的10个饮水型地氟病重点县(区),按照以往水氟调查资料,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0个病区村,对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对所有16岁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在40个病区村中,抽取30%的病区村,每个病区村选择20名16岁以上成人进行X线氟骨症检查,抽取50%病区村,每个村采集30名8~12岁儿童的任意一次尿样 检测尿氟.在每个市,选择1个县,对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剑的病区村的改水工程现状、供水能力及覆盖范围等进行调查.结果 共计对3560名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检出率为38.51%(1371/3560).缺损率为5.34%(190/3560),氟斑牙指数为0.8;共抽取708份尿样,尿氟中位数为1.47 mg/L,范围为0.08~10.08 mg/L;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21.3%(1294/6083),X线氟骨症检出率为39.2%(123/314).共调查了248个集中式改水设施,无经费运行或损坏的有49个,水氟〉1.0 mg/L的有18个.结论 江苏省苏北地区饮水型地氟病病情尚未完全控制,并有回升趋势,须进一步加强降氟改水监管力度.
夏玉婷汪旸王培桦王彩生束长亮吴俊
关键词:氟骨症氟化物数据收集
2008年中央补助山西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项目调查结果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山西省氟中毒病区水氟分布和改水降氟工程现状,为加快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对山西省4个市42个县(市、区)进行调查,水氟检测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共筛查了945个村的饮水水样,水氟均值≤1.0mg/L的村为527个(占55.77%),水氟均值>1.0mg/L的村有418个(占44.23%)。其中调查村最大平均值为6.18mg/L。调查了495处降氟改水工程,水氟超标工程为285个(占57.58%),水氟最大值为10.52mg/L。结论山西省高氟水源分布范围广,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改水工作力度。
赵曾艳
关键词:饮水氟化物中毒改水
2008年青海省贵德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掌握青海省贵德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与流行状况,进一步做好氟中毒监测防控工作.方法 2008年,选择贵德县大磨、温泉、保宁村(已改水村)和太平村(未改水村),分别采集枯水期和丰水期末梢水样各1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检测水氟;对全部8~12岁儿童采用Dean法进行氟斑牙检查,每个年龄组抽检6人采集尿样,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89-1996)检测尿氟;按照〈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对16岁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每个村抽取男女各10人,进行氟骨症X线诊断.结果 大磨、温泉、太平、保宁4个村水氟均值分别为0.58、0.38、2.28、0.57 mg/L,其中太平村水氟均值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 mg/L).共检查8~12岁儿童193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9.74%(96/193);共检测儿童尿样116份,尿氟中位数为1.49 mg/L.共检查16岁以上成人1503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51.63%(776/1503);共对82人进行X线拍片,X线氟骨症检出率为20.73%(17/82),X线表现以关节退行性改变及骨间膜骨化为主.结论 贵德县儿童氟斑牙和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较高,氟中毒流行较重,防治形势刻不容缓.
丁生荣鲁青丁萍司文江蒲光兰杨萍
关键词:氟化物中毒氟中毒氟骨症X线
2008年青海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掌握2008年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青海省所有地方性氟中毒病村以改水前的水氟分为轻、中、重3类,分别抽取2、4、4个调查村。对未改水的村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采集5份水样,测定水氟;对已改水病村,抽检3份末梢水样和1份水源水样测定水氟,水氟测定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氟化物的测定方法》;用Dean法对调查村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并按年龄段各抽检6人的尿氟:尿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调查村16岁及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在中等病区和重病区调查村,每村按年龄段抽取约20人进行X线氟骨症检查。结果共检查8~12岁儿童562名,氟斑牙检出率为43.59%(245/562);检测300例8~12岁儿童尿样,尿氟为1.52mg/L;对3144名16岁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50.32%(1582/3144);对163名成人进行了X线拍片检查,氟骨症检出率为29.45%(48/163)。结论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仍然很严重,并且有回升趋势,须进一步加强防治措施。
魏生英鲁青丁萍丁生荣浦广兰陈萍何多龙张海燕司文江刘秋香王兴万玛
关键词:氟化物中毒数据收集氟中毒氟骨症
2008年三门峡市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大骨节病病情现状,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及河南省《2007年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的要求,2008年在三门峡市大骨节病病区选择地形、地貌、生产及生活方式上具有代表性的陕县张村乡窑店、庙洼村,灵宝市朱阳镇朱阳村进行7~12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调查,同时拍右手X线片、采集部分儿童发样和当地粮样。儿童发硒、粮食硒测定采用23,一二氨基萘荧光法。在灵宝市、渑池县、陕县、卢氏县大骨节病病区乡进行16岁以上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调查。结果共检查7~12岁儿童190人,未检出大骨节病临床病例;拍摄右手X线片190人,X线阳性3人,检出率为1.58%(3/190)。共调查16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16 222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6.65%(1 079/16 222),其中I度为4.46%(723/16 222),Ⅱ度为1.82%(295/16 222),Ⅲ度为0.38%(61/16 222)。儿童发硒平均值为(0.319±0.128)mg/kg,粮食硒平均值为(0.031±0.009)mg/kg。结论三门峡市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已基本控制,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较为严重,应继续开展病情监测,加强对成人大骨节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要加强以治疗现患病人为目的的二级预防。
雒进才吴彦领
关键词:大骨节病流行病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