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615)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杨亚利谢明星贺林王斌王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超声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动图
  • 1篇心动周期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致密化不...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磁共振
  • 1篇心脏磁共振成...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异位引流
  • 1篇引流
  • 1篇造影
  • 1篇致密
  • 1篇致密化不全
  • 1篇三尖瓣
  • 1篇三尖瓣反流
  • 1篇三尖瓣环
  • 1篇三维超声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作者

  • 3篇谢明星
  • 3篇杨亚利
  • 2篇贺林
  • 1篇吕清
  • 1篇吴文谦
  • 1篇彭源
  • 1篇刘文超
  • 1篇王新房
  • 1篇张文竞
  • 1篇蒋文军
  • 1篇汪晶
  • 1篇王薇
  • 1篇方凌云
  • 1篇张静
  • 1篇纪莉
  • 1篇王静
  • 1篇张丽
  • 1篇王斌

传媒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声Flash技术联合声诺维定向开放小鼠血脑屏障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 评价超声Flash技术联合声诺维(SonoVue)定向开放小鼠血脑屏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微泡组、辐照组、超声辐照+微泡组,采用超声探头在Flash程序下联合静脉注射声诺维经颅骨定向辐照小鼠一侧基底节区,并利用伊文斯蓝示踪,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中的伊文斯蓝荧光,定量分析脑组织伊文斯蓝浓度,并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脑组织大体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空白组、微泡组及辐照组肉眼均未见蓝染,荧光显微镜下未见明显红色荧光.超声辐照+微泡组基底节辐照区肉眼可见蓝染,镜下见大量红色荧光,脑组织内伊文斯蓝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4组小鼠光镜及电镜观察均未见明显神经元损害及红细胞渗出,超声辐照+微泡组可见血管周围水肿及内皮细胞内吞饮小泡.结论 超声Flash技术定向辐照联合静脉注射声诺维可无创、安全开放小鼠血脑屏障.
蒋文军杨亚利谢明星张文竞吴文谦王新房贺林张静刘文超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血脑屏障
常规超声联合左心声学造影测量不同时相非致密心肌与致密心肌厚度比值在心肌致密化不全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非致密心肌与致密心肌厚度比值(NC/C)在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中的价值。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超声疑诊LVNC患者35例,分别应用常规超声(2DE)和左心声学造影(LVO),于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测量NC/C,以收缩末期NC/C值>2.0、舒张末期NC/C值>2.3为阳性节段(NC节段),记录NC/C值、分层心肌节段数、NC节段数和诊断结果,并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结果对照。结果在2DE基础上联合LVO,与2DE相比,收缩末期观察节段显示数增多(P<0.001),但分层节段数、NC节段数无明显提高(P>0.006),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末期观察3种节段数明显增多(均P<0.001),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P<0.05)。2DE+LVO于舒张末期观察分层节段、NC节段显示数与c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6),诊断的敏感性(88.9%)和准确性(85.7%)最高,且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5)。结论在2DE基础上,联合应用LVO能够显著提高对NC节段的显示,且应用舒张末期NC/C值诊断LVNC的准确性高于收缩末期。
张敏霞谢明星吕清吕清张丽王静汪晶张丽杨亚利
关键词:左心声学造影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脏磁共振成像心动周期
超声漏诊误诊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13例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超声漏诊、误诊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CSS)病例,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手术患者中术前超声漏诊和误诊的UCSS病例13例,观察超声图像及图像描述,包括成像质量、重要切面显示情况、图像关键特征等,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13例病例中,漏诊4例,包括3例Ⅰa型和1例Ⅱa型。误诊9例,包括将UCSS误诊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2例、继发孔型ASD 2例、下腔静脉型ASD 1例,另将1例下腔静脉型ASD、2例右肺静脉异位引流心内型、1例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所致的冠状静脉窦(CS)增宽误诊为UCSS。漏诊病例中2例未扫查CS及PLSVC相关切面,1例留存部分相关切面但不能识别UCSS,1例因声窗差不能显示PLSVC。5例将UCSS误诊为其他疾病者,均未专门扫查CS及PLSVC,仅无意中留存部分切面,且对切面中连续中断、异常血流所处的位置、分流束的走行及形态解读错误。4例将其他疾病误诊为UCSS者,术前均针对CS及PLSVC进行专门扫查,但因CS扩张、移位而忽视其存在,从而误判为CS完全缺失,或因窦壁迂曲、薄弱而回声失落,在附近血流信号干扰下错误解读为窦壁缺损及其分流。结论UCSS漏诊和误诊与检查者认识不足、扫查手法不熟练、对窦壁与房间隔连续中断及其异常血流解读错误等因素有关。提高UCSS诊断警惕性,加强其与ASD、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的鉴别意识,可提高术前超声诊断准确性。
许春燕谢明星方凌云贺林纪莉吴文谦彭源杨亚利
关键词: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漏诊误诊房间隔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的三尖瓣环形态改变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患者的三尖瓣环立体形态改变。方法75例FTR患者根据反流量及瓣环横径分为4组:A组21例,瓣环横径增大且反流≥中量;B组18例,三尖瓣环横径增大且反流〈中量;c组19例,瓣环横径正常且反流≥中量;D组17例,瓣环横径正常且反流〈中量。健康志愿者21例为对照组(E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瓣环前后径(AP)、瓣环左右径(SM)、瓣环圆形指数(SI)、瓣环非平面角度(NPA)、三尖瓣环前半侧瓣环长度(Ant Ann)、三尖瓣环后半侧瓣环长度(Post Ann)、三尖瓣环周长(Ann)、三尖瓣环二维投影面积(Area)等参数,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并评价参数与反流量的相关性。结果与E组相比,A组及B组三尖瓣环AP、SM、PostAnn、Ann及Area显著增大(P〈0.05),A组同时伴有SI及AntAnn增大,AP、SM、Post Ann、Ann及Area与反流量呈正相关(P〈0.05)。C组SM、Ant Ann、Post Ann、Ann及Area较E组增大(P〈0.05)。D组与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R患者在瓣环横径扩张或反流大于中量时均出现瓣环相应三维指标的改变,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从形态学上有效提供FTR患者的瓣环信息。
吴文谦杨亚利王薇张丽王斌段依恋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功能性三尖瓣反流三尖瓣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