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卫生科技项目(PW2008D-1)

作品数:9 被引量:84H指数:5
相关作者:胡耀敏刘伟韩亭亭金晶李圣贤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卫生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胰岛
  • 4篇脂肪
  • 3篇胰岛素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葡萄糖
  • 3篇综合征
  • 2篇代谢
  • 2篇多囊
  • 2篇多囊卵巢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应激
  • 2篇游离脂肪
  • 2篇游离脂肪酸
  • 2篇脂肪酸
  • 2篇糖耐量
  • 2篇糖耐量试验
  • 2篇内质网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9篇胡耀敏
  • 8篇刘伟
  • 5篇韩亭亭
  • 3篇金晶
  • 2篇李圣贤
  • 2篇陈雅文
  • 2篇郑俊
  • 2篇章明
  • 1篇纪立农
  • 1篇黄融
  • 1篇张英
  • 1篇滕香宇
  • 1篇刘学荣
  • 1篇王娟

传媒

  • 4篇国际内分泌代...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糖尿病的意义被引量:50
2009年
目的比较并评价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在筛查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上海地区研究对象2298名,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男956名,女1342名,年龄52±13岁,行OGTT并测定HbA_1c;以其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FPG和HbA_1c在筛查DM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按照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本研究人群糖耐量正常(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IGT合并IFG和DM者分别为830、110、380、183、795例。其中DM患病率为34.6%。(2)依据ROC判断,与DM状态相关的FPG最佳临界点为6.1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81.5%,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 0.885~0.914),阳性似然比4.18,阴性似然比0.23;与DM状态相关的HbA_1c最佳临界点为6.1%,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81.0%,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 0.876~0.904),阳性似然比4.26,阴性似然比0.23;如应用FPG≥6.1mmol/L或HbA_1 c≥6.1%筛查D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5%和65.2%,阳性似然比2.77,阴性似然比0.05。结论 FPG和HbA_1c在筛查DM中具有相似的价值,二者均有相似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为了最大限度的筛查出DM患者,建议对于6.1mmol/L≤FPG<7.0mmol/L或HbA_1c≥6.1%的患者行OGTT检查以明确有无DM。
胡耀敏刘伟陈雅文章明李圣贤王娟刘学荣韩亭亭张英纪立农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尿病ROC曲线
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系统评价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系统评价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2009年5月。查找以罗格列酮为干预措施治疗PCOS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统计软件采用RevMan5.0。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42例PCO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罗格列酮改善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优于其他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SMD=-0.36,95%CI(-0.66,-0.06)〕。罗格列酮独立降低雄激素和促排卵作用并不优于其他药物〔P=0.15,WMD=-0.56,95%CI(-1.31,0.20);P=0.31,WMD=-0.96,95%CI(-2.82,0.91)〕。无一项研究报道了罗格列酮的不良反应。结论罗格列酮较二甲双胍、促排卵药物等更能改善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但罗格列酮独立治疗高雄激素血症和促排卵作用并不优于其他药物治疗。故罗格列酮适用于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但目前收集到的文献质量较低,样本量少,若有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结论将更可信。
郑俊韩亭亭胡耀敏刘伟
关键词:罗格列酮多囊卵巢综合征META分析
胰岛素抵抗和认知功能障碍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AD)已被学术界称为“3型糖尿病”,这是由于AD具有和糖尿病相似的发病机制,即大脑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通过“肝-脑轴”将外周胰岛素抵抗向中枢“传递”,从而促进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是AD重要的危险因素,而这种“传递”作用甚至可能在糖尿病前期——葡萄糖调节受损状态就已经存在。在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上,改善胰岛素抵抗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韩亭亭胡耀敏刘伟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葡萄糖调节受损
2型糖尿病家系中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的胰岛β细胞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家系一级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况。方法选择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T2DM一级亲属组,n=94)和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糖耐量正常者(正常对照组,n=98)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血清胰岛素释放试验分别测算全身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Matsuda)]及餐后30min和总体胰岛素释放指数(IGI30和IGI);进一步推算得到葡萄糖处置指数(DI),包括DI30[ISI(Matsuda)×IGI30]和DI[ISI(Matsuda)×IGI],以评估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早期和总体状况。结果 T2DM一级亲属组和正常对照组的ISI(Matsuda)分别为107.39±41.88和105.18±44.18,DI分别为631.04±179.25和665.66±230.71,两组间ISI(Matsuda)和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一级亲属组DI3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48.44±894.41和1558.35±1015.66(P<0.05)。结论对于T2DM家系中正常糖耐量的一级亲属个体,在胰岛素敏感性并未降低的情况下,胰岛β细胞已存在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
章明胡耀敏滕香宇陈雅文黄融刘伟
关键词:一级亲属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
脂毒性导致胰岛β细胞衰竭的机制被引量:3
2010年
脂毒性可通过抑制β细胞胰一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PDX—1)和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核A(MafA)的表达,使胰岛素基因表达减少,并通过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激活其下游靶分子,导致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脂毒性还可通过激活氧化应激、导致各种凋亡因子失衡、内质网应激、microRNA途径引起β细胞凋亡。
金晶胡耀敏刘伟
关键词:脂毒性2型糖尿病游离脂肪酸Β细胞功能脂性凋亡
游离脂肪酸导致内质网应激的机制及其治疗
2011年
内质网是参与细胞蛋白质、脂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并且参与钙离子的储存及其信号转导。游离脂肪酸通过破坏内质网结构及钙离子稳态、导致蛋白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转运障碍,引起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质在内质网中蓄积,激活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是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游离脂肪酸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对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金晶胡耀敏刘伟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
腹型肥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0年
近年来腹型肥胖作为代谢综合征最重要的特征得到了广泛关注。“脂质异位沉积”学说提出腹部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一样,在促进胰岛素抵抗形成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也是导致心血管代谢风险的重要因素,而并非仅表现为既往所认为的机体保护作用。提示无论腹部皮下脂肪还是内脏脂肪堆积引起的腰围增加都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也进一步支持将腰围作为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中肥胖的诊断标准。腹型肥胖的治疗基础仍是生活方式干预,而体液因子、胃肠道激素及棕色脂肪研究的开展为腹型肥胖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韩亭亭胡耀敏刘伟
关键词:腹型肥胖代谢综合征内脏脂肪腹部皮下脂肪胰岛素抵抗
脂蛋白脂肪酶基因敲除小鼠糖脂代谢与脂肪组织内质网应激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脂蛋白脂肪酶(LPL)基因敲除小鼠糖脂代谢特点及脂肪组织内质网应激情况。方法以LPL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LPL+/-组,n=8)和野生型(WT)C57小鼠(对照组,n=8)作为实验对象,两组再分为16周龄组(n=4)和50周龄组(n=4)。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监测血糖变化,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β细胞功能;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Bip、ATF4、ATF6和CHOP)的表达。结果 50周龄LPL+/-组小鼠血清TG和FFA水平均显著高于50周龄对照组小鼠,血清FFA水平明显高于16周龄LPL+/-组小鼠(P<0.05)。IPGTT结果显示:50周龄LPL+/-组小鼠IPGTT30、60 min血糖及AUCg均显著高于50周龄对照组(P<0.05),且IPGTT15~120 min血糖和AUCg均显著高于16周龄LPL+/-组(P<0.05)。与16周龄LPL+/-组比较,50周龄LPL+/-组小鼠HOMA-IR显著升高(P<0.05)。50周龄LPL+/-组小鼠皮下脂肪组织中Bip、ATF6、ATF4和CHOP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50周龄对照组(P<0.05),且明显高于16周龄LPL+/-组(P<0.05)。结论 LPL+/-小鼠脂代谢紊乱明显,血糖升高且存在胰岛素抵抗,皮下脂肪组织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参与高脂血症LPL+/-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金晶胡耀敏李圣贤刘伟
关键词:脂蛋白脂肪酶脂代谢内质网应激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系统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系统评价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EBSCO、ScienceDirect、OVID、SpringerLINK、Wile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同时注意未发表文献、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检索,对部分文献使用手工检索。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09年11月。查找以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为干预措施治疗PCO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对照试验(CCT)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0统计软件对提取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5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治疗PCOS同时加用噻唑烷二酮类较二甲双胍单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P<0.00001,WMD=-0.21,95%CI(-0.27,-0.15)]、促进排卵[P=0.003,OR=2.76,95%CI(1.14,5.42)],但其降低腰臀比(waist-hipratio,WHR)[P=0.51,WMD=0.02,95%CI(-0.04,0.08)]和雄激素[P=0.20,WMD=-31.14,95%CI(-79.21,16.92)]的作用较单药无差异,联合治疗反而削弱了二甲双胍单药改善体质量指数(BMI)[P=0.02,WMD=0.54,95%CI(0.08,1.00)]的作用。没有研究报道不良反应。结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PCOS较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排卵且用药相对安全。
韩亭亭郑俊胡耀敏
关键词:噻唑烷二酮类二甲双胍多囊卵巢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