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04DIA4J012)

作品数:17 被引量:204H指数:9
相关作者:符悦冠彭正强唐超韩冬银金启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椰甲截脉姬小...
  • 6篇姬小蜂
  • 5篇心叶
  • 5篇椰心叶甲
  • 5篇叶甲
  • 3篇入侵
  • 3篇生物学
  • 3篇橡胶树
  • 3篇胶树
  • 3篇巴西橡胶
  • 2篇毒力
  • 2篇毒力测定
  • 2篇有效积温
  • 2篇杂草
  • 2篇入侵杂草
  • 2篇杀菌剂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室内毒力
  • 2篇室内毒力测定
  • 2篇起点温度

机构

  • 19篇中国热带农业...
  • 4篇华南热带农业...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海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海南省林业局
  • 1篇上海市园林科...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12篇符悦冠
  • 7篇唐超
  • 7篇彭正强
  • 5篇蒲金基
  • 5篇谢艺贤
  • 5篇金启安
  • 5篇韩冬银
  • 4篇吕宝乾
  • 4篇漆艳香
  • 4篇张方平
  • 3篇万方浩
  • 3篇范志伟
  • 3篇张辉强
  • 2篇张敬宝
  • 2篇张贺
  • 2篇刘奎
  • 2篇沈奕德
  • 2篇陆英
  • 2篇陈照
  • 2篇牛黎明

传媒

  • 5篇昆虫知识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农药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现代农药
  • 1篇植物检疫
  • 1篇第一届全国生...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来害虫双钩巢粉虱在海南的发生及温度对其发育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双钩巢粉虱Paraleyrodes pseudonaranjae Martin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新发现的一种外来害虫。本文对双钩巢粉虱在海南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各虫态形态特征及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双钩巢粉虱在海南省的各个县(市)都有发现,其在海南省的寄主植物共有20科29属37种,主要为害椰子、槟榔、番石榴、柑桔及番荔枝。双钩巢粉虱的发育经卵、若虫(分4个龄期)发育到成虫。在18~27℃条件下,双钩巢粉虱世代发育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在27℃时最短,为16.38 d,18℃最长,需37.41 d,在30℃发育减缓,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抛物线关系。双钩巢粉虱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56℃和307.75日.度,在海南一年可发生16~17代。
朱文静韩冬银张方平牛黎明马子龙符悦冠
关键词:寄主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3
2007年
研究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6~9,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30℃。该菌能有效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交替光照有利于产孢。菌丝致死温度是60℃,15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5℃,5min。在PDA,PSA,Czapek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不能大量产孢,在保湿的卫生纸、玻璃片和橡胶离体叶片上,能大量产孢。
张贺蒲金基张欣漆艳香谢艺贤张辉强
关键词:巴西橡胶树生物学特性
中国南部新发现的入侵害虫——银合欢豆象被引量:9
2007年
报道近年发生在我国南部的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的1种新的入侵害虫——银合欢豆象。经初步调查,该虫严重危害银合欢豆荚和种子。对其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等进行简要的介绍。
覃新导张生芳张辉波张中润陈志权符悦冠
关键词:银合欢豆象入侵种银合欢
海南外来入侵杂草概况
海南目前有外来入侵杂草35科、103属、140种(亚种/变种),其中豆科种类最多,有19属31种,其次是菊科,有16属19种,其它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禾本科12属17种,苋科4属11种,大戟科5属10种,茄科5属7种,唇形...
范志伟沈奕德陆英
关键词:外来入侵杂草
文献传递
椰甲截脉姬小蜂在中国的适生性分布被引量:8
2008年
研究极端温度对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 Boucek存活的影响。在2℃、33℃和36℃恒温条件下放置48h后,该蜂羽化率较对照来说大大降低,基本上不能羽化;而在0℃和39℃恒温条件下即使只放置24h,该蜂全部死亡。在该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它生态学特性的研究结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3.2分析预测该虫在我国的可能适宜分布范围。结果表明:椰甲截脉姬小蜂在我国的最适宜分布范围在16.53°~19.1°N,108.61°~112.33°E,只集中在海南省的南部;适宜分布范围大体在20.03°~24.27°N,101.98°~117.65°E,集中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5省;潜在分布范围大体在23.3°~33.4°N,98.5°~122.1°E,主要集中在西南、华东、华中等地区的172个县。
唐超鞠瑞亭彭正强符悦冠万方浩
关键词:椰甲截脉姬小蜂地理信息系统
螺旋粉虱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9
2009年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 Russell是一种新入侵海南的重要害虫。本文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实验,对螺旋粉虱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螺旋粉虱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88℃和511.86日·度,在海南一年可发生8~9代。在18~32℃恒温条件下,螺旋粉虱世代发育历期为26.63~57.16d,其中卵期7.15~15.93d,1龄若虫期4.00~11.03d,2龄若虫期3.83~7.53d,3龄若虫期4.09~8.64d,拟蛹期7.56~14.03d。在18~32℃条件下,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抛物线关系,但在18~28℃则为直线关系;低温和高温都不利于其繁殖,14℃恒温条件下无法完成世代发育。成虫不活跃,活动有明显的规律性,晴天活动多集中在上午,阴天活动少,雨天不活动。
韩冬银刘奎张方平黄武仁张敬宝金启安符悦冠
关键词:螺旋粉虱生物学特性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生命表
黑斑新小叶蝉在海南为害的首次报道
2010年
2009年6月在海南部分地区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上首次发现黑斑新小叶蝉Singapora nigropunctata Mahmood暴发,该虫为海南新记录。本文记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对其在海南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提出了防治意见。
邢楚明韩冬银牛黎明张方平张敬宝符悦冠
橡胶树白根病的鉴别与防治被引量:5
2007年
张欣陈勇谢艺贤蒲金基符瑞冠
关键词:橡胶树根病检疫性病害进境植物橡胶林
大田常用农药对椰心叶甲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的选择毒性被引量:11
2007年
测定了氯氰菊酯、啶虫脒和椰甲清3种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幼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椰甲截脉姬小蜂成虫的相对毒力。3种药剂对椰心叶甲幼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氯氰菊酯>啶虫脒>椰甲清,其LC50分别为0.5495、7.8253、12.4537mg/L;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成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椰甲清>氯氰菊酯,其LC50分别为0.3555、4.1400、16.6648mg/L。氯氰菊酯、啶虫脒和椰甲清3种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幼虫和椰甲截脉姬小蜂成虫的益害毒性比分别为30.3272、0.0454和0.3324。3种药剂在有效防治椰心叶甲的前提下对天敌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安全性依次为氯氰菊酯>啶虫脒>椰甲清。
唐超彭正强沈有孝吕宝乾李洪王晨曦符悦冠
关键词:椰心叶甲椰甲截脉姬小蜂选择毒性
螺旋粉虱在海南的分布与寄主植物种类调查被引量:68
2008年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 Russell是新入侵海南的外来有害生物,2006年4月在海南陵水已发现该虫传入。作者于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对螺旋粉虱在海南的分布与为害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螺旋粉虱目前已分布至除昌江县和东方市以外的全岛其它15个市县,在吊罗山和尖峰岭保护区的林业局生活区也有分布;调查显示,螺旋粉虱寄主植物达47科120种,其中包括热带果树、蔬菜、热带作物、粮食作物、观赏与园艺作物,印度紫檀、榄仁树、番石榴、番木瓜、木薯、番荔枝、香蕉、茄子、四季豆等作物及美人蕉、飞扬草、野甘草等受害最为严重。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受害程度进行了初步划分,并对防控工作进行讨论。
韩冬银刘奎陈伟范志伟彭正强黄武仁虞国跃张国良符悦冠
关键词:螺旋粉虱寄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