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637)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昕陈思平汪天富钟昇郭燕荣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超声
  • 3篇超声图
  • 3篇超声图像
  • 2篇声成像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处理
  • 2篇超声成像
  • 2篇成像
  • 1篇电图
  • 1篇多通道
  • 1篇影像
  • 1篇中风
  • 1篇中风偏瘫
  • 1篇中风偏瘫患者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数据采集平台
  • 1篇同步采集
  • 1篇频散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机构

  • 8篇深圳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陈昕
  • 3篇汪天富
  • 3篇陈思平
  • 3篇钟昇
  • 2篇易万贯
  • 2篇郭燕荣
  • 2篇杨晓娟
  • 1篇杨远滨
  • 1篇王君
  • 1篇张京
  • 1篇张倩
  • 1篇肖娟
  • 1篇陈昕
  • 1篇朱颖
  • 1篇李乔亮
  • 1篇侯莉娟
  • 1篇张会生
  • 1篇沈圆圆
  • 1篇詹凯
  • 1篇邓可

传媒

  • 3篇中国医疗器械...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动态骨骼肌超声图像处理研究进展
2019年
肌肉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织,它密布在各组织器官和骨骼周围。骨骼肌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功能变化与自身形态结构密切相关。研究骨骼肌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能深入理解力的生理学产生基础和指导临床实践。超声成像具有实时、快速、无辐射、价格低廉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人体肌肉特性研究。近年来关于骨骼肌超声图像,尤其是对动态骨骼肌超声图像处理的研究层出不穷。该文主要对现有动态骨骼肌超声图像处理方法及其关键步骤进行简要综述。
汪灵梦赵万明邢运成孙通陈昕
关键词:骨骼肌超声成像图像处理
抗痉挛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超声肌肉结构参数的比较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利用超声肌肉检查技术观察抗痉挛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的肌肉结构参数(MAP)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在痉挛评价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接受口服抗痉挛药物、抗痉挛体位摆放、痉挛肌牵伸训练和拮抗肌主动收缩训练等抗痉挛治疗的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腓肠肌外侧头肌肉纤维作为研究靶肌肉,分别对健、患侧肢体进行评定和超声MAP测量。测量内容包括: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评定;MAP中的肌肉羽状角度(PA)、肌纤维长度(FL)和肌纤维厚度(MT)。分析抗痉挛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MAS和MAP的变化趋势和规律。结果脑卒中患者随着抗痉挛治疗时间的增加,MAS评分、PA和MT出现下降趋势,FL出现上升趋势。其中MA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4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2周与治疗后4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MAP参数中:FL不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治疗后2周与治疗后4周相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PA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MT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评定肌纤维肌张力的显著性变化时,MAS与MAP均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结合应用MAS和MAP可以更加准确客观地评定肌张力的细微变化,从而更好地评定临床抗痉挛治疗效果,指导治疗。
杨远滨张京冷振鹏张倩陈昕肖娟
关键词:超声脑卒中痉挛
融合超声影像动态评估中风偏瘫患者内侧腓肠肌状态被引量:1
2017年
定量评估中风偏瘫患者的状态现今仍然很困难,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来研究偏瘫步态中的肌肉活动。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可穿戴式数据采集平台来实现超声影像,肌电图和关节角度的同步采集。使用该平台对12例偏瘫患者进行测试,研究分析了他们在跑步机上行走过程中内侧腓肠肌活动的特点。实验结果发现,患侧相比于健侧,内侧腓肠肌的羽状角和肌电信号的动态范围更加分散。这些结果表明上述可穿戴式多模态信号采集平台可以提供有关内侧腓肠肌动力学的更加全面的信息,为偏瘫患者的状态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潜力的工具。
张旭东钟昇杨晓娟周永进杨万章向云王俊王碧涵杨钧鹏陈昕
关键词:肌电图超声影像关节角度步态
DEVELOPMENT OF A GENERIC ULTRASOUND VIBRO-ACOUSTIC IMAGING PLATFORM FOR TISSUE ELASTICITY AND VISCOSITY
2012年
Tissue elasticity and viscosity are always associated with pathological changes.As a new imaging method,ultrasound vibro-acoustic imaging is developed for quantitatively measuring tissue elasticity and viscosity which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early diagnosis of cancer.This paper developed an ultrasound vibro-acoustic imaging research platform mainly consisting of excitation part and detection part.The excitation transducer was focused at one location within the medium to generate harmonic vibration and shear wave propagation,and the detection transducer was applied to detect shear wave at other locations along shear wave propagation path using pulse-echo method.The received echoes were amplified,filtered,digitized and then processed by Kalman filter to estimate the vibration phase.According to the phase changes between different propagation locations,we estimated the shear wave speed,and then used it to calculate the tissue elasticity and viscosity.Preliminary phantom experiments based on this platform show results of phantom elasticity and viscosity close to literature values.Upcoming experiments are now in progress to obtain quantitative elasticity and viscosity in vitro tissue.
YI WANGSIPING CHENTIANFU WANGTING ZHOUQIAOLIANG LIYI ZHENGXIN CHEN
关键词:ELASTICITYVISCOSITY
多通道运动信号采集系统及实验结果
2014年
为研究运动过程中肌肉功能和特性,研制了一个多通道运动信号采集系统,对系统的总体设计、硬件组成、系统功能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实现了表面肌电信号、关节角度信号、足底压力信号、超声图像的同步采集、存储,并取得了初步实验结果。
钟昇易万贯邓可詹凯温慧莹陈昕
关键词:多通道同步采集
基于剪切波频散超声振动的黏弹性检测系统开发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为实现离体组织黏弹性检测,建立一套超声黏弹性检测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剪切波频散超声振动方法,利用超声辐射力激励组织产生谐波运动,然后检测振动产生的剪切波传播特性,从而估算组织的黏弹性值。采用该系统进行标准仿体实验和大鼠肝脏实验,并完成对系统的初步评估。结果标准仿体的检测结果与仿体标定的弹性系数值接近,大鼠肝脏的黏性系数和弹性系数值分别为(1.12±0.41)Pa·s、(0.81±0.40)kPa。结论通过标准仿体实验和大鼠肝脏的实验,证明采用该系统进行离体动物实验的可行性,为实现人体肝纤维化检测作初步探索。
郭燕荣林浩铭朱颖沈圆圆郑翊汪天富陈思平陈昕
关键词:黏弹性肝纤维化
基于超声图像的运动肌肉疲劳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分析了运动肌肉疲劳前后肌肉形态结构参数的变化,为运动肌肉疲劳评价提供参考.文中应用B型超声技术,测量9名男性志愿者在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疲劳前后下肢肌肉的肌肉厚度、羽状角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功率自行车运动疲劳后,不同被测肌肉的肌肉厚度、羽状角较疲劳前显著增加(P<0.05),其中大腿股外侧肌、股内侧肌的厚度变化率、羽状角变化率较大.得出了运动肌肉疲劳前后肌肉的肌肉厚度和羽状角发生变化,提示其可结合传统的表面肌电信号评估肌肉疲劳.
温慧莹陈昕王君钟昇易万贯侯莉娟
关键词:肌肉疲劳超声
基于局部Radon变换和卡尔曼滤波的超声图像肌束方向自动跟踪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超声成像是一种无创、实时和便捷的成像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人体肌肉运动分析。临床上目前主要采用手工处理的方法来提取超声图像中的形态结构,不仅依赖于操作者的主观经验,且耗时严重、重复性低。提出一种自动计算与跟踪超声图像序列中肌束方向的新方法,利用基于约束互信息的自由变换算法自动提取感兴趣区域,然后基于局部Radon变换对超声图像进行投影,并利用相邻帧间肌束的连贯性,采用卡尔曼滤波的图像处理方法。对6名试验对象进行步行实验,共采集小腿内侧腓肠肌的动态超声影像1 080帧,并用所提出的方法计算肌束方向。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动检测方法有较好的鲁棒性。与人工检测结果相比,两者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92±0.02,平均误差为0.30°±0.62°。该方法可以一定程度地替代人工测量,在处理大量超声数据时具有较大的优势。
温慧莹杨晓娟郭燕荣张帅张志国汪天富陈思平陈昕
关键词:超声成像RADON变换卡尔曼滤波
基于光流的超声图像肌肉厚度自动测量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超声成像具有无辐射、实时且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体肌肉特性的研究。传统方法利用人工从超声图像中提取肌肉厚度,主观性强,测量时间长且容易出错。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光流的肌肉厚度自动测量新方法,采用仿射光流来跟踪表层与深层的肌筋膜,基于肌筋膜与测量位置的几何关系,自动计算出肌肉的厚度。在连续运动条件下,对10位健康志愿者的大腿动态超声图像进行跟踪测量。结果表明,该法与人工测量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24±0.22)mm,相关系数达0.93,在Matlab环境下测量速度达10帧/s,证明该方法在自动测量肌肉厚度上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在生物力学﹑肌肉骨骼建模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乔亮任盼盼张会生齐素文饶捷张小飞陈昕陈思平汪天富
关键词:超声图像光流图像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