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J[2006]2028)

作品数:5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马建章粟海军宗诚喻理飞穆彪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旅游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旅游
  • 2篇保护区
  • 1篇星鸦
  • 1篇中国自然保护...
  • 1篇社区参与
  • 1篇生态旅游资源
  • 1篇松鼠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分布
  • 1篇贮藏
  • 1篇资源开发与保...
  • 1篇资源评价
  • 1篇资源现状
  • 1篇旅游资源
  • 1篇旅游资源开发
  • 1篇旅游资源开发...

机构

  • 4篇贵州大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3篇粟海军
  • 3篇马建章
  • 1篇杨立美
  • 1篇宗诚
  • 1篇喻理飞
  • 1篇周明蓉
  • 1篇穆彪

传媒

  • 1篇绿色大世界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贵州岩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大鲵资源现状及历史动态被引量:13
2009年
为了解野生大鲵在喀斯特区域的分布规律与种群历史动态,于2006年6月份、2007年8、10月份对长江支系沅江水域的贵州省贵定县岩下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种群资源状况与捕获量进行了调查,并对繁殖洞穴涌苗现象进行了分析。初步查明岩下野生大鲵种群集中分布在一个以地下水域为依托,地面水网与地下河流相连的集中区域,栖息地由地下(洞穴)与地面水域广布缩小到以地下水域为主;根据繁殖洞穴的鲵苗涌出量与大鲵繁殖特征,推算岩下野生大鲵种群密度约为0.085 kg/m2,总资源量约为1700 kg;捕获量表明,种群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后急剧减少,90年代中期至2000年后,数量变化趋于缓和。岩下保护区野生大鲵分布的集中性、生境自然条件的优越性以及繁殖洞穴的大规模涌苗现象在全国均属少见。由于受到外在致危因素影响,大鲵的生境遭到破坏、种群生存受胁,亟待加强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粟海军喻理飞马建章
关键词:种群分布
浅谈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建设现状
2007年
自1956年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成立,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就我国保护区建设的数量与质量建设、分类与网络建设、立法与执法建设、科研与宣教建设及国际合作等几大方面建设现状做了概述,并初步地指出了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文芳
四种昼行性动物取食和贮藏红松种子的行为比较被引量:16
2007年
于2005年10月1-7日,采用全时焦点观察法研究了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林班原始红松林内松鼠(Sciurus vulgaris)、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和普通鸸(Sitta europaea)4种昼行性动物取食和贮藏红松种子的行为。结果表明:①4种动物的取食和贮藏过程包括找寻、松塔的处理与种子剥食、松塔和种子的搬运、确定贮藏点、掩藏和警戒等6个环节,但它们在6个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均存在较大差异;②4种动物的种子消耗量亦存在较大差异(x^2=144.67,af=3,P〈0.05),松鼠、星鸦、花鼠和普通鸸每次平均取食红松种子的数量分别为40.0粒、20.9粒、16.7粒和1.3粒。松鼠与星鸦能够在地面和树冠层取食或收获红松松塔及种子,而花鼠与普通鸸则主要在地面取食;③4种动物贮藏种子的能力亦有较大差异(x^2=68.76,af=3,P〈0.05Kruskal.Wallis),松鼠、星鸦和普通鸸主要分散贮藏红松种子,松鼠和星鸦的贮藏量最多,而花鼠很少分散贮藏种子,但能将许多红松种子集中贮藏在少数的贮藏点;④取食松籽的种间竞争强烈,在红松林的垂直高度上,松鼠和星鸦具有高度重叠的取食生态位,花鼠和普通鸸因为种群数量大,对地面种子库的消耗量较大。分析结果显示,松鼠与星鸦是红松种子扩散的传播者,普通鸸是种子消耗者兼传播者,而花鼠则近乎是完全的捕食者。
粟海军马建章宗诚
关键词:红松种子分散贮藏松鼠星鸦花鼠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目前我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旅游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笔者对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分类检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旅游与科学发展观研究、旅游与和谐社会研究进行了综述,还总结了目前旅游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未来保护区旅游理论研究提出了建议并给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策。
穆彪杨立美周明蓉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8年
旅游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是生态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而森林自然保护地是一类重要的生态旅游区。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自然保护地的定义与分类方式,可认为我国的森林自然保护地主要应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公益林场三种类型;森林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单纯地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价与核算,二是从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对资源的可开发性进行评价,其侧重在于找到保护与开发的的科学平衡点;在森林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研究上,必须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三大效益"兼顾的原则,才能实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由于经营目的和保护级别差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公益林场的生态旅游研究与实践尚存在发展不均衡、功能不突出等问题,随着生态旅游事业的深入发展,一些非热点和低等级的森林自然保护地在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开发实践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粟海军马建章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