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0709TCYA022)

作品数:1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马趣环石晓峰王东东范彬李冲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松针
  • 1篇相色谱
  • 1篇莽草
  • 1篇莽草酸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柏科

机构

  • 1篇甘肃省医学科...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篇沈薇
  • 1篇刘东彦
  • 1篇李冲
  • 1篇范彬
  • 1篇王东东
  • 1篇石晓峰
  • 1篇马趣环

传媒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7种松柏科植物中莽草酸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建立测定松柏科植物中莽草酸含量的方法,确定莽草酸的最佳生产原料及最佳采集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7种松柏科植物针叶和嫩枝及3-10月采集的雪松松针中莽草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甲醇(90∶1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7nm,柱温为30℃。结果:莽草酸在4~4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9%,RSD=1.43%(n=9)。同期采集的松柏科植物针叶和嫩枝中莽草酸含量均以雪松为最高,分别达3.93%、1.66%;以5月份采集的雪松针叶中莽草酸的含量最高,达4.1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松柏科植物中莽草酸的含量测定。雪松松针可作为莽草酸的生产原料,4-6月为最佳采集期。
王东东石晓峰李冲沈薇刘东彦范彬马趣环
关键词:松针莽草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