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ITBBZD0721)

作品数:12 被引量:97H指数:6
相关作者:郭建春胡新文李瑞梅符少萍闵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木薯
  • 3篇淀粉
  • 3篇酶活性
  • 2篇植物
  • 2篇转基因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双向电...
  • 1篇低温胁迫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电泳
  • 1篇淀粉分支酶
  • 1篇淀粉含量
  • 1篇淀粉体
  • 1篇叶片
  • 1篇移栽
  • 1篇幼苗
  • 1篇幼苗叶片

机构

  • 1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2篇郭建春
  • 7篇李瑞梅
  • 7篇胡新文
  • 6篇符少萍
  • 4篇闵义
  • 3篇姚远
  • 2篇段瑞军
  • 2篇王静
  • 2篇冀乙萌
  • 2篇杨成龙
  • 2篇惠杜娟
  • 1篇李开绵
  • 1篇康冬鸽
  • 1篇叶可勇
  • 1篇蔡杰
  • 1篇张鹏

传媒

  • 5篇基因组学与应...
  • 4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抗寒分子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低温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主要环境因子。在人们通过分子育种方式定向改变植物抗寒性的大量研究基础上,就近年来有关植物抗寒分子育种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如膜稳定性、抗氧化酶活性、抗冻蛋白表达、低温信号转录、渗透调节、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的抗寒分子育种等方面。
符少萍李瑞梅冀乙萌惠杜娟郭建春
关键词:抗寒分子育种转基因
拟南芥中与植物生长和耐寒相关的m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3
2010年
本研究通过PCR方法从拟南芥基因组序列中分离了3个理论推断与耐寒相关的miRNA片段(miRNA402,miRNA319和miRNA393)和1个与植物生长相关的片段miRNA172。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将miRNA172小分子,以及3个与耐寒相关的miRNA402,miRNA319和miRNA393小分子串连在一起分别导入植物表达载体pVKH-35S-GUS-pA,取代表达载体中的GUS基因,构建了pVKH-35S-mir172-pA和pVKH-35S-mir31+402+393-pA融合表达载体。经PCR和双酶切及测序鉴定,pVKH-35S-mir172-pA和pVKH-35S-mir319+402+393-pA构建成功,为后续利用基因工程手段,miRNA转化木薯,提高木薯生长和木薯耐寒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蔡杰杨成龙段瑞军郭建春
关键词:MIRNA双酶切
低温胁迫对木薯幼苗叶片转化酶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6
2010年
以华南124(SC124)、华南8号(SC8)和阿根廷7号(ARG7)3个木薯品种为材料,研究在持续低温胁迫下木薯幼苗叶片转化酶活性(SAI,NI)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在木薯耐寒品种中(ARG7)活性较高;低温胁迫均能提高3个品种木薯中SAI酶的活性,但是在耐寒品种ARG7中表现为稳定提高。中性转化酶(NI)在木薯耐寒品种中(ARG7)活性较高,低温胁迫也能提高3个木薯品种中的NI酶活性,而NI酶活性均表现为短期提高。初步推断,SAI活性与木薯的抗寒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低温胁迫后3个木薯品种叶片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均升高,且抗寒品种ARG7叶片的还原糖、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极显著高于SC124和SC8。
姚远闵义胡新文李开绵郭建春
关键词:低温胁迫木薯转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
木薯块根膨大初期淀粉体形态及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对华南木薯3个品种(SC124、SC8、Arg7)膨大初期的木薯块根淀粉体的大小、形态、分布排列和发育等特性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淀粉主要沉积在木薯块根的次生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薄壁细胞中。木薯块根淀粉体形态品种间没有明显差异,主要为球形,常见有椭球体、不规则的半球体、多极球体等形态,但淀粉体大小及空间排列在3个品种间差异显著。SC124淀粉体平均直径最小,淀粉体的变异系数大,淀粉体间空隙较大,呈层状排布;SC8淀粉体大小较为一致,变异系数小,淀粉体排列紧密,呈束状排布;Arg7淀粉体大小及变异系数都较小,淀粉体排列较为疏松,成团状排布。结论:淀粉体的大小、形态、空间排列及增殖方式可能是影响木薯块根淀粉充实程度和品质特性直接原因。
闵义姚远王静胡新文郭建春
关键词:木薯淀粉扫描电镜
木薯分支酶活性测定及同工酶电泳技术应用初探被引量:1
2010年
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是唯一引入α-1,6糖苷键分支点,催化支链淀粉形成的酶,影响淀粉分支程度及淀粉粒的精细结构。本文以3个亲缘关系较远的高产木薯品种(SC124、SC8、Arg7)为材料,利用SBE同工酶电泳及酶活性检测观察木薯块根支链淀粉增长较快时期SBE活性变化动态,结合支链淀粉含量检测分析木薯淀粉同工酶表达特点与支链淀粉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后140d至180d为木薯单株支链淀粉含量快速增加时期;SC124和SC8支链淀粉积累量早于Arg7达到高峰;Arg7各个时期的支链淀粉含量及SBE活性均表现最高。同工酶分析表明,木薯分支酶有SBE-I和SBE-II两个基因位点:SBE-Ι至少有3个等位基因位点(SBE-Ιa、SBE-Ιb、SBE-Ιc),品种间具有多态性;SBE-II为单一条带,但活性大小在品种间和发育不同阶段有差异。初步判定等位基因位点SBE-Ιc和SBE-II可能对SBE酶活性和支链淀粉含量贡献较大。
闵义胡新文符少萍郭建春
关键词:木薯淀粉分支酶同工酶电泳酶活性
木薯中miR393的RT-PCR鉴定及前体的克隆与结构分析
2011年
研究木薯中表达的miRNA对深入探明木薯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RT-PCR证实木薯中有miR393的表达。采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从木薯基因组DNA中克隆到miR393的前体,对该miRNA前体的二级结构及与其它物种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iR393前体序列在不同物种间保守性不高,但成熟的miR393序列在不同物种间保守性较高。
叶可勇杨成龙李瑞梅符少萍郭建春
关键词:木薯克隆
木薯AGPase酶活性及其同工酶位点检测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以3个亲缘关系较远的高产木薯品种(SC124,SC8和Arg7)为材料,对块根发育过程中的AGPase活性和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AGPase同工酶电泳技术(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AGPase酶活性较高时期同工酶位点进行检测,旨在分析木薯块根AGPase同工酶位点与AGPase酶活性和淀粉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木薯块根发育过程中AGPase酶活性和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212),Arg7的AGPase酶活性和淀粉含量在块根发育都显著高于SC124和SC8。同工酶分析表明,木薯至少有6个同工酶位点(AGPa,AGPb,AGPc,AGPd,AGPe和AGPf),且品种间具有多态性。其中,3个品种共有的4个同工酶位点分别为AGPa、AGPc、AGPd和AGPf,AGPe位点只在Arg7中出现,初步判断同工酶位点AGPe可能与其较高的酶活性和淀粉含量有关。本研究为系统研究木薯品种间AGPase酶活性与淀粉积累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闵义王静姚远胡新文郭建春
关键词:木薯酶活性淀粉含量
麻风树生理生态学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麻风树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灌木,因其种子富含的油脂可以转变为生物柴油,所以成为一种很有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作物。麻风树的研究最先开始在其药用价值上,随着世界能源物资的逐渐短缺,人们开始四处搜寻可替代能源,麻风树种子油的优良特性,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对麻风树各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就现有文献报道看来,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组织培养方面,对种子油的研究也有一些报道。但这些研究还不够全面透彻,因此本文就麻风树的自然分布环境状态、受环境影响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及技术措施的应用、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遗传多样性变化以及生理生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目前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建议。
符少萍郭建春李瑞梅
关键词:麻风树生理生态学生物能源
木薯的再生体系和基因转化方法被引量:6
2009年
木薯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非常古老的作物,但是木薯的育种工作却处于非常年轻的阶段。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木薯育种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由传统育种向现代育种转变,从各个方面对木薯品种进行分子改良。本文对近几十年来木薯生物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分析。木薯分子改良包括两个方面:木薯遗传转化体系和基因转化方法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所用的木薯再生系统途径,主要包括器官发生途径、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常用且有成功先例的木薯基因转化方法,包括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最后对前人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以后的发展方向。
康冬鸽李瑞梅胡新文郭建春
关键词:木薯转基因
木薯非胚性与胚性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差异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以木薯体非胚性和胚性组织为材料研究胚发生的蛋白表达机制,利用IEF/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对其蛋白质特异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分别得到470和344个清晰的蛋白点。结果表明非胚性组织蛋白质谱和胚性组织蛋白质表达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其中5个区域中的39个差异显著的点进行分析发现,差异表达上调和下调在2倍以下的蛋白点有6个,上调或下调2倍以上的蛋白点有22个,非胚性组织中特异存在的蛋白点有5个,而胚性组织中特异存在的蛋白点有6个。
段瑞军符少萍王静郭建春胡新文张鹏李瑞梅
关键词:木薯蛋白质双向电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